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栋又点燃了一根烟。
他抽一小半,默默地望着天空,拂面的微风抽走另一半。
对于马栋而言,最近似乎都是烦心事儿,没有一件称心如意。
如果非要找出来一件,恐怕只有从海盗手里抢来的三箱子“吕宋烟”了。
起初他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海盗途经台湾海峡时恰遇他领队巡逻,两军发生冲突就干起来了。
最后当然他取得胜利,而战利品就是三大箱子“吕宋烟”。
据说这种空芦苇细烟草,是从西方国家传入吕宋继而又传入大明的,所以这一带都习惯称之为“吕宋烟”。
这种细烟草在吕宋名曰淡巴菰,以火烧一头,另一头被吸入嘴里,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气。
如果被朱翊镠瞧见,肯定第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便是“香烟”的雏形。
对于世上许多男人而言,这玩意儿可以与女人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
当时吕宋国大量种植这样烟草,拿到各地去兜售,确实很受欢迎。
传入大明的确切时间,年份已不可考,最早的说法认为是在万历三年1575年左右,可并未得到证实。
但有一点,西方国家在开辟新航路时,就已经发现了这玩意儿。
比如航海史学家裴南蒂斯奥威图在他所着的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在其它的邪恶的习惯里,印第安人有种特别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种烟以便产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状态。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状如丫的管子,将有丫的两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装着燃烧的野草,他们用这种办法吸烟,直到失去知觉,伸着四肢躺在地上像个酒醉微睡的人很难想象他们从这种习惯里究竟获得了什么快乐,除非在吸烟之前就已经是喝了酒。”
马栋缴获三大箱子“吕宋烟”后搁置了好长一段时间,也是因为太过郁闷,听说这玩意儿可以令人麻醉。
于是他点燃抽了第一根,果然发现能让人产生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似乎可以将眼下的烦恼暂时忘却。
就这样他不知不觉迷上了。
每当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他就爬起来点燃一根。
这已逐渐成为他的习惯。
他也听说了这玩意儿抽多不好,明显感觉自己动不动咳嗽。但没办法,寂寞、郁闷的时候就想吸几口。
他感觉在台湾已经待不下去了,实在没办法才给朱翊镠写信求助。
“当看不清未来时,唯有多坚持多等待”的道理,他又如何不知
只是太累。
他不止一次产生逃跑的念头。
可碍于责任与担当,以及朱翊镠对他的信任,让他咬牙挺了下来。
可他也知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再不想办法恐怕就会出乱子。
这阵子他一直在等朱翊镠给他指点迷津,接下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
像他这样上火的人不止他一个。
不然他很难想象竟与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等人成为朋友。
他支持朱翊镠,而那几个当初反对朱翊镠,所以才会被派到台湾来,他与那几个可谓是两个阵营的人。
而且他是武将,那几个是文官,他这个武将又凌驾于那几个文官之上,按理说是很难成为朋友的。
但艰难的局势与残酷的现实让他们的心越来越近了。
他要镇守台湾,而那几个不甘心荒废自己的后半生。
然而他们都遇到一个无法跨越的难题朱翊钧不作为。
非但如此,朱翊钧还经常无故找茬儿,阻碍他们做事。
马栋不用说了,他对朱翊钧已经接近于麻木就是朱翊钧现在无论说什么对他做什么,他都无所谓。
而吴中行、赵用贤、艾穆
他抽一小半,默默地望着天空,拂面的微风抽走另一半。
对于马栋而言,最近似乎都是烦心事儿,没有一件称心如意。
如果非要找出来一件,恐怕只有从海盗手里抢来的三箱子“吕宋烟”了。
起初他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海盗途经台湾海峡时恰遇他领队巡逻,两军发生冲突就干起来了。
最后当然他取得胜利,而战利品就是三大箱子“吕宋烟”。
据说这种空芦苇细烟草,是从西方国家传入吕宋继而又传入大明的,所以这一带都习惯称之为“吕宋烟”。
这种细烟草在吕宋名曰淡巴菰,以火烧一头,另一头被吸入嘴里,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气。
如果被朱翊镠瞧见,肯定第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便是“香烟”的雏形。
对于世上许多男人而言,这玩意儿可以与女人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
当时吕宋国大量种植这样烟草,拿到各地去兜售,确实很受欢迎。
传入大明的确切时间,年份已不可考,最早的说法认为是在万历三年1575年左右,可并未得到证实。
但有一点,西方国家在开辟新航路时,就已经发现了这玩意儿。
比如航海史学家裴南蒂斯奥威图在他所着的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在其它的邪恶的习惯里,印第安人有种特别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种烟以便产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状态。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状如丫的管子,将有丫的两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装着燃烧的野草,他们用这种办法吸烟,直到失去知觉,伸着四肢躺在地上像个酒醉微睡的人很难想象他们从这种习惯里究竟获得了什么快乐,除非在吸烟之前就已经是喝了酒。”
马栋缴获三大箱子“吕宋烟”后搁置了好长一段时间,也是因为太过郁闷,听说这玩意儿可以令人麻醉。
于是他点燃抽了第一根,果然发现能让人产生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似乎可以将眼下的烦恼暂时忘却。
就这样他不知不觉迷上了。
每当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他就爬起来点燃一根。
这已逐渐成为他的习惯。
他也听说了这玩意儿抽多不好,明显感觉自己动不动咳嗽。但没办法,寂寞、郁闷的时候就想吸几口。
他感觉在台湾已经待不下去了,实在没办法才给朱翊镠写信求助。
“当看不清未来时,唯有多坚持多等待”的道理,他又如何不知
只是太累。
他不止一次产生逃跑的念头。
可碍于责任与担当,以及朱翊镠对他的信任,让他咬牙挺了下来。
可他也知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再不想办法恐怕就会出乱子。
这阵子他一直在等朱翊镠给他指点迷津,接下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
像他这样上火的人不止他一个。
不然他很难想象竟与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等人成为朋友。
他支持朱翊镠,而那几个当初反对朱翊镠,所以才会被派到台湾来,他与那几个可谓是两个阵营的人。
而且他是武将,那几个是文官,他这个武将又凌驾于那几个文官之上,按理说是很难成为朋友的。
但艰难的局势与残酷的现实让他们的心越来越近了。
他要镇守台湾,而那几个不甘心荒废自己的后半生。
然而他们都遇到一个无法跨越的难题朱翊钧不作为。
非但如此,朱翊钧还经常无故找茬儿,阻碍他们做事。
马栋不用说了,他对朱翊钧已经接近于麻木就是朱翊钧现在无论说什么对他做什么,他都无所谓。
而吴中行、赵用贤、艾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