麟德二年的春天来的格外的早。
郑县作为华州刺史的治所事儿不少,但麻烦的是小事好办,大事难办。
作为县令,你做的再好也不敢得意,否则一抬头,就会发现头顶上蹲着一尊大佬华州知州廖友昌。
狄仁杰来到郑县时日不短了。
久违官场让他有些生疏,于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来重新熟悉那些规矩和程序。
三生作恶,知县附郭。郑县县令和华州知州都在郑县县城内办公,州廨和县廨距离也不远,也就是说,狄仁杰的一言一行都在知州廖友昌的眼皮子底下。
许多人都说郑县县令不是个好职务,特别是摊上了廖友昌这个官场老油条更是如此。
但狄仁杰却很坦然,该如何还是如何。
“明府”
狄仁杰正在看书,闻声抬头,“范县丞。”
进来的是郑县县丞范金。
被风吹的脸色惨白的范金进来,哆嗦了一下,“刚才那股风邪性,吹的骨头冷。对了,明府,先前下官遇到了州廨那边的好友,说是廖使君刚接到了书信,激动万分,准备叫人做事。”
“明府,州廨来人了。”
蹲在州廨的边上做县令,这滋味真的一言难尽。
一个官员进来,神色平静的看了狄仁杰和范金一眼,说道“使君有令,郑县征召一百民夫,三日内集结。”
狄仁杰问道“可是有营造之事”
官员皱眉“使君的吩咐,你只管照做就是了。”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若是按照他前两年的作风,此刻就该发飙质问了。
但在贾家这几年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过往,深刻检讨了自己的宦途。
所以他微笑道“使君征召民夫,我这里就算是遵行可还得有个名头。此去何处,要多久能回来,还请告之。”
否则他怎么去和那些民夫的家人说
而且作为郑县县令,他有权询问。
官员冷着脸,“怎地,你还想质问使君”
范金干笑道“明府这几日太过劳累,怕是有些晕沉。”
狄仁杰累昏头了,别怪他。
官员面色稍霁,“照做。”
狄仁杰暗自咬牙,官员心满意足的回去交差。
刚走到门外,就听值房里狄仁杰说话。
“民夫去何处多久能回来”
这人有些轴啊
官员回身,恼火的道“你确定要知晓”
官场上好奇心不能太强。包打听多是小吏,但窥探打听上官和同僚的事儿,这是犯忌讳的。
范金微微欠身,“此事”
官员指指他,冷冷的道“没问你狄明府,此事乃是使君的吩咐”
在使君二字上官员加重了语气,眼中多了厉色。
刺史的吩咐你一个县令难道还敢悖逆回头收拾你
许多时候官大一级压死人,若是激怒了顶头上司,那便是自寻死路,此后有无数小鞋等着你穿。
范金冲着官员讨好一笑,“此事下官来办,下官来办”
这样台阶就有了。
这个范金不错
官员冷笑,“此事老夫记下了。”
按理狄仁杰该低头了吧
官员斜睨着他,刚想出去。
狄仁杰想到了自己的前一段仕途,就是毁于各种不知变通。
我该如何
狄仁杰再问“民夫去何处多久能回来”
范金张开嘴“”
从未有人这般顶撞上官过。
这位狄明府想干啥
官员跺脚,“此事老夫自然会禀告给使君,狄明府好自为之”
狄仁杰近前一步,认真的道“民夫去何处多久能回来若此事不能明说,请恕我不会答应。”
官员冷哼一声,随即出去。
身后范金苦笑,“明府,此事哎”
廖友昌是科举出仕,宦海多年,一直在下面挣扎,熟悉底层行政构架和运行情况。但升官并非是你觉着自己牛逼了就能升,所以他一直不大得意。直至前几年搭上了李义府这条线后,廖友昌才走上了升官快车道。
廖友昌相貌堂堂,满脸正气,只是抬眸,就有令人心中一凛的威严。
