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早想说了筹码都不对等”
    “这裸的差距哦我都替孙正脸红”
    “现在的主播为了红,真的是无语了啊”
    “人民大学也培养这路货色啊”
    “别说人大了,就是京大,不也弄出了明星学历丑闻嘛”
    片刻后,孙正李亦儒那就不赌了,你明晚敢和我连线k么
    李亦儒笑了,回复我敢,但是,您要准时和我连线k啊,我的直播时间是晚9点到晚11点,我一定静静等着您,但您不会放我鸽子吧
    “怎么可能”
    “那就好,不要以任何借口来放我鸽子啊”
    李亦儒真的应战了,应战之后,李亦儒再发微博明晚会跟孙正先生视频连线,讨论诸葛亮与后出师表一文。在此严正声明,原则上,在日后的直播生涯里,不再接受任何人的连线k,毕竟本人的直播,并不是娱乐属性的,我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学分享讲座被不停地打断。
    李亦儒这个公告,就算是绝了其他人来挑衅的后路了。
    微博发布完毕后,李亦儒看了眼时间,才晚上8点多而已,于是关掉了手机,杜绝外界干扰,他要开始工作了。
    这个晚上,再出现一个新的讨论焦点,李亦儒k孙正
    一个代表了抖乐平台国学频道,一个代表了逗鱼平台国学频道,一个是17岁国学天才,一个是人大历史系研究生,双方究竟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谁又将最后胜出呢网友们的兴趣完全被点燃了。
    这晚,舆论的焦点基本聚焦于此。
    孙正的微博粉丝直线增长中,他成功地蹭了一波热度。
    有网友在他微博下留言“孙正,我已经迫不及待了,你们干脆直接今晚就直播k吧。”
    孙正回复别急,我正在整理资料,准备详细了,明晚和李亦儒当面对峙。
    网友李亦儒写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人家三个小时就写出来了,也没有机会去查资料。你还得现整理啊,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先生
    孙正直接就被怼得一句话都接不上来了。
    网络闹得沸沸扬扬的,也有一些人对李亦儒的文章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出现非常有力的反驳李亦儒观点的文章,很多坚信李亦儒错了的网友,都在等待着孙正的蓄力待发。
    夜深了,一幢幢楼房的灯纷纷落下。
    就在很多网友准备休息的时候,一篇文章突然出现在了19中学的论坛里,这篇名为驳斥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的若干分析,很快就被19中学的学生进行了疯狂转发,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在网络上冒出了头。
    这篇文章,吉森大学的王教授也很快就看到了。
    王教授对于今晚接受了吉森新闻联播的采访,是有一些后悔的。
    他依旧相信后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虽然李亦儒的分析有理有据,但他觉得后出师表8成以上是诸葛亮的作品。
    他之所以后悔,是因为不该蹚这趟浑水,他的言论,已经成为了很多网民手里的利剑了。
    其实他也知道,当后出师表伪作论被李亦儒抛出来后,学界一定有人力挺李亦儒,学术观点上有分歧也正常,但他不希望自己成为网络旋涡中的那个人。
    因为网络是把双刃剑
    他在客厅里踱步,捧着iad开始阅读驳斥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的若干分析。
    摘要后出师表是研究诸葛亮的重要材料,一直以来,学界内从未对后出师表真伪产生过什么质疑。而今有中学生李亦儒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考试作文一篇,引起全民讨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针对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观点。本人综合历史依据,对后出师表的出处问题、感情基调与用语问题、涉及的历史人物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李亦儒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一文进行全面驳斥,证明后出师表确实出自诸葛亮之手。
    看到这儿,王教授扫了一眼这篇文章的字数,竟然足足9000多字,竟是9000多字的论文。
    可李亦儒这篇考试论文才曝光不足一天啊,竟然就有人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进行反击,可见这位叫做旺仔小馒头的作者,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啊
    王教授继续往下看
    一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叹息,这句话已经成为诸葛亮精神的代称,流传至今。
    然而对于这句话出处的后出师表一文,李亦儒从它的细枝末节来推断它并非诸葛亮所作,并且提出了许多看似有力的证据。笔者认为,这些推断和“证据”本质上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对后出师表真伪的争论,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后出师表原文出处问题。
