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
    了然禅师伸手,指了一指了通和尚。
    这个中的心思,让老和尚不禁哑然。
    “真龙之道,亦假、亦真,不到最后登顶九五,谁又明白谁对谁错”
    老禅师摇头道“你能有这份心思、见解,就十分难得了,”
    “凡事,勿要急功近利,人这一生,自有高低缓疾,不是人力可以挽回,”
    “老衲的已经九十有八,寿元将近,日后的大慈安寺,还要师弟去支撑”
    “切莫,再像如今这般,不顾前因后果,妄自而为了,”
    显然,老禅师,对于了通为了佛舍利,自毁前程之事,有些耿耿于怀。
    了通神色肃然,张了张口,道“师兄”
    然而,了然却一挥手,止住了通和尚的未说出口的话语。
    “不用多说,你的心思,老衲都明白,都明白,”
    “只希望,你未来不要后悔,”
    “阿弥陀佛,”
    了通双手合十,向老禅师深深行礼,“贫僧,为大慈安寺,无悔,”
    老禅师,皱了皱眉,叹息道“这个方九儿,是个有大气运的,”
    “就算不是为王前驱的伪龙,也会是个开国元勋,公侯同休有望的前程,”
    “这里面的尺度,由着你去把,”
    “青气秉命,到底不同”
    了通大和尚,应道“自当如此,”
    大和尚望向,不远处的荀少彧,眸光略过,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小子,”
    大和尚,想了许久,哑然失笑。
    僧袍一甩,周匝仿佛一丝丝涟漪,似乎一阵清风拂过,随即恢复平静。
    然而,了然与了通的这一番对话,周匝众多僧人,恍如视若无睹,或者说看不见,听不见一般。
    佛经诵读声,不住回响。
    大殿之内,木鱼敲击,沉闷不停。
    大慈安寺,僧舍,
    荀少彧,摸了摸新鲜出炉的大光头。
    只不过,在光头上面,并没有点出戒疤。
    当日,亦不知这便宜师傅,都对方父说了些什么。
    让得方父,极为痛快的,应允了大和尚要求。成为这位大和尚的,衣钵传人。
    同时,他亦这稀里糊涂,做了这一大寺的沙弥僧。
    而荀少彧,也只能是听之任之的,抱上了大和尚的金大腿。
    “贫僧”
    他颇为尴尬的,挠了挠光头“法号,圆真”
    说实话,这个法号,每一次念诵起来,都会让他个人有种,莫可言喻的羞耻。
    不过,对于荀少彧这个厚脸皮来说。
    这羞耻,来的快,去的同样不慢。
    “不过,能跳出上河村的局限,对我来说,何尝不是幸事,”
    不是荀少彧,狼心狗肺,对方父、乃至于两位兄弟的亲情,都没有丝毫感触。
    实际上,荀少彧的心,纵然是冷了些,亦硬了些。
    但距离真正的铁石心肠,还是有些差距的。不能做到,完全无视方父与两位兄弟间的感情。
    不过,他要是强行留在上河村,也不过是个累赘。
    无论是对方父,还是对于他本身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须知,数载大旱,早就将上河村,最后一缕元气,给耗竭的一干二净。
    方圆几十里,无论草根、树根,都让灾民们似蝗虫般,吃的干干净净。
    这种情况下,荀少彧要是继续留在,已经生存艰难、日渐难以为继的方家。
    除了让方家的生活,愈发贫苦之外,并没有多大作用。
    还不如,跟着了通大和尚出家。
    那样,方家当时就能省下,一份半大小子的口粮。如此一来,未必不能,让他们阖家,度过这一灾年。
    “上河啊”
    荀少彧环视了一下,周匝摆放。
    这一间僧舍,看起来极为敞亮,光照很足。
    作为圆字辈的小高僧,在这大慈安寺里,亦是叔一级的人物。走到哪里,都有一大堆的师侄行礼。
    在大慈安寺内,不大不小,亦该是中层档次的僧人。
    所以,荀少彧也就有着一间,单独的僧舍。
    “我这一世,是要聚敛天地气运,修复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元始诸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弃还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弃还真并收藏元始诸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