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翻开的土,都是大块的。
太阳晒上一天杀掉土里的细菌后,再改用细齿的钉耙重翻一遍,再晒上一天的太阳。
然后,施下肥料混入土里,再次用细钉耙耙一遍,就成了完全的良田了。
只是,这时代没有化肥,该用什么做肥料
农家肥太肥,不适合刚发芽的小苗儿。
李娇娘想着问题时,听到骆老太对春丫道,“这么多的柴火,可以烧不少日子了。”
原来,春丫发现田里没有活儿干了,就翻晒堆在田边割下的杂草和树枝。
李娇娘记得,前世的乡下人家,也有烧桔梗做肥料的。
不如,就用草木灰做肥料吧。
春丫回头,发现李娇娘看着那堆杂草发呆,笑着道,“娇娘姐想什么呢竟入迷了。”
骆孙氏撇了撇唇。
李娇娘道,“想烧些草木灰,做田里的废料。”
“这叶儿杆儿还是青的呢,烧得起来吗”骆孙氏撇着唇。
春丫也说道,“娇娘姐,我奶奶说的对呢,这怕是烧不起来。”
“不要这个,找些已经烧过的灰。”李娇娘笑着道,“走,春丫,跟我来。”
“好呢。”
李娇娘又想到一件事,既然地都翻完了,这些工具也得还回去了。
乡下人家的农具,都没有备上太多,不能久借。
农具是钟氏和骆氏借的。
李娇娘便对骆孙氏道,“九婆,我和春丫找草木灰去,这些农具,你去还掉吧六婶要做早饭,她是没有时间的。”
她有意提醒骆孙氏,钟氏也有事呢做,免得骆孙氏又将事情往钟氏身上推。
果然,骆孙氏气得一噎。
得,她还是逃不掉被人笑话。
“一个个就知道找借口,去就去。”骆孙氏口里嘀咕着,抱着铁锹钉耙,还农具去了。
李娇娘和春丫先回了趟家。
装草木灰要工具,得找些袋子装。
家里有装米的剩余口袋,被李娇娘全都留着,她翻找出来,又找了两个旧口袋。
钟氏正在厨房熬粥,见她忙里忙外的找口袋,不禁问道,“娇娘,你找袋子,装什么呀”
“装灰。”
“,灰”钟氏惊讶了,“什么灰”
李娇娘笑眯眯指了指灶台里的灰,说道,“等六婶做好了饭,我就来装。这会儿我先去别家找找。”
草木灰从灶台里扒拉出来,会扬一屋子的灰,那锅里的粥,还怎么吃
“这有什么用”
“用处大极了,肥田。”
李娇娘带着春丫,牵着驴子,去了向家。
她对向大娘子说了来意,可把向大娘子逗乐了,“有有有,你把我家灶台里掏空了,我还高兴呢,省得我自己掏灰,还要辛苦着往外面倒。”
向家已经吃好了早饭。
向大娘子引着李娇娘,来到厨房装草木灰。
不过,农家的灶台都不大,一个灶台掏空,也才装了小半口袋。
向大娘子笑道,“这么点灰,肥巴掌大的地方还差不多,肥整块田,你得走整个村了。”
李娇娘笑道,“积少成多,我慢慢找,田也慢慢肥。”
这时,向大娘子想起一件事来,“对了,娇娘,你不如去村里的老姚家问问看,他家有个窑,常年烧砖烧瓦烧盆的,不知有多少灰呢。”
砖窑的灰,那是当然多了。
李娇娘大喜,“太好了,向婶子,那窑洞在哪”
来了金山村一些日子,她还是头次听说,村里有个砖窑。
向大娘子道,“他是本村人,但那砖窑不在村里,在玉山村边上呢。”
李娇娘笑着道,“那不远,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
向家院门外,春丫牵着驴子,候着李娇娘。
向二宝戴着斗笠,扛着把锄头,从家里走出来。
春丫来李娇娘家里住了些日子,认识了这附近的邻居,她笑着打招呼,“是二宝啊,去锄草呢。”
向二宝看她一眼,走过去了。
春丫“”她好像没做啥对不起他的事情吧这小子,为什么冷冰冰看她“你不看我,我也不看你,哼。”