    后出师表并没有被陈寿收录在诸葛亮集中,也没有出现在三国志中,而是出现在吴国大鸿胪张俨的默记之中。
    裴松之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载“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这是李亦儒伪作观点的来源之一。
    笔者认为,仅仅凭借后出师表不被收录在诸葛亮集和三国志中就断定为伪作未免太过牵强。
    史学家不录该表就能说明该表不存在吗背后或许有复杂的原因而并非如此简单。
    陈寿为什么不采录后表呢陈寿的三国志、诸葛氏集编定于西晋初年,而西晋时期的政治舆论基调是以魏为正统的。
    二、后出师表风格问题
    一李亦儒说后出师表全文极其消极悲观,实际上诸葛亮在街亭自贬书中就曾说臣以弱才,叨窃非据,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
    因而在这里称才弱敌强与街亭自贬书一样含有对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检讨和自责之意。
    所以,后出师表消极悲观,并不违背常理。
    四、赵云的卒年问题。
    赵云的卒年是李亦儒证明后出师表是伪作的“铁证”。
    蜀书赵云传关于赵云去世年份的记载“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由以上文字看来,赵云去世年份为建兴七年。
    而后出师表的记载“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
    乍看来,后出师表的记载与赵云传记载的赵云死于“建兴七年”产生矛盾。李亦儒借此认定后出师表必为伪作。
    关于这一点,我想,志、表不合,可以疑表,也可以疑志,难道一定错的就是后出师表么就不能是赵云传中记错了赵云的卒年
    所以,李亦儒这一观点也算不上铁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后出师表确实出自诸葛亮之手而不是伪作。
    参考文献
    王教授放下iad,怔怔地道“人才啊”
    在短短的时间内,可能就几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旺仔小馒头”就针对李亦儒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写出了针锋相对的论文,而且,论点毫无疏忽,王教授能想得到的反驳李亦儒的论点,这篇论文竟然全部概括,甚至有些论点王教授都忽略了。
    这篇论文,如果他的博士去写的话,估计也得一周才能写出这个水平吧,可能论点还没有“旺仔小馒头”充分呢。
    尤其是,“旺仔小馒头”在论文中,提到了一个令王教授做梦也想不到的一个论点对“丧”字的解释。
    旺仔小馒头认为“丧”字作动词时有两种解释,一是“丧失,失掉”,二是“死亡,逝世”。
    因为“丧”字作“死亡”讲时后不能直接加宾语。所以,“丧赵云”的“丧”只能作第一种解释,即“丧失,失掉”。
    但是,失去了赵云等将领,并不代表他们都死去了。
    也就是说,后出师表中“丧赵云”,意思是失去了赵云,失去了不代表一定死了,也可以作“不在其位”解释。
    所以,这么一分析,后出师表和赵云传在卒年上又没有了分歧。
    王教授佩服有加,心说这旺仔小馒头究竟是哪位同仁啊,太牛逼了啊,反驳李亦儒文章之全面,角度之刁钻,让人不禁赞叹啊
    李亦儒能几个小时写出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他竟然也能几个小时就写出驳斥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的若干分析,而且同样有理有据,这才华也是牛爆了啊
    王教授激动了,牛人啊,今年国学界人才辈出啊
    此时,孙正也激动了。
    他本来正在紧急搜寻驳斥李亦儒的资料,准备明晚击溃李亦儒,让广大粉丝们看一看自己这根本按捺不住的才华。
    可是,当看到驳斥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的若干分析一文时,他直接懵逼了。
    卧槽啊,这篇论文,把自己所想到的论点都写光了啊而且还写了很多自己根本就没想到的论点,这这还让不让人活啊
    明晚,自己就要跟李亦儒视频连线k了,结果,到时候自己每一个论点都出自于这篇文章,没有一个新颖的论点,那岂不是被网友们嘲笑死
    我靠啊
    哪个乌龟王八蛋写的这篇论文啊,你丫的写得也太及时了,你让我明天拿什么跟李亦儒k
    自己到时候一张嘴,说出来的东西都特么是网友们看过的内容了,那还用自己说么在气势这块就输得凉凉的了啊
    “旺仔小馒头”你大爷的,你倒是我们k完再文啊,坑爹啊你
    不行,必须得在这篇论文之外,找到新的反驳李亦儒的论点
    他抓耳挠腮,挖空心思,20分钟后,一个新论点都没想出来
    孙正一急之下,在大学群里和研究生群里,了所有人大家看一下驳斥后出师表伪作之我见的若干分析一文,然后帮我找一些新的论点出来,谢谢大家了。
    我老孙明晚能不能保住这张脸,就靠大家了,谢谢。
    群里的同学纷纷回复
    “没问题”
    “放心”
    “好的,小事儿”
    孙正这才放下心来,然后又骂了一句“旺仔小馒头,你个小王八蛋啊坑死我了,你究竟何方神圣啊幸亏我读史的同学多,哼”

章节目录

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鲜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鲜谨并收藏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