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小心驶得万年船,可不能让贵妃娘娘再当高龄产妇了。
    魏公公甚是疼惜贵妃,他真的不愿他的熟淑儿再有什么危险。
    往大了说,贵妃乃国本,公公必须要为国家负责。
    往小了说,贵妃乃孩他娘,公公得为儿子负责。
    不折腾,不乱来,尽量上安全措施,便是对贵妃的最好的爱。
    同样,也是家国情怀在公公身上最好的体现。
    所以,将任何不利于贵妃的危险掐死在萌芽状态,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子孙的大好事,
    如此一来,公公的些微付出算得了什么,便是沤心沥血、披肝沥胆又何值一提
    固是一死,也是精忠报国,死而后矣。
    做男人难,做个伟大的男人更难。
    报国的方法很多,无疑,公公走的是其中最难走的那一条。
    这条道路于公公而言,何尝不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呢
    维新,也许需要流血,但如果能少流血,对国家的元气也是一种保护。
    想要少流血,不流血,贵妃、西李乃至客巴巴这些注定会在后宫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女人就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
    走到今天,魏公公从来不是简单的脱裤子。
    正如公公天才般的设想通过买官促进团结,促进同志进步、促进思想传播一样,舍身为民同样也是他天才理念之一。
    抛开宏观和未来不谈,仅提这几日公公的辛苦付出,便让因为梃击案而一直心情郁结的贵妃娘娘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水泉院中,贵妃爽朗的笑声感染的不是内侍宫人们,而是连那圆德大师也深受感染的。
    心情大好的贵妃娘娘看着也比出宫前年轻活泼许多。
    更莫说三十岁都没有嫁人的郑紫姑娘因为公公的辛勤耕耘,面色红润的同时整个人也多了诱人的味道。
    甚至于郑姑娘勇敢的突破自我,在公公的鼓励下大胆迈出了女子解放的脚步,这让公公很是欣慰。
    唯一的不足之处便是贵妃和郑姑娘都对公公弄来的内置药膏感到困惑,虽然公公解释他最近一直关注妇女健康问题,但在二女的逼问下,他还是稍稍透露了可能有那么一个生活秘书的存在。
    这让贵妃娘娘在第一时间便起了要将郑紫派在公公身边长驻的念头。
    郑紫同志似乎也希望如此。
    公公颇是头大,好在京中有好消息传来。
    新的一轮京察终于在“梃击案”慢慢淡出朝野视线时启动了。
    此次“丁巳京察”主计人不出意外果然是楚的吏部尚书郑继之,浙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志。
    据说阁臣方从哲在皇帝面前力保二人主持本次京察绝计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
    可能万历觉得虽然他有很多年没有发过官凭官印,但一些机构的编制还是过于臃肿,方从哲担保的这两个家伙如果真能做到三公原则,一定能帮他裁掉或改迁一批合同,以节省公司开支,所以没有就主计人选提出不同的意见。
    于是,在东林眼中的“庸相”方从哲的暗中指挥下,郑继之和李史一同发起了对东林的秋后算账。
    之所以是秋后算账,便是因为先前的梃击案使得皇帝向天下宣示了东宫太子之位的合法性,不容侵犯性。
    因此作为“大东”最大的投资人“小东”自然也跟着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司礼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司礼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