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职方司郎中打仗不行,内斗可是从京师那个王八池子里出来的内斗高手,短短两天时间,仗着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两大神器,收督师之权,纵心指挥,而督师始无可为矣。

    王命旗牌,尚方宝剑,袁崇焕阵斩毛文龙旧事被张若麒拿出来说了几次。

    张若麒拿到了指挥权之后,指挥十三万大军,可是十三万大军可不听你这个内斗内行的文臣瞎比叨叨,就是不出兵,坚城以守,就是跟黄台吉在辽西走廊上磨。

    张若麒上四道夹攻之策,洪承畴上奏据理力争,言兵分则力弱,恐萨尔浒之倾覆。

    洪承畴说话其实蛮难听的,为了防止这四道夹攻之策真的定策,连萨尔浒之战的四路围剿的萨尔浒之战这道大明伤疤都揭开了,可见这策,让洪承畴和辽西军官多么的绝望和抗拒。

    崇祯皇帝是十分相信洪承畴的,否则也不会在松山城破之后,就认为洪承畴殉国要以国礼葬之了。

    对于洪承畴的说法,崇祯皇帝表示了认同。

    但是陈新甲不认同呀,我派去的人拿着指挥权,坚持以诸军稍有斩获,谓围可立解,并且还写了封密信给洪承畴,时过境迁,这封决定大明命运的一封信已经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了,但是张若麒益趣诸将进兵,洪承畴无力回天。

    明知必败的洪承畴在进兵之前,就已经秘会各部将领,嘱咐他们战事不顺,撤退之事务必稳妥,不可给建奴可乘之机。

    张若麒的进兵果然无效,差点被黄台吉杀个对穿,洪承畴的提前嘱咐起到了作用,大军的撤退有条不紊,黄台吉也不能扩大战果。

    大明八路总兵轮流殿后,撤退的过程比较顺利,本部大军和清军互有伤亡。

    正在此时,驻守在塔山,看管粮草辎重的吴三桂,听闻前线战败,带着六个总兵官潜师先奔,昏黑中为清军伏兵所截,大溃。

    吴三桂、王朴等总兵,再自杏山奔宁远,再遇清军伏兵,又大败,三桂、王朴仅以身免逃回宁远城。

    塔山,是大明的辎重之地,火药、粮草、铅弹、箭矢、铁器、物料皆被清军缴获。

    大明军队溃败再无法阻挡,而急于立功的张若麒,直接从海路跑回了京师,参了洪承畴、祖大寿等八路总兵一本,说他们心怀怨怼,不肯效死,才至战败。

    陈新甲一力庇护张若麒,并且张若麒居然得到了第二次出关监军。

    洪承畴好不容易组织好了残兵,重新组织好了防线,再次和黄台吉对峙之时,看到张若麒又至,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大病数日。

    崇祯十五年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这位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又一次神奇的逃回了京师。

    这一次崇祯将其下狱,本来要处斩的张若麒,居然因为洪承畴降清,神奇的活了下来。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入京,张若麒又凭着迎闯王之功,做了大顺兵政尚书,而且被李自成派到了山海关劝降吴三桂。

    吴三桂看到张若麒恨不得把张若麒千刀万剐,这还咋劝降

    清军入关,张若麒又堂而皇之的坐起了清廷的顺天府丞,也就是孙传庭现在坐的位置,而后几次京察之后,张若麒,顺利的升迁大理寺少卿,再升迁为太仆寺卿,位列三公九卿。

    最终以通政使,清廷正三品官员,致仕。

    如此三姓家奴,善始善终,完全是会因为其为漕汶张氏十四世嫡孙。

    十年寒窗苦读,凭什么和人家几代人的富贵相提并论

    漕汶张氏到明末就十四代了,人家已经发达了十四代之久,而到了清廷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出了十三名进士,超过五十七人的知府以上朝廷命官。

    截止到某个不可说的时间点,漕汶张氏已经传至二十四代,世世代代,荣华富贵。

    十年寒窗苦,和人家从北宋元祐年间一直辉煌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六代的荣华富贵的积累,如何相提并论

    朱由检反复检索着记忆力的资料,忽然跳了起来,整个松山大战之中,张若麒的所有遭遇,让朱由检想到了一个可能。

    洪承畴高喊“君恩如山,臣节如山”的时候,可是绝食了五日的时候,黄台吉亲自劝降,洪承畴对黄台吉说的。

    而在绝食途中,黄台吉以铁斗灌食,吊着洪承畴的命,洪承畴那会儿抱着必死的决心,铁斗灌食了数月,洪承畴也苦苦撑了好几个月,就是不投降。

    黄台吉到底说了什么,才让这个绝食五日也不肯投降的人,投降了他呢

    朱由检似乎找到了原因。

    卢象升的战亡里有陈新甲参与,洪承畴的战败里陈新甲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陈新甲之死,是大明皇帝议和暴露恼羞诛杀,还是另有原因

    若是陈新甲本身就是建奴的奸细呢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得通了,包括张若麒的三食君禄,从松山城逃回京师,他一个文官是如何做到的

    这一切都不言而喻。

    漕汶张氏和陈新甲,早就是建奴的人了。

    “小心陈新甲。”朱由检猛地站起来,目光炯炯的盯着王承恩说道。

    王承恩一脸糊涂的看着大明皇帝,这陈新甲又是哪个为何要小心陈新甲呢

    朱由检在乾清宫里踱步了很久,又确信的说道“小心陈新甲。”

    陈新甲无能,不用也无所谓,孙承宗用的不香还是孙传庭不够忠诚还是卢象升不够勇武

    哪怕是这些都不够,洪承畴这个人厌狗憎的主儿,在投清之前表现,那也是超一流大臣的水准,担得起社稷之臣的评价,不给他投降的机会就是了。

    为啥用陈新甲这个有着重大建奴奸细嫌疑的家伙咧

    朱由检终于理清楚了这里面的门道之后,才将洪承畴的奏疏拿在手里翻看,在洪承畴投清之前,若是用的不趁手,就把这本奏疏放出去,杨鹤虽然失势了,但是狗斗的手段和人脉还在,并不是没有制衡的能力。

    洪承畴在大明国势渐长的情况下,还会投清吗

章节目录

皇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吾谁与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谁与归并收藏皇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