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 胤禛是一个渣男,三妻四妾还很冷情。弘昼还在肚子里的时候, 有时候听到耿氏的唏嘘自语, 也大概知道自己的处境。

    一个妾室的庶出孩子

    弘昼还记得小妹看得穿越小说,他曾经翻看过两本,也看过一点电视剧,觉得自己悲惨极了。好不容易在三个孩子里争出了头, 一下子打回原形,身份还特别的尴尬。

    等到后来听到福晋格格的字眼,再到出生后才肯定自己胎穿的朝代。很多人对清朝嗤之以鼻,但是对他来说却是好事。因为清朝的文化再怎么同汉化,嫡庶之分始终没有那么严格。而且他出生在王府, 所谓的嫡庶斗争早就有三哥他们探路了。相比起来最大的问题,反而是耿氏出身汉旗。

    但换位思考,这也是一个好处, 可以不招人眼, 纯粹就是锦上添花的血脉而已。

    弘昼可以抢先得到胤禛的宠爱, 胤禛也确实对他很好,从父子关系而言无言指摘。不过从耿氏的角度来看,他觉得不够。

    耿氏她可能早已经习惯了, 但是弘昼看得分明。

    从肚子里偷听的话, 还有行事章法来看, 耿氏入府的时候是很有想法的, 也不看重镜花水月的宠爱。可能是有了孩子之后, 为母就多了一分感性。有好几次耿氏就不受控制的望着外面,她眼神是放空的,看都是看外间的地下,动作很是隐晦。

    还有合府齐聚用膳的时候,耿氏也会有点小眼神。

    弘昼还是因为贴在身边长大,其他人也不留神他这种小孩子,所以才会发现这些。

    可那个时候,胤禛并不看重这个。亦或者说他看重的是嫡母和李氏,甚至是最早陪伴的宋氏等。耿氏只有说着自己的时候,他才会提着看一眼。耿氏那个时候会开心的翘嘴角,每次听说胤禛要来,她还会笑着郑重准备晚膳的事情。

    第二天的时候,耿氏的笑都会多一些。

    弘昼觉得,还好自己得到渣爹的宠爱,连带着院子里的听书说耿氏比往日更多几回机会。但从某一日起,耿氏就收敛起这份心思,好像是感情淡去一样,慢慢地又变得平淡起来。

    人就算再忙,关乎到自己嫡亲的额涅,弘昼也会很看重的。别看他在康熙胤禛面前撒娇卖乖,但他心里清楚,他们的疼爱可能是真的。但是说到分量和最初,谁都比不上耿氏。

    弘昼当时认真的查了查,就算他还小,但身边的人也不会白养的。再加上这件事不难查,就在府里而已,底下人走动打听就都知道了。

    年氏以侧福晋之位入门,位份比李氏还要高一等。她入门就和乌拉那拉氏好,就像是来过客的客人一样。本来就是花儿一样好看的女子,精心的养了几年,女大十八变出落的更俊俏了。

    家中兄弟也争气风光。

    胤禛去的次数多,两人的感情就变了味。所谓的权贵姻缘是一回事,朝夕相处的男女又是一回事。不用所谓的真心相爱,忽然有了好感就变得顺其自然了。

    耿氏能在府里相安无事,自然也是用心经营了关系的。她在争宠上面不出头,但是事情变化是一清二楚。她以前只看到胤禛对乌拉那拉氏的敬爱,对李氏的宠爱,觉得自己只是后来者而已。

    再加上自己也不在乎。

    但她后来在乎了,也努力过,最后发现还不如年氏吃两叠点心笑一笑有用。

    耿氏也是清高有脾气的人,既然强求不得那就及时止损。只有钮钴禄氏上蹿下跳,争着宠爱要在府里出头的时候,她偶尔才会动心想要争一争。但那时候她想的不是自己,纯粹是觉得弘昼这么争气,没道理自己跟着享福不说,还要巴巴的被人欺负吧

    好在胤禛在府里很明事理,乌拉那拉氏也是好官,王府里很少会有盼有冤案的。

    没有危机,耿氏就相安无事的过着。对于胤禛到来她的欢迎就像是多了一个酒友一样,很是宠辱不惊的味道。

    这些事情,弘昼通通都知道。他对后院的事情不关心,但是后来身边人多了,大家都是七窍玲珑心。就算不是,那也是细心的人。所以他不管出门多远,或者自己多不在意,王府里外的消息都有人帮他看着,再定期的汇报上来。