“狄仁杰追问民夫去向”
官员点头,“下官无能。狄仁杰不断追问,下官数度暗示,却被此人无视了。”
廖友昌微笑道“此人到了华州后老夫就打听过,他当年也是科举出仕,可却不谙世事,得罪了许多同僚和上官,最终辞官,随后就没了消息,没想到再度出现却是来了郑县。”
官员说道“原来如此。如此说来此人就是个愣头青,这些年依旧如故。”
廖友昌微微皱眉,“郑县这里被狄仁杰堵了回来,其它县会如何此事若是办不好,李相那边定然会说老夫无能。”
可李义府并未让你从华州征收民夫去帮忙。
只是你自己想讨好李义府而已。
官员说道“狄仁杰强硬,下官以为要不就从其它县多征发些民夫”
廖友昌轻轻叩击着案几,突然冷笑,“李相如今如日中天,若是被一个县令给拦住了此事,岂不是笑话那个范金说是愿意办,那就让他去办,至于狄仁杰等此事完了老夫再和他计较。”
官员随即去了。
廖友昌在给李义府写信,信中谈及了华州官吏听闻李相迁徙祖坟的主动请缨,华州派出三百民夫虽说不多,却是他和官吏们的一片心意
要想升官就得找到大腿,也就是找到赏识你的人。你要说哥有本事,凭本事就能逆袭无数骄傲的初出茅庐者们都倒在了宦海的岸边,连大海的中间都看不到。
“使君”
正在斟酌词句的廖友昌不满的道“何事不能晚些说”
官员进来了。
“使君,下官去寻了范金,范金也答应了,可没想到狄仁杰却出面呵斥下官”
廖友昌冷着脸,“他这是故意要为难老夫吗”
这话里带着煞气。
官员束手而立,“狄仁杰胆大妄为,下官看正是如此。”
“这是把所有的路都给堵住了。”廖友昌面色百变,“狄仁杰原先就是得罪了同僚和上官,这才黯然辞官。如今他故态复萌,一旦被打下去,从此宦海便与他无缘了。”
官员说道“使君,可李相的事要紧呐”
廖友昌点头,“是啊先把此事弄好了再说。”
官员尴尬的道“可狄仁杰软硬不吃。”
廖友昌定定的看着案几上的茶杯,平静的道“先弄走他。事后寻个事丢在他的头上。到时老夫上疏朝中,谁能护着他”
官员笑道“吏部怕也颇为头疼此人,此后他再也别想为官。”
“若是能让他下狱最好。”廖友昌抬眸,眼中迸射出阴冷之色。
“明府,刺史那边令你去长安禀告去岁郑县赋税欠缺之事。”
范金带来了这个好消息
走吧,眼不见心不烦。
狄仁杰默然良久。
“好”
范金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看门外没人,这才低声说道“明府,使君那边怕是不会善了。”
狄仁杰离开郑县的当天午时,州里和县里的官吏出动了。
“王福,你家出一人。”
这是一个普通百姓家,王福是父亲,下面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大二十一岁,刚成亲。
老二十九岁,有些愣头愣脑的,但身体结实。
老三十五岁,半大小子,吃垮老子。
闺女十二岁,最是娇憨,此刻就在门内怯生生的看着阿耶和官差说话。
王福脸上的皱纹都绽开了,堆笑道“今年的赋税还未开始吧”
小吏冷着脸,“何时开始你说了算”
“是是是。”
王福点头哈腰的,“老夫这便收拾东西,这便去。”
小吏看了他那斑白的须发一眼,骂道“王老大,你这个畜生,看着你阿耶大把年纪去干活不成”
王老大上前,“我去”
王福骂道“去什么去你刚成亲,好生在家。”
王老二默不作声过来。
“就他了”
小吏说道“马上走,家里要准备什么赶紧。”
“二郎”
王福瞪眼,可王老二却说道“阿耶,你年岁大了,昨夜还听你说腿疼。”
小吏喝道“就王老二了,赶紧”
家人赶紧准备了干粮和换洗衣裳,又给
郑县作为华州刺史的治所事儿不少,但麻烦的是小事好办,大事难办。
