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今年大年初一三皇子把自己卷入萧琮被刺案之前,内阁里还不是人人都支持他选择小儿子为储的。后来三皇子受伤的消息传出,内阁众人才陆陆续续松了口。皇帝认为,那都是自己这个君王让臣下明白了自己决心之坚的缘故。那时离现在才多久任朱珞再聪慧能干,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越过自己,收服内阁里所有的大臣。
那就是内阁那几个大臣在自作主张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皇帝病重期间掌握了重权,而即将继位的储君又是个半大孩子,不可能直接亲政,还需要顾命大臣代为执政之故所以他们便生出了野心,觉得可以把少年新君撇到一边,让内阁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么
皇帝越想越激动,一激动他便又开始喘粗气了。燕王不得不替他抚胸拍背“皇兄冷静一些。即使有人真的存了这样的想头,只要皇兄不上当,他们又能做什么呢即便是内阁重臣,也越不过皇兄去。”
皇帝深呼吸几口气,稍稍冷静下来了“总归是朕的疏忽,差一点儿就叫他们算计了”
燕王没有吭声。在他看来,就算内阁大臣们急着想推出四皇子作傀儡储君,使了点心计,皇帝直接把四皇子猜忌上了,也不符合内阁大臣们本来的用意。只怕他们心里正在懊恼呢。因为他们这一番操作,立储的进程又推迟了。目标没达到,还造成了更大的麻烦。万一储君始终未能得到正式册立,皇帝却先一步咽了气,三皇子尚在,他是四皇子的兄长,废太子也在,皇位归属又会出现什么变故呢万一引起朝廷动荡,那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皇帝近来使性子,总是出现令人意外的操作,真的让所有人都为之头痛不已,担心他哪一天又犯糊涂了,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所以燕王不得不先黑一把内阁中人,力求将局面先稳定下来再说“皇兄别着急,幸好您如今发现得早,还来得及作应对。储君还是要尽早定下来的,监不监国的尚在其次,万一您哪日病情加重,难以视事,内阁中人,未必不会重新提出废太子又或是三殿下来。他们毕竟都是四殿下的兄长,在不明内情的外人看来,似乎更有资格立储,到时候事情可就由不得皇兄您说了算了”
皇帝沉着脸“你这话倒也不算错内阁里的人,并不是个个都真心向着朕的”比如那个姓高的老狐狸从前就是曹家死党,未必是真心跟曹家闹翻。新补进来的清流一直认定正宫皇后所出的嫡子才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对四皇子朱珞的生母嫌弃得不行,哪怕曹氏已经被废,也难保他不会犯了拧。还有三皇子,萧明玉总表现得自己很有把握,在宫外还有强援的模样,万一她在内阁里也有盟友,那就麻烦透顶了
可是如果真的立了四皇子为储,这个儿子真的还会象眼下这般孝敬恭顺么
皇帝迟疑地看向燕王“阿晟,你是在为珞儿说好话么你也盼着珞儿早日立储为什么”
那就是内阁那几个大臣在自作主张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皇帝病重期间掌握了重权,而即将继位的储君又是个半大孩子,不可能直接亲政,还需要顾命大臣代为执政之故所以他们便生出了野心,觉得可以把少年新君撇到一边,让内阁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么
皇帝越想越激动,一激动他便又开始喘粗气了。燕王不得不替他抚胸拍背“皇兄冷静一些。即使有人真的存了这样的想头,只要皇兄不上当,他们又能做什么呢即便是内阁重臣,也越不过皇兄去。”
皇帝深呼吸几口气,稍稍冷静下来了“总归是朕的疏忽,差一点儿就叫他们算计了”
燕王没有吭声。在他看来,就算内阁大臣们急着想推出四皇子作傀儡储君,使了点心计,皇帝直接把四皇子猜忌上了,也不符合内阁大臣们本来的用意。只怕他们心里正在懊恼呢。因为他们这一番操作,立储的进程又推迟了。目标没达到,还造成了更大的麻烦。万一储君始终未能得到正式册立,皇帝却先一步咽了气,三皇子尚在,他是四皇子的兄长,废太子也在,皇位归属又会出现什么变故呢万一引起朝廷动荡,那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皇帝近来使性子,总是出现令人意外的操作,真的让所有人都为之头痛不已,担心他哪一天又犯糊涂了,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所以燕王不得不先黑一把内阁中人,力求将局面先稳定下来再说“皇兄别着急,幸好您如今发现得早,还来得及作应对。储君还是要尽早定下来的,监不监国的尚在其次,万一您哪日病情加重,难以视事,内阁中人,未必不会重新提出废太子又或是三殿下来。他们毕竟都是四殿下的兄长,在不明内情的外人看来,似乎更有资格立储,到时候事情可就由不得皇兄您说了算了”
皇帝沉着脸“你这话倒也不算错内阁里的人,并不是个个都真心向着朕的”比如那个姓高的老狐狸从前就是曹家死党,未必是真心跟曹家闹翻。新补进来的清流一直认定正宫皇后所出的嫡子才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对四皇子朱珞的生母嫌弃得不行,哪怕曹氏已经被废,也难保他不会犯了拧。还有三皇子,萧明玉总表现得自己很有把握,在宫外还有强援的模样,万一她在内阁里也有盟友,那就麻烦透顶了
可是如果真的立了四皇子为储,这个儿子真的还会象眼下这般孝敬恭顺么
皇帝迟疑地看向燕王“阿晟,你是在为珞儿说好话么你也盼着珞儿早日立储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