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肯定又是朱翊镠在暗中点拨过,就像曾经点拨冯保一样。

    让邱橓扑了个空。

    本来转移资产就是子虚乌有的事,这下脸更是被打得生疼生疼。

    邱橓气愤不过。

    没过几天,张敬修羞愤悬梁自尽的消息便传开了。

    很快就传到了北京,北京城里的官员深为震惊。尤其是读到张敬修留下来的血书之后,更是确信邱橓这是在利用职权公报私仇。

    当年张居正亲自为万历皇帝选定的六名讲官之一,时已升任为左春坊谕德的于慎行,实在看不过去了。

    他不避怨嫌,挺身而出给正在主持办案的邱橓写了一封致邱侍郎的公开信,洋洋千言。

    其中写道“张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实堪可怜,望予关照。”

    即恳请邱橓照顾张居正八十多岁的老母和不成年的幼子。

    还这样写道“张居正当其柄政时,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实也。誉之者或过其实,毁之者或失其真。”

    于慎行是张居正选定的帝师之一不假当时只有二十多岁,但他曾在“夺情”事件中得罪张居正而受到排挤,后与张居正失和称疾回乡。

    于慎行也是张居正死后被起复的官员之一,在这个时候敢担生命之虞,公开站出来为张居正主持公道,实属难能可贵。要知道当时整个万历一朝,鲜有人敢为张居正鸣冤。

    于慎行诚挚地奉劝邱橓不要公报私仇落井下石。这样一封信一经问世便立刻广为传抄,人心向背于此可知。

    还有一位官员潘季驯,刚被调入北京接替严清担任刑部尚书,也是张居正生前最信任的治河专家,这时也不避嫌疑挺身而出为张居正说话。

    潘季驯直接上书,恳请万历皇帝念及张居正柄国十年,在此期间厉行改革,厥功甚伟,若死后追逼太过,恐会引发天下谤议。

    万历皇帝看到这封奏疏,气得七窍生烟勃然大怒。他万万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居然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张居正鸣冤叫屈。

    张居正曾称赞潘季驯是大明王朝根治水患的第一功臣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及运河,并发明“束水冲沙法”,功劳摆在那儿,万历皇帝也承认这一点。

    所以,当万历皇帝将张居正信任的大臣恨不得尽行撤换之时,对潘季驯却手下留情,还将他调入北京升了官,可见万历皇帝有多器重潘季驯。

    然而,让万历皇帝万万没想到,潘季驯竟是如此的不识大体。

    势所难容。

    万历皇帝在西暖阁暴跳如雷,冲着读本的陈炬嘶声力竭地吼道

    “纵然天底下的黄河、长江、淮河所有江河一齐溃口,朕也坚决将这个不识好歹的潘季驯革职为民”

    三天后,潘季驯怆然离开北京。

    前来为他送行的官员竟有数百人之多。包括尚留在京师的朱翊镠。

    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清算、查抄张居正一事上,无形中给了朱翊镠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没人找他的茬儿。

    得知潘季驯怆然离京,朱翊镠乔装改扮也前来为之送行。

    当然,送行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