    弘昼就当是听故事一样听,偶尔也能知道一些有用的事情。就像年氏和年家,这些年也真的是很得脸了。

    直到年羹尧有结党等事败露出来,当年就很为家族考虑的年氏顿时有了心病。她心里惴惴不安,总怕胤禛会大发雷霆,对年羹尧狠下毒手再牵连到族中。偏偏胤禛稳而不发,年氏知道他另有打算,心里的恐惧担忧一直落不下来,时间长了就成了病。

    年氏本来就有病,再因为这个拖了一两年,终于走了。

    这个事情其实并不意外,但是真的发生之后,弘昼发现这个对他不好。如果他不嚷着出来,再把胤禛强拖出来,那他可能还能看到年氏的最后一面。

    胤禛在后来人看来是渣男,但他其实也是长情的人了。李氏的性格长相只是讨巧,其实话不投机半句多,但胤禛当初看中了她就硬是宠了这么多年。也不求着说什么高门侧福晋,对于生出来的孩子也是喜爱的。如果李氏在这些年里愿意充实自己,估计现在也是贵妃了。

    李氏有的,年氏有。李氏没有的,年氏也有。

    两个人有情,有话说,相处起来感情只会与日俱增。

    在乎的人死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接受不了,更何况是胤禛这样的人。他不会埋怨自己吧或者觉得说如果自己在宫里,可能就能救到年氏

    想想宫里有嫡母,弘昼觉得不可能。可就算是这样,他跨过门槛就不动了,只是行礼喊了一声。

    那佝偻的背影一动不动,只是低声叫他,“进来。”

    弘昼乖乖进去,平时气归气,但是这种时候他还是觉得听话点。不远不近的距离站住,然后劝道,“阿玛不要太伤怀了,年母妃知道了,她会走的不安心的。”

    “哼。”

    胤禛不冷不热的一声,拍了拍旁边的位置,“过来坐。”

    “先说好,打人不打脸啊”

    弘昼走了两步,又小心翼翼的说。这话说的太怂了,胤禛没好气的别他一眼,“你过来,让朕好好打一顿。”

    “那算了,我额涅会心疼的。”

    “”

    胤禛被他气笑了,他目光在弘昼的身上打量一下,“真的是翅膀硬了,觉得有人给你撑腰,就不必理朕了”

    “您这说的哪里话啊”弘昼生怕他说什么,连忙坐到身边去,一手抓着胤禛手臂,一手在胤禛的后背上轻抚,“您现在心里不痛快,我理解的。有什么火想发,尽管发吧。”

    “朕无缘无故,为何对你发脾气”

    “阿玛也别看低人,我与年母妃的情分自然比不上你。可是我小时候年母妃刚入府,从此之后她对我都挺好的,要不是因为我,你们好歹还能看到最后一面。”弘昼觉得,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先发制人。

    胤禛的脾气,他想要说什么是不会纠结不提的。再说从小到大什么话他没听过,弘昼觉得还是主动点好。

    事实上弘昼这么说,胤禛的心里好似轻快一些,好像大约是所谓的相识者的共情感。情分可能不同,但他们可以互相言语排解。

    胤禛闻言扯了扯嘴角,“朕何必发脾气,年氏估计还高兴呢。”

    “高兴”

    “她这人除了好吃,另外还爱美。一辈子为了吃闹出毛病来,每次身体不适的时候还不准朕去看她。”

    怀念过往的时候,人就显得温情起来。胤禛说着神色就变得温柔起来,自然的还笑了笑,“知道朕不用看到她得病难看的样子,这才是她乐意的。”

    “”

    弘昼觉得这个有点奇怪,但是想一想自己也挺爱美的。后来网络上流行的画像和照片里,让他选择的话肯定是年轻时候英俊帅气的样子,绝对不是头秃的小老头。

    这么一想,弘昼觉得很有道理的附和,“我明白的。”

    胤禛难以言喻的看了弘昼一眼,突然道,“几天不见,又白回来了”

    弘昼开心的摸脸,“是吗嘿嘿嘿。”

    俗话说一白遮三丑,他本来就好看,白白净净的更显得年轻俊气。唯一的不完美,那就是不敢摘帽子,又或者说从国外回来之后他就不敢摘了。除了身边人之外,谁都不知道他的小光头已经是茂盛的一头标致短发。每次长了一点之后,他就自己用剪刀修剪部分,免得自己跑出来。

    习惯了光头,其实一开始反而不习惯。因为戴着帽子,就等于一头都是闷着气的,会觉得很难受。

    但是他看了十多年都看不惯这个发型,康熙之前也表示不赞成换发型的问题,所以他只能这样奋力挣扎,期待有一天可以重建天日。当然了,他这头短发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清穿葬礼王爷很快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五十九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十九夜并收藏清穿葬礼王爷很快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