作为县令,你做的再好也不敢得意,否则一抬头,就会发现头顶上蹲着一尊大佬华州知州廖友昌。
狄仁杰来到郑县时日不短了。
久违官场让他有些生疏,于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来重新熟悉那些规矩和程序。
三生作恶,知县附郭。郑县县令和华州知州都在郑县县城内办公,州廨和县廨距离也不远,也就是说,狄仁杰的一言一行都在知州廖友昌的眼皮子底下。
许多人都说郑县县令不是个好职务,特别是摊上了廖友昌这个官场老油条更是如此。
但狄仁杰却很坦然,该如何还是如何。
“明府”
狄仁杰正在看书,闻声抬头,“范县丞。”
进来的是郑县县丞范金。
被风吹的脸色惨白的范金进来,哆嗦了一下,“刚才那股风邪性,吹的骨头冷。对了,明府,先前下官遇到了州廨那边的好友,说是廖使君刚接到了书信,激动万分,准备叫人做事。”
“明府,州廨来人了。”
蹲在州廨的边上做县令,这滋味真的一言难尽。
一个官员进来,神色平静的看了狄仁杰和范金一眼,说道“使君有令,郑县征召一百民夫,三日内集结。”
狄仁杰问道“可是有营造之事”
官员皱眉“使君的吩咐,你只管照做就是了。”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若是按照他前两年的作风,此刻就该发飙质问了。
但在贾家这几年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过往,深刻检讨了自己的宦途。
所以他微笑道“使君征召民夫,我这里就算是遵行可还得有个名头。此去何处,要多久能回来,还请告之。”
否则他怎么去和那些民夫的家人说
而且作为郑县县令,他有权询问。
官员冷着脸,“怎地,你还想质问使君”
范金干笑道“明府这几日太过劳累,怕是有些晕沉。”
狄仁杰累昏头了,别怪他。
官员面色稍霁,“照做。”
狄仁杰暗自咬牙,官员心满意足的回去交差。
刚走到门外,就听值房里狄仁杰说话。
“民夫去何处多久能回来”
这人有些轴啊
官员回身,恼火的道“你确定要知晓”
官场上好奇心不能太强。包打听多是小吏,但窥探打听上官和同僚的事儿,这是犯忌讳的。
范金微微欠身,“此事”
官员指指他,冷冷的道“没问你狄明府,此事乃是使君的吩咐”
在使君二字上官员加重了语气,眼中多了厉色。
刺史的吩咐你一个县令难道还敢悖逆回头收拾你
许多时候官大一级压死人,若是激怒了顶头上司,那便是自寻死路,此后有无数小鞋等着你穿。
范金冲着官员讨好一笑,“此事下官来办,下官来办”
这样台阶就有了。
这个范金不错
官员冷笑,“此事老夫记下了。”
按理狄仁杰该低头了吧
官员斜睨着他,刚想出去。
狄仁杰想到了自己的前一段仕途,就是毁于各种不知变通。
我该如何
狄仁杰再问“民夫去何处多久能回来”
范金张开嘴“”
从未有人这般顶撞上官过。
这位狄明府想干啥
官员跺脚,“此事老夫自然会禀告给使君,狄明府好自为之”
狄仁杰近前一步,认真的道“民夫去何处多久能回来若此事不能明说,请恕我不会答应。”
官员冷哼一声,随即出去。
身后范金苦笑,“明府,此事哎”
廖友昌是科举出仕,宦海多年,一直在下面挣扎,熟悉底层行政构架和运行情况。但升官并非是你觉着自己牛逼了就能升,所以他一直不大得意。直至前几年搭上了李义府这条线后,廖友昌才走上了升官快车道。
廖友昌相貌堂堂,满脸正气,只是抬眸,就有令人心中一凛的威严。
“狄仁杰追问民夫去向”
官员点头,“下官无能。狄仁杰不断追问,下官数度暗示,却被此人无视了。”
