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于外的,顶多就是耳聪目明,博闻广记罢了。
    荀少彧此身,为草民黔首,非高门大户出身,也非天资聪颖之辈。气运不能说是没有,但一丝淡白本命之气,一生若无太大机遇,终生难出方圆十里之地。
    就算是荀少彧,自学成才,本人更是才华惊人,但只要不是天授,在这方天地,就难得长久。
    然而现在,就在荀少彧不知道何时起,一簇簇气数化做云气,竟然在他顶门悄然汇聚。
    要知道,在这方天地,乃至于诸天万界,都有命格之论。
    大多为紫、青、金、赤、白,五等之列,紫气至贵,白气最下之
    而这方天地,紫气至尊至贵,非常气,乃天子,圣人气。次之青气,郁郁葱葱,一州贵气,非世家公侯,惊世才华,不可得青气。再之金气,满堂金黄,一府华贵,非郡望官宦,天赐大才,不得金气。
    金气之下,赤、白二气,就没有金气之上那般显贵稀有。
    这方世界,兴盛气运之道,重气运,不重己身。
    正所谓,兴也忽焉,忘也勃焉
    不外如是
    荀少彧此时,顶门之上,绵绵气数,不住汇聚,似乎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原先那一丝淡白本命,凛然而立,似有呼吸一般,不住吐纳着奔腾而来的气运。
    一枚四四方方,环绕山河之象的印玺,不知何时,在这气运流淌中,渐渐凝聚。
    镇压着四面八方,徐徐而来的气运。让这奔腾而来的气运,无比温顺。
    淡白本命,不断舒展,丝丝质变,渐渐酝酿。一丝丝青气,倏然生出,尊贵莫名。
    不知何时,已然取代淡白本命,一丝青气秉命,统摄诸气。
    这一丝青气,虽然淡薄,却异常明显。
    正所谓郁郁葱葱,公侯世家也。
    虚无渺渺,荀少彧一丝心神,寄托在石镜之上。
    丝丝缕缕,白气浮动,依旧是眼前巍峨景象。
    只是倏然,平添几枚环绕着青气的星辰,自虚空中高悬,不时有浓郁青气运动,一丝丝神秘、高贵,印入心头。
    “一十二万九千五百九十道裂痕”
    荀少彧心神不由波动,一枚铜纽印,竟然有着如此惊人效果。
    要知道,自他在吕国公室,觉醒胎中密盘以来,也有五六载光阴。
    除了习武之时,用度的大药以外。在练武之前,需要打熬奠基的密药,也用了不知有多少。
    可以说,凡是公室子弟,到十二岁之时,其所用大药的价值,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正因如此,公室子弟间的考核、争斗,尤为残酷、血腥。一尊强者,其价值可比拟万千弱者。
    “九道裂痕”
    荀少彧填满一道裂痕,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与时间,与此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以往,荀少彧对填满十数万道裂痕,是抱着悲观心态的。
    哪怕是他来日,位列吕国国君,起居八座,一声号令,武中神圣,大地游仙,尽皆俯首。举国上下之力,也难以凑够满足石镜,完全修复的大药。
    只是现在,他却有着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方世界之中,一枚不知用途的铜纽印,竟然可以弥补九道裂痕。
    既然有着可以替代大药,修复石镜的可能。
    那么日后,未尝不能,真正将这方石镜圆满无缺。
    纵然现在,这依旧不过是渺小,不可言的可能。但却是真实的,明确的一线机会。
    缕缕缠绵信息,在他心神,悄然浮现。
    这面石镜,神妙莫测,凭着往来虚空之能。就可堪比大殷世界,传说中的奇珍仙品之列。
    要知道,在大殷世界,兵器品级之分,异常明确。
    不入品级之流的十炼兵,百炼兵。俱是匠人历经千锤百炼,淬炼精华而成。
    其上更有利器,则是大匠人,颇有名声之辈,有资格制炼,削铁如泥,不外如是。利器在大殷,已经不是寻常之辈,可以持有。
    利器之上,更有宝兵三品,神兵三品,奇珍三品之类。其中以第九品宝兵最低,第一品奇珍至高。
    而宝兵,已不是凡品,施展神通,翻江倒海,类比修道人法器,极为贵重。
    每一品阶,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差距之大,难以想象。
    就是大殷帝庭,气吞八荒,横扫四方,称霸寰宇。
    也仅仅只是号称,有着第三品奇珍,镇压气运罢了。
    而第一品至高奇珍,古往今来,也只是在神话史书中,寥寥几笔,不知真假。
    只在传说中道祖,佛祖,魔祖,这般似是而非的伟岸者,才有资格持有。
    甚至第三品奇珍,也是神话传说上,才会有着很少记载。
    由此可见珍贵

章节目录

元始诸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弃还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弃还真并收藏元始诸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