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奴婢怎么感觉,这个王与定靠不实呢”待朱翊镠感慨完,冯保弱弱地说道。

    “为什么”

    “感觉有点儿夸夸其谈,但凡能做事的人多是沉默寡言。”

    “他还年轻,需要磨炼与经历,方能像伴伴那样做到韬光养晦。”

    朱翊镠如是般回道,由此想到嘴上功夫更胜一筹的王安。

    若论口才,王与定肯定不及王安。

    但这不该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靠得住的标准朱翊镠想。

    年轻人表现欲望强烈,有时锋芒毕露不懂藏在所难免。

    冯保也就不再多言,毕竟王与定从事的工作并非朝中事。

    “年关将至,朕想去一趟黄村。”

    朱翊镠忽然跳转道。他一直惦记着这事儿,本想在不久前收成番薯、马铃薯的时候去,可最近事儿太多了,实在抽不开身,一拖再拖。

    “万岁爷是想微服私访还是光明正大的去呢”冯保问。

    “哎,各有利弊啊”朱翊镠不禁感慨道,“但朕还是想光明正大地去一次,给黄村村民,同时也给天下穷苦百姓,尤其是流民以鼓舞。”

    “好,奴婢马上下去安排。”冯保这次没有犹豫,不假思索点头答应,进而为此解释一句,“从南京回来,明显感觉京城的治安好多了。”

    朱翊镠微微颔首,知道这个功劳得归于巡城御史王守中头上。

    想必也与推行身份证制度有关。北直隶大批流民都被清理出来了。

    决定去黄村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安抚流民,希望他们像黄村村民一样,自力更生,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黄村当初几乎也是一无所有,只是拥有一片土地,再加上朱翊镠留给他们的番薯、马铃薯种子而已。

    如今顺天府两个京县的清田均田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整个北直隶其它地方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这便意味着,被清查出来的流民以及黑户,即将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以及可以耕种的田地。

    那么理论上就可以像黄村村民一样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只需朱翊镠给他们番薯、马铃薯种子。

    而这个,朱翊镠已经做好了准备。

    眼下,至少北直隶不缺番薯、马铃薯种子,有御花园、黄村,还有两京县其它地方都可物种,供应整个北直隶应该不成问题。

    没有田地,分给他们;没有粮食物种,发给他们像黄村一样。如果这样还不知珍惜,非要学从黄村逃出去的将近五百流民,那就对不起了。

    这是朱翊镠处理流民问题的一个总体思路。对不配合唯恐天下不乱者,他可不保证不会抓人不会杀人。

    王与定出了紫禁城,一路春风满面几乎是蹦蹦跳跳回来的。

    一回来,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娘。

    “娘,陛下任命我为总经理,像张静修那样管理一个大公司呢。”

    委任固然是一方面。

    但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平常所学到的东西得到了陛下的尊重,而不是像妹妹那样动不动就鄙视他。

    他娘当然很高兴,叮嘱儿子不要骄傲,一定要脚踏实地干,云云。

    与他娘汇报完毕,王与定又兴奋地跑到妹妹面前嘚瑟去了,嘚瑟完还不忘说两句酸不溜秋的话。

    “陛下的眼光可真是超凡入圣啊不像某些人,总瞧不起我的所作所为,整天说我不务正业。”

    “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真大呀相沢,以后叫本少爷`王总`哈,妹妹若想这样叫哥也不介意。”

    王姽婳不过一声冷笑,依然抱持嗤之以鼻的态度。

    嘚瑟完,风凉话也说了,王与定又开始老调重弹“妹妹,哥将你与申用嘉的事告诉了陛下。”

    “哼,你爱告诉谁告诉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