廖友昌微笑道“此人到了华州后老夫就打听过,他当年也是科举出仕,可却不谙世事,得罪了许多同僚和上官,最终辞官,随后就没了消息,没想到再度出现却是来了郑县。”
官员说道“原来如此。如此说来此人就是个愣头青,这些年依旧如故。”
廖友昌微微皱眉,“郑县这里被狄仁杰堵了回来,其它县会如何此事若是办不好,李相那边定然会说老夫无能。”
可李义府并未让你从华州征收民夫去帮忙。
只是你自己想讨好李义府而已。
官员说道“狄仁杰强硬,下官以为要不就从其它县多征发些民夫”
廖友昌轻轻叩击着案几,突然冷笑,“李相如今如日中天,若是被一个县令给拦住了此事,岂不是笑话那个范金说是愿意办,那就让他去办,至于狄仁杰等此事完了老夫再和他计较。”
官员随即去了。
廖友昌在给李义府写信,信中谈及了华州官吏听闻李相迁徙祖坟的主动请缨,华州派出三百民夫虽说不多,却是他和官吏们的一片心意
要想升官就得找到大腿,也就是找到赏识你的人。你要说哥有本事,凭本事就能逆袭无数骄傲的初出茅庐者们都倒在了宦海的岸边,连大海的中间都看不到。
“使君”
正在斟酌词句的廖友昌不满的道“何事不能晚些说”
官员进来了。
“使君,下官去寻了范金,范金也答应了,可没想到狄仁杰却出面呵斥下官”
廖友昌冷着脸,“他这是故意要为难老夫吗”
这话里带着煞气。
官员束手而立,“狄仁杰胆大妄为,下官看正是如此。”
“这是把所有的路都给堵住了。”廖友昌面色百变,“狄仁杰原先就是得罪了同僚和上官,这才黯然辞官。如今他故态复萌,一旦被打下去,从此宦海便与他无缘了。”
官员说道“使君,可李相的事要紧呐”
廖友昌点头,“是啊先把此事弄好了再说。”
官员尴尬的道“可狄仁杰软硬不吃。”
廖友昌定定的看着案几上的茶杯,平静的道“先弄走他。事后寻个事丢在他的头上。到时老夫上疏朝中,谁能护着他”
官员笑道“吏部怕也颇为头疼此人,此后他再也别想为官。”
“若是能让他下狱最好。”廖友昌抬眸,眼中迸射出阴冷之色。
“明府,刺史那边令你去长安禀告去岁郑县赋税欠缺之事。”
范金带来了这个好消息
走吧,眼不见心不烦。
狄仁杰默然良久。
“好”
范金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看门外没人,这才低声说道“明府,使君那边怕是不会善了。”
狄仁杰离开郑县的当天午时,州里和县里的官吏出动了。
“王福,你家出一人。”
这是一个普通百姓家,王福是父亲,下面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大二十一岁,刚成亲。
老二十九岁,有些愣头愣脑的,但身体结实。
老三十五岁,半大小子,吃垮老子。
闺女十二岁,最是娇憨,此刻就在门内怯生生的看着阿耶和官差说话。
王福脸上的皱纹都绽开了,堆笑道“今年的赋税还未开始吧”
小吏冷着脸,“何时开始你说了算”
“是是是。”
王福点头哈腰的,“老夫这便收拾东西,这便去。”
小吏看了他那斑白的须发一眼,骂道“王老大,你这个畜生,看着你阿耶大把年纪去干活不成”
王老大上前,“我去”
王福骂道“去什么去你刚成亲,好生在家。”
王老二默不作声过来。
“就他了”
小吏说道“马上走,家里要准备什么赶紧。”
“二郎”
王福瞪眼,可王老二却说道“阿耶,你年岁大了,昨夜还听你说腿疼。”
小吏喝道“就王老二了,赶紧”
家人赶紧准备了干粮和换洗衣裳,又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