春丫将头扭过。
太阳晒上一天杀掉土里的细菌后,再改用细齿的钉耙重翻一遍,再晒上一天的太阳。
然后,施下肥料混入土里,再次用细钉耙耙一遍,就成了完全的良田了。
只是,这时代没有化肥,该用什么做肥料
农家肥太肥,不适合刚发芽的小苗儿。
李娇娘想着问题时,听到骆老太对春丫道,“这么多的柴火,可以烧不少日子了。”
原来,春丫发现田里没有活儿干了,就翻晒堆在田边割下的杂草和树枝。
李娇娘记得,前世的乡下人家,也有烧桔梗做肥料的。
不如,就用草木灰做肥料吧。
春丫回头,发现李娇娘看着那堆杂草发呆,笑着道,“娇娘姐想什么呢竟入迷了。”
骆孙氏撇了撇唇。
李娇娘道,“想烧些草木灰,做田里的废料。”
“这叶儿杆儿还是青的呢,烧得起来吗”骆孙氏撇着唇。
春丫也说道,“娇娘姐,我奶奶说的对呢,这怕是烧不起来。”
“不要这个,找些已经烧过的灰。”李娇娘笑着道,“走,春丫,跟我来。”
“好呢。”
李娇娘又想到一件事,既然地都翻完了,这些工具也得还回去了。
乡下人家的农具,都没有备上太多,不能久借。
农具是钟氏和骆氏借的。
李娇娘便对骆孙氏道,“九婆,我和春丫找草木灰去,这些农具,你去还掉吧六婶要做早饭,她是没有时间的。”
她有意提醒骆孙氏,钟氏也有事呢做,免得骆孙氏又将事情往钟氏身上推。
果然,骆孙氏气得一噎。
得,她还是逃不掉被人笑话。
“一个个就知道找借口,去就去。”骆孙氏口里嘀咕着,抱着铁锹钉耙,还农具去了。
李娇娘和春丫先回了趟家。
装草木灰要工具,得找些袋子装。
家里有装米的剩余口袋,被李娇娘全都留着,她翻找出来,又找了两个旧口袋。
钟氏正在厨房熬粥,见她忙里忙外的找口袋,不禁问道,“娇娘,你找袋子,装什么呀”
“装灰。”
“,灰”钟氏惊讶了,“什么灰”
李娇娘笑眯眯指了指灶台里的灰,说道,“等六婶做好了饭,我就来装。这会儿我先去别家找找。”
草木灰从灶台里扒拉出来,会扬一屋子的灰,那锅里的粥,还怎么吃
“这有什么用”
“用处大极了,肥田。”
李娇娘带着春丫,牵着驴子,去了向家。
她对向大娘子说了来意,可把向大娘子逗乐了,“有有有,你把我家灶台里掏空了,我还高兴呢,省得我自己掏灰,还要辛苦着往外面倒。”
向家已经吃好了早饭。
向大娘子引着李娇娘,来到厨房装草木灰。
不过,农家的灶台都不大,一个灶台掏空,也才装了小半口袋。
向大娘子笑道,“这么点灰,肥巴掌大的地方还差不多,肥整块田,你得走整个村了。”
李娇娘笑道,“积少成多,我慢慢找,田也慢慢肥。”
这时,向大娘子想起一件事来,“对了,娇娘,你不如去村里的老姚家问问看,他家有个窑,常年烧砖烧瓦烧盆的,不知有多少灰呢。”
砖窑的灰,那是当然多了。
李娇娘大喜,“太好了,向婶子,那窑洞在哪”
来了金山村一些日子,她还是头次听说,村里有个砖窑。
向大娘子道,“他是本村人,但那砖窑不在村里,在玉山村边上呢。”
李娇娘笑着道,“那不远,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
向家院门外,春丫牵着驴子,候着李娇娘。
向二宝戴着斗笠,扛着把锄头,从家里走出来。
春丫来李娇娘家里住了些日子,认识了这附近的邻居,她笑着打招呼,“是二宝啊,去锄草呢。”
向二宝看她一眼,走过去了。
春丫“”她好像没做啥对不起他的事情吧这小子,为什么冷冰冰看她“你不看我,我也不看你,哼。”
春丫将头扭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