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泰征回到家乡山西平阳府蒲州。

    这一路上,他的心情很郁闷,想着以他的家境,啥时候缺过钱

    熊清这种角色怎么还通过“贿赂”的方式攀上他的祖父了呢

    父亲曾经是大学士,难道祖父不清楚十分忌讳“收礼”的事儿

    一旦收礼,不等于将他父亲,乃至整个家族往火坑里推吗

    看吧,祖父刚过世没多久,马上就有人扒出来这一茬儿,保定府知府熊清还不慎落马身亡。

    虽然冯保谨遵皇上之命,一再强调说不会追究他父亲的责任,也不会将这件事公之于众。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的,既然有人捅出来,迟早会传开。

    这种“污点”多腻味人。

    让他觉得再回朝廷都要矮人一头。

    张四维还在守制期,忽然见到儿子风尘仆仆地回家了。

    “你祖父去世,又没说让你守制,爹不过将这个消息告诉你而已,看你千里迢迢跑回来干嘛”

    张四维语气里带有几分责备,还以为是因为自己让人告诉儿子,所以儿子接到讣告后赶回来的。

    张泰征由于心里有气想不明白,本想回家质问父亲两句。

    可见他父亲一副老态龙钟的样,不过两年不见,忽然间像是变老很多,而且说话时还动不动咳嗽。

    他又不忍心责备,父亲马上就是六十岁的人。人生匆匆数十载,转眼间父亲都已经到了耳顺之年,也不知道时间都跑哪儿去了。

    “爹,孩儿这次回来有点其它事,先去祭拜祖父吧。”

    张四维还不知儿子因何事回来,带着张泰征去祭拜。

    然而,于张泰征而言,这事儿也不得不说,迟早要问的。

    最多不责备他父亲,问题来了,心平气和地解决就是。

    交贿赂交罚金,他家都不叫事儿。

    皇上一言九鼎,反正说既往不咎。

    张泰征决定先找一个轻松一点儿的话题切入,问道

    “爹,祖父这辈子都在商场上大显身手,当初爹为何选择从政这条路呢”

    “自古官商一体,你祖父认为官场上有人生意才更好做。”张四维回道。

    “可祖父好几个儿子,为何选择让爹走仕途这条道”张泰征接着又问。

    “爹自小喜欢读书。”张四维带着几分得意,“想当年爹七岁时便声名鹊起,乡试第二名,看中进士后,因文章、书法兼忧,入翰林院为第一名庶吉士,可比现在的你要强哦。”

    “爹此生仕途如此之顺,那祖父有没有出钱为爹打点啥的”张泰征旁敲侧击地问道。对他祖父确实不熟,他祖父常年四季忙生意应酬。

    “你这话什么意思”

    “爹从政几十年,对官场上的风气指定比孩儿更清楚。试问又有几个官员没有收礼或送礼”

    “你想说什么”张四维这才感觉儿子这次回来怕是有事儿,话里有话。

    “孩儿想问爹一句,爹一生做官,有收过别人礼或送过别人礼吗”张泰征望着他爹,非常认真地问道。

    “”张四维深深嘘了口气,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正如儿子所说,官场上有几个人一清二白

    他家是不缺钱,可家境不富裕的那些官员,靠俸禄不得饿死人吗靠的就是下面官员的“孝敬”。

    只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

    见父亲沉吟不语,张泰征也心知肚明,恐怕大明一朝像海瑞那样两袖清风的官员寥若星辰。

    “爹,那祖父有没有因为爹身居高位而收过别人的礼”

    “儿子有话不妨直言。”张四维已经确定儿子这次回来有事。

    “有这么一个事儿,爹当初在任上有没有提拔原保定府知府熊清”张泰征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有意将问题缩小不放大,以免他父亲着急。

    他问话的同时目视着父亲,发现他父亲脸色陡然间一变。

    这一刻,让他感觉已无需再问了。

    只听他父亲感叹一声,幽幽然地说道“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爷果然从未饶过谁,该来的总是要来,这是你爹与祖父这辈子做得最亏心的一件事儿,你可要引以为戒啊”

    “爹,咱家大业大,祖父当初为何糊涂要接受熊清的礼呢”

    “哎你有所不知,只怪熊清太用京城的话说就是太鸡贼,这事儿不能只怨你祖父,爹也有责任。”

    “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此次孩儿回家,就是奉旨查问此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