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张诚大感失望,颇有搬石头砸自己脚的痛感。
    皇爷今儿不按常理行事,叫他如何说。
    难不成毛遂自荐
    宫中的规矩,可不兴自个推自个,真这么做了,是犯大忌的,要成众矢之的的,尤其事关提督东厂太监这个实权位置。
    和外朝阁臣一样,内廷权重职位也需“廷推廷议”,经秉笔、随堂一致公认方可出任。
    此制度是在弘治年间由掌印怀恩提出并定形的,意在杜绝皇帝身边的内侍倚仗宠信越级出任,坏了宫中规矩,导致出现刘谨、王振那等祸国权监。
    百年下来,效果明显,便是本朝最得信的大太监冯保都不敢坏此规矩,得信之后也未如王振、刘谨那般。
    倘若有人不按此制出显,那便是宫中共敌。
    因而,和宫中所有同僚结下梁子相比,提督东厂太监这个位子再好,权势再大,张诚也得掂量掂量,思来想去,这毛遂自荐是万万不敢的。
    因为,这么干,是没好下场的。
    在他张诚公公之前,不是没有人挑战过这个潜规则,然而下场真的可凄。
    这个人就是上上任提督东厂太监张鲸。
    张鲸是嘉靖二十六年入宫的,为司礼太监张宏名下,此人刚价寡学,驰心声势,很得年少的万历皇帝宠信,常为万历斥逐冯保出谋划策,并一举倒冯。
    冯保下台后,东厂同样面临无有主事局面,其时这位张鲸公公不顾义父张宏反对,也不顾宫中历年规矩,在万历面前毛遂自荐,请任东厂太监。
    万历是准了他,并叫他兼掌内府供用库。但张鲸由此也是和众多同僚反目,在宫中地位堪悬,不时有太监在皇帝面前说张鲸的不是,于是两年之后,这位掌东厂太监便被皇帝抄家,充军死。
    这便叫众口烁金,三人成虎。
    哪怕提督东厂太监是内廷事实上的第一人,也架不住所有人的攻击。
    张鲸可是倒冯保的大功臣,都落这等下场,况张诚呢。
    聪明人,是不可能犯这愚蠢的,哪怕心思再热。
    张诚在失望之余,却也不想弄假成真,成全马堂,所以他道“老奴不敢擅言,提督东厂太监职重权重,当由司礼监拟任人选,供皇爷御断。”
    这话表面上是一切由天子裁断,但球却不是落在他张诚身上了。
    金忠斜眼看了眼张诚。
    “司礼监拟人选要多久东厂缺了主事这么久,是朕的不是”
    万历想到了同样缺人的内阁,突然就对金忠道“你明儿去福清相公府,于他说,阁臣人选,朕属意吴道南和方从哲。”
    “是,皇爷。”
    金忠一喜,喜的是皇爷终于肯补阁臣了,且补的还是吴道南和方从哲,这对金公公而言可是好事。
    吴道南是前礼部侍郎,并非各党中人。那方从哲是叶向高推的人选,但却是浙党中人。
    而首辅叶向高和吏部推荐的阁臣人选一共有四人,前两位都是东林党人,一是刘一燝,二是韩爌。
    换言之,皇帝否决了东林党系的大学士,增补了非东林系的两位阁臣,用意再明显不过。
    两位非东林党的大学士对于贵妃派的金忠,肯定是大大的好事,这一点从贵妃娘娘舒缓的神情也能瞥出。
    皇帝增补谁入阁,于张诚都无关系,他是“中立派”,也可以说是“帝派”,并不曾参与东宫储位相争,因而不管哪个做阁臣,对他张诚都不打紧。只要皇帝在一日,他张公公就是一日的大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司礼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司礼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