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要牢牢把握住。
    绝不能如同上一世般,浑浑噩噩的当一条米虫。
    荀少彧虽有此心,但是奈何此世武道资质不佳,最多也不过是中人之资而已,不是什么惊才绝艳之辈。
    虽然自从八岁觉醒胎中密盘开始,他就一直潜心炼武,对于武道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
    只是武道一途,并非只有努力就会有回报。有人天生就能赢在起跑线上,也有的人更直接站在比赛的终点上。
    荀少彧无疑是这两种情况,都不沾边的。
    几载苦苦打磨拳法武功,也尚未踏入易筋锻骨。这在大多数公室子弟中,更是垫底的表现。
    要知道易筋锻骨之法,只是要求内炼脏腑精神,内炼筋骨皮膜,是武道之基。
    一但功成,就有一头莽牛力道。
    所谓莽牛,则是千斤力道的称谓。
    此只是奠基,只要营养滋补不缺,一般人靠时间打磨,都能完成易筋锻骨的步骤。
    只是少则五六年,多则七八载,寻常人亦能达到。
    更何况是公室子弟,资源不缺,更应该勇猛精进才是。
    虽然看起来,烨庭公室规矩厚重,必须要求公室子弟四载之内,臻达易筋锻骨,方是公室子弟中的合格标准。
    这般规矩,有些苛责。
    但如果在如此资源的供给下,也未能在武道之上有所建树。
    这就只能说明是不堪造就,顽愚驽钝,不适合再消耗资源培养。
    毕竟炼武的资源,也是极为珍稀,不是寻常就可以得到,补充不易。
    “可惜就是如此,我的牛魔大力拳也只是臻达小成之境,双臂一挥有八百斤力道,与易筋锻骨的一牛之力,相差两百斤力道。”
    “大成之境,唯有一线之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荀少彧的眸光流转,看着手中的武谱,似乎入迷一般。
    这两百斤力道的差距,看似不甚明显,但实质宛如鸿沟一般,不可逾越。
    只因这劲道入骨,骨骼百炼成钢,穿透力强大。
    寻常人挨上一拳,也犹如被钝器击打一般,杀伤力极大。
    在武力的体现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他有这个自信,可以在不足一载的时间,功夫大进,度过考评。
    但考评中的垫底与名列前茅之间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别,不能相较的。
    荀少彧眸睑低垂,端坐在梨木椅上,似乎完全沉浸在武谱的内容当中。
    然而实际上,心神却悄然间凝聚。
    丝丝缕缕气血运转间,一抹清凉顺着脊骨升起。
    眉心三寸,内敛外聚,宛如一粒粒圆珠一般,不住流动,如同水银般,似是而非。
    这是祖窍,人身藏神之所,魂魄寄托之处。
    心念归于虚无,只见一面石镜悬挂在祖窍之内,颇有些明镜高悬的意味。
    这面石镜,镜身布满着细密的道痕,宛若天成一般。
    但进前观看,却又似乎是一道道裂痕,如同蛛网一般密布粘合。
    只有不时间有一丝丝金芒跳动,勾勒数道神秘纹理。
    初看时只觉懵懂,但若是细细品味。
    品得此中三味之后,就会倏地明悟此种含义,甚是奇妙。
    只是无论那几丝金芒如何跳动,但实际上都代表着同样的意思。
    而昆仑就是那面石镜上浮现金芒,所组成的一部分。
    重活一世的荀少彧,自然不似表面上那般不堪。
    至少拥有着成年人的抑制力,以及对未来的取舍心态。
    他在武道上所倾注的心血,就不是寻常公室子弟所能想象。
    若非这面神秘石镜拖累,荀少彧就算是再不堪造就,也不妨碍他在十二岁那一年度过考评,炼就易筋煅骨。
    不论其他,就是国君公子的待遇,也要比寻常公室子弟要好的太多。
    哪怕他是庶子,不受父君重视,也不受嫡母待见。
    但该有的资源,自八岁开始,就从来没有短缺过。
    毕竟,荀少彧若是在公室考评上,被贬至祖地养老。
    不说其他,就是他的父君荀尚观的脸面,也不会好看。
    所以在考评之前,对于荀少彧的资源供应,不说是予取予求,但短缺之类,却是谁也不敢的。
    毕竟荀少彧本来就是资质不佳,公室上下谁人不知
    若是再卡住资源供给,一朝让他闹起来。
    这让文侯如何想
    一朝大怒,足以让许多人为此折了性命。
    故而荀少彧的资源份额,是谁也不敢私自吞没的。
    至少,在他被公室除名之前,这些人都必须满额满量,不敢差上毫厘。
    只是,让许多人腹诽的是,就是在如此多的资源的堆砌下,这位六公子依旧没能踏上易筋煅骨之境。换了旁人,也许都已经开始摸到伐毛洗髓的门槛了。

章节目录

元始诸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弃还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弃还真并收藏元始诸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