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有力,大神通,亦有大贪心,大嗔念
    了通和尚,佛法高深,六神通已得其五。就算是在高人倍出的佛门第一寺正法寺,也有一席之地。
    金身正果,距离他这般大德高僧来说,仅是一步之遥。
    这世上,能再让他动嗔念的物什,绝然不多了。
    可是,这作为佛门至宝的舍利子,明显就是其中一样
    了通大和尚眼睑低垂,声音洪亮,道“施主心意,太过厚重了,贫僧受用不得,”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贫僧法力浅薄,不敢妄自插手,干涉红尘纷扰。”
    “然,舍利子为佛门至宝,与贫僧,与我佛门,都意义重大,不可轻乎怠慢,”
    “故而,请施主勿要保留,将此中因果,一一于贫僧道来,让和尚权衡一二,”
    他手指拨动佛珠,显得心中并非是,全无留恋之意。
    只是是大和尚禅心似琉璃,佛性如金刚。
    就算舍利子当面,这一样佛门大宝在前,大和尚金刚禅心震动。
    亦无法真正影响,这一大和尚的判断。
    王七二闻言,面皮抽搐,随即强行压下心中不满,嘴角浮起露出一抹苦笑。
    一百五十两银子,是寻常百姓一辈子,都不可能积攒出来的家私。
    王七二这位里正,想要拿出一百五十两银子,都要肉痛许久。
    当世,一头耕牛的价格,也不过五十两银钱而已。
    一百五十两银钱,真是寻常农家,数代积累,都未必能有这些家私。能让许多人,铤而走险,丢了,都无法得到的一笔财富。
    要知道,由于突勒人掌握政权,大肆挥霍中央威权。大小部落贵族,纷纷下场,刻印劣质钱币,疯狂聚敛财富。
    由此导致大魏朝廷,官方发布的角子钱,价值一跌再跌,几乎跌落谷底。
    按照大魏朝廷,官方规定来说,一两银子在民间,可以兑换三十角子。
    但真实情况,却是六十角子,甚至九十角子,都未必能真正兑出一两银钱来。
    一百五十两银钱,着实是是一笔巨资。
    然而,就这样一笔巨资,在这位了通大和尚眼底,亦不过就是一块敲门砖罢了。
    事情成败,尽在此朝
    “大师傅,真是慧眼如炬,七二惭愧,”
    王七二收敛复杂心绪,脸上一边苦笑着,一边摇头道“七二出身不好,只是混混头儿起家,侥幸得了些际遇,搅动风雨,才得一里正之职,”
    “这中间,自然不乏些阴损手段,”
    了通大和尚闻言,微微颔首,以示理解。
    不要小看一方里正之职的分量,这是一村之首,一方世界坐地虎。
    在皇权不下乡的时代,宗族势力盘根错节,在乡在村一级,宗族势力极大。
    是真正意义上的,天老大,地老二,族老第三。
    而里正,就是村社中,最大的一位族老。
    能掀翻一任坐地虎,坐上里正之位,这中间的门道,多着呢。
    这了通大和尚,虽然看起来似是笑口常开,一副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的模样。
    但实际上,大和尚却非是什么好好先生、糯米团子,亦有怒目金刚之相。
    对这些个中门道,了通心中都是门清。
    不过,一介混混头儿出身的王七二,着实有着一番气度。
    能屈能伸,是个人物,不愧是淡赤本命。
    让了通和尚,都高看了一眼。
    王七二拱手一礼,道“大师傅既然明了,俺王某就直言不讳了,”
    “您老人家四大皆空,是出家人,没有俺们这些俗人的烦恼,”
    “七二出身农家,侥幸成了一介里正,执上河村牛耳,”
    “个中手段,不甚光彩,俺就不一一详述,免得污秽了您老的耳,”
    说道此处,王七二话音一顿。
    显然,他仍旧在担心,眼前这唯一的依仗。
    若是知道个中龌龊之后,改变主意,就这般挥袖离去。
    然而,在人情世故这一点上,王七二到底有些小觑了,这了通大和尚。
    大慈安寺,虽非一方大寺,称著一州之地。
    然而了通能稳坐监寺,为主持右臂,地位仅在方丈主持之下。可不单单,是因为其佛法高深,神通广大之故。
    此方之世,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元始诸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弃还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弃还真并收藏元始诸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