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寇正读书。
    手持一本左氏春秋,李寇依着窗台趁雪正读。
    今日天气好,难得山村里一片安静,他须巩固学到的经典。
    李寇不觉着穿越到北宋还要读书有什么不好,便是被现代键盘侠们斥之为糟粕的古典书籍,里头也有大道。
    不读书,方不知书之可贵。
    他在自己住的窑洞窗上用了半片玻璃。
    吴大闯进来,隔着窗子看到李寇才放心。
    “大郎真坐得住”吴大有些责备,“方才那些粮商”
    “哦,不必管。”李寇跳下炕头,取瓷杯给吴大斟茶,淡然道,“无非威逼利诱,何必惧之呢。”
    吴大道“那他们的来意”
    “早上的刺杀,便是他们做的。”李寇道,“不必告知折公,此事我心中有计较。”
    如何
    既然他们要不讲道理,那便用不讲道理的方式和他们讲道理。
    李寇道“仲武公要回西宁军了正好,相送一番也去解决我的事情。”
    吃过茶,吴大又在灶下找些吃的,不过冷饭一些,倒是菜品较多。
    “大郎之志不在吃喝上。”吴大见厨房整齐然无酒少肉,心下感慨道。
    不片刻,李寇洗漱完毕,便问吴大如何上山。
    吴大道“马匹在山下人家,下山去便能行。”
    李寇掩上大门,并不上铁锁,只提一把手刀,与吴大往山头上去。
    吴大俯视山村里,大雨未歇而各家有炊烟冒气,才知已是午后。
    山中虽好,可不知日月啊。
    “大郎何必蜷缩在山里。”吴大多少有些埋怨。
    李寇在州所,他们这些有求于人便便利得多了。
    吴大又埋怨“如今村里的,大多都是乡人,乡人多狡诈,大郎敞开大门岂不叫他们得逞”
    李寇不说话,他那家里本来便没有多少物什,便是有人偷盗也只有一些蔬菜,书本都在手提箱空间里呢,但若有人敢去偷盗,必定有人拦住,想住进北原大寨的乡人可不少。
    他这些日子好酒好菜供应乡人,已养足了口碑。
    如今只看谁真有心在北原军寨久住。
    下山时,吴大又埋怨李寇待那些乡人太好。
    山路原本是没有的,如今也只是足够两匹马一辆车上下。
    吴大听人说过,李寇本没有在意此事,都是乡人上山下山觉着太麻烦,因此顺手开辟的,本事他们的分内之事,李寇竟为此又每人多发了些粮食大钱甚至还有布匹,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他哪里知道,这是李寇最节省力气的做法。
    他原想花钱找人,把山南道路修好直通州所,可手头的钱实在不多,也只好坐视乡人们自己开辟了道路,再以不到原计划十之二三的钱粮犒劳他们。
    如此还得了名声。
    这是如今不可多用的权术。
    李寇一路只听吴大说话,说起草料场的修建,又说起道路的补填,终于说到县衙里的事情,知县与刚到的通判矛盾重重,通判又与监押起了龃龉,前天还闹到州衙,州衙里新来的一伙官僚这个给那个撑腰,那个给这个说情,又闹了起来。
    “渭州是比以前热闹了。”吴大嘟囔着。
    李寇记住这些有用的信息,只让吴大莫掺和进去。
    说话间到了山下,吴大取了马匹,已是将近傍晚时。
    两骑奔入州所,吴大急忙回去交差,李寇直奔粮行,不料却在路上遇到一伙女子。
    杨娘子见他高头大马疾驰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斫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面包不如馒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面包不如馒头并收藏斫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