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的晚稻收完了,嗯,五斗米是不可能让我折腰的,家里有粮,不慌。
    继续写文章,嘻笑怒骂,饿不死就行。
    汪文秀干笑一声。
    他虽是六品的通判,但在钱谦益这个新科探花郎和不到三十就在蕺山讲学的刘宗周的面前,还真是个“陪客”。
    人也很清楚,今儿的说客不是他汪通判,因而,多听少说,两不得罪最好。不然,无论哪一头,都能让他这个扬州通判不好受。
    要不是知府大人发话,汪文秀是说什么也不会陪钱、刘二人过来的。他乃甘肃人,和东林谈不上有什么利益瓜葛,也没什么求得着东林的。
    钱谦益正想着如何劝说这个小太监放人时,却见刘宗周当场就把脸冷了,然后质问起那小太监来“你和东林是有仇还是有怨”
    此言一出,钱谦益和汪文秀都是皱眉。
    这就是年轻气盛不会做人了,求人的事,能这样
    魏公公知道刘宗周这人脾气,这人日后虽成了儒家的大宗师,但脾气却是坏的很,有名的逮谁骂谁,不对事只对人。且每次骂完之后往往容光焕发,心态极好,把对手气个半死,他却回家洗洗睡觉,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这种人放魏公公前世,那就是出了名的厚脸皮、杠精。
    似乎刘宗周还骂过二叔,不过二叔真是老好人,没和他计较。
    但二叔是二叔,侄子是侄子,魏公公不喜欢刘宗周,其脸皮的厚度恐怕不比刘宗周薄多少,因而自不会给他好脸,微哼一声“东林中人咱家素来敬仰,想谋得一面都难,前番咱家可是亲自去拜访东林大君,哪知大君宁愿一死也不愿见咱,倒把咱心里过意不去咧,事后还亲自去顾家吊唁,给大君烧纸钱,哭的稀里哗啦你说,咱家这样子像是和东林有仇有怨么”
    “你”
    刘宗周和顾宪诚没有师生关系,但对东林大君却是素来仰慕的,魏公公这番话当时就让他怒极万分,因为不管怎么听,这小太监话中都满是讥讽之意,哪有半点敬仰之情。
    “咱怎么了”
    魏公公根本不给刘宗周说话的机会,把袖子一甩,哼了一声“有屁就放,不放就走,咱家可没的这般闲功夫与你啰嗦。”
    “好好好”
    刘宗周要发作了,好在钱谦益及时制止了他,冲其微微摇头,然后转身对魏公公微微一躬,道“不知魏公公如何才肯放人”
    “咱不是说了嘛,不放。”
    别说是探花郎,就是状元郎,魏公公都不会给面子。
    但他老人家也仅能如此了,可不敢把钱谦益和刘宗周也弄去学习班,这两人可比高攀龙那个有名无实的“景逸先生”影响力大多了。
    说白了,就是王振复生,刘谨再世,也不敢把新科探花郎绑了,况魏公公这个新晋“权阉”。
    原因无它,人探花郎是皇爷钦点的。
    不看僧面看佛面,皇爷能点人为探花郎,说明是看重的,因而,魏公公必须老实点。
    探花郎可不是区区常州教谕,说抓走就抓走的。
    “却不知,公公把书院师生抓走为的是什么”钱谦益一边示意刘宗周莫冲动,一边使自己也心平气和。
    “错了。”
    魏公公摆了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司礼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司礼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