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其实是朱翊镠,对探望张居正的时间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而且还特别强调,最好是提前商量好,成群地去,切记不要一个接着一个打扰人家清修。
    就在万历皇帝口谕传下来的第一时间,以申时行为代表,内阁几位阁臣首先去探望了。
    紧接着,第二天是九大卿,第三天是九小卿。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二十二位重臣,没有一个落下。
    有皇帝的旨意,探望张居正的时间都不长。
    具体谈了些什么,朱翊镠也不知道,但多多少少也能猜出一个大概,无非就是那几点
    第一,看看张居正的身体到底怎样;第二,问问张居正是否真心乞骸骨归乡;第三,回乡后望张居正保重身体,尽早还朝视事
    再深的问题,因为时间,因为人事,肯定也无暇谈及。
    在探望张居正这三天时间里,朱翊镠拒绝见客。
    就连冯保他都不见。
    每天的时间基本上都陪在李太后身边。一来为了避嫌,二来李太后的心情甚是失落张居正要离开京师最少长达六个月,对将来的朝局她又不可预知。
    有朱翊镠在她身边陪伴着,她感觉踏实许多。
    这三天时间里,他们母子俩几乎无所不谈,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想到什么聊什么。
    但聊得最多的依然还是牵动朝局的张居正。
    其次是朱翊镠的个人问题,待张居正离开京师,就要将选王妃的事提上日程了,王妃一定,就要成亲,随即议藩、就藩
    因为选王妃只剩下程序,所以李太后特意问到就藩的问题,而就藩首当其冲的就是选定藩地。
    李太后关心朱翊镠想去哪儿。
    关于这个问题,朱翊镠自己当然也想过,还让冯保帮着想呢,肯定不会走原本历史上潞王的老路。
    所以,藩地的问题,朱翊镠确实还没有考虑清楚要去哪儿。
    他想等完婚后再考虑。
    关键,他还想着通过自己的事例,找到一个解决大明十分臃肿的藩王郡王制度的方法。
    发展到万历年间,各地藩王的问题若迟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大明就会像背负着一个不断滚动的大雪球一样越来越重,最终会不堪重负被活活累死。
    三天的最后一天。
    到了散衙的时间点儿,冯保心有灵犀一般地出现了。
    头两天,他像忽然消失了似的没有来过慈宁宫。
    冯保来,简单行礼后,第一句便是“娘娘,潞王爷,张先生已经接待完了二十二位大臣。”
    “反应如何”李太后迫不及待地问道。
    “娘娘,那些大臣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对万岁爷的圣谕也没表现出啥不满。”
    “是吗”李太后诧异地道。
    “据奴婢所知,好像,确实是那样。”
    “那张先生坚持下来了吗”朱翊镠接着问道。
    他想着,三天接见朝臣的时间里,张居正肯定受过苦。
    “没问题。”冯保道,“张先生当然支持下来了。”
    。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