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的上元礼,与往年大不相同。
    由荀氏三老之一荀太常,亲自为主考。
    这位荀太常,可是现今荀氏第一高手,大宗师之流,定海神针般的人物。
    有这位老人家主持,这一次上元礼之特殊,可想而知。
    甚至,这位老人家,为了激励后辈子弟们,奋发上进。
    把自身封地,都割让出一部分。
    一分为三,依次作为首席、次席、辅席奖励。
    要知道,有着一方封地,世袭罔替,生杀予夺,几乎就是一方小诸侯。
    许多勋贵老臣,一生奋斗,都未必能有一处封疆采邑。
    所以说,荀太常的慷慨。让荀氏之中,凡是满十二岁的,有资格参与上元礼的,都摩拳擦掌。
    荀少彧幽幽道“上元礼么如果能提前,得到一处封地,离开囚笼一般的烨庭,又何乐而不为。”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踏入易筋锻骨”
    上元礼,最低的参加标准,就是易筋锻骨之境。
    烨庭,演武阁,
    数千亩亭台楼阁,玉阶拾地,金玉妆容。碧绿波澜,泛起涟漪点点。
    荀少彧不紧不慢,上了拱桥。
    碧波荡漾,几尾金鲤,游弋湖畔。
    来往荀氏子弟,对荀少彧,态度既不亲密,亦不疏远。
    装逼打脸,这种无脑小白,在荀氏子弟中,是注定活不长久的。
    在几位公子之中,或许荀少彧平平庸庸,中人之姿。
    谁叫他有个好爹,能让他,少奋斗个二、三十载呢
    当然,荀少彧有吕文侯这张虎皮撑腰,但相应的烦恼,也不会少了。
    面对这些荀氏子弟的态度,荀少彧俨然习以为常。
    演武阁,占地面积几千亩,楼阁绵延,几乎是二十四阁之中,占地面积最为广阔的。
    这一方碧波,贯通四面八方,荡漾湖水,清澈见底。
    由数十道石拱,连通上百处武楼。
    这些武楼,就是荀氏子弟们,在族中地位的明确体现。
    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等之列。
    每等之中,又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一十二序列。
    这每一等,每一序列,在供给丹药,药膳,汤浴、兵刃,一系列份额,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差异。
    例如荀少彧的乙字子号楼,在一百二十座武楼中,排位第十三号,享受的份额,就几乎是第一百二十号的十倍以上。
    就凭着,这一栋排号前列的武楼,就让许多人眼红不已了。
    在荀少彧踏入武楼之后,楼门一关,阻断了身后,那一些别有意味的窥视目光。
    “庸人自扰”
    那些隐藏暗处的窥视者们,虽然讨厌,但是无可避免。
    这些窥伺者来路,荀少彧不用多想,就能猜测一二。
    肯定是内庭之中,某些大人物的爪牙。
    不过,应该不只是他这个庶子,享受这般待遇。
    甲等的一十二栋武楼,也会有不少人,动了心思。
    这些鬼蜮伎俩,荀少彧看在眼中,暂且记在心中,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反正,他这一次踏入武楼,就是为了臻达易筋锻骨之境。
    不达易筋锻骨之境,他是不会离开演武阁的。
    在这演武阁内,他就不用担心,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的打扰。
    这演武阁,是烨庭二十四阁之一,地位独特,内中高手如云,强手似雨。
    自荀氏吕国,开疆立国以来。
    还没有人,能在演武阁犯下事端,还能活命的。
    八百载国史,从无例外
    兽炉青烟,徐徐浮动。
    三只黑色酒坛,静静放置。
    此时此刻,荀少彧褪下外衣,着上身,盘膝而坐。
    易筋锻骨之境,为武道第一境,为武夫的入门之径,可为百人敌。
    身似莽牛,筋骨皮膜,通透圆满。
    一旦踏上易筋锻骨之途,超脱凡俗之上。
    这种境地,已经是踏上,人与非人之路,超凡之途。
    他渐渐放缓心神,均匀呼吸,心中暗自思量。
    “八百五十斤力道,距离所谓千斤力道,还差百五十数。而易筋锻骨之境,需千斤力道,才能完全踏入。”
    这当中,有个不大不小的误区。
    有千斤力道的,不一定易筋锻骨;而易筋锻骨者,必然有千斤力道。
    荀少彧盘膝,眸子神光湛湛“周身三百六十五枚骨骼,想要煅炼完美。必须以千斤劲道,拧成一道,抽筋拔骨,升华凡躯,化不可能,为大可能。”
    武道之途,古往今来,就不是什么修心养性,可以走的下去的。
    没有大痛苦,何来大毅力;没有大磨难,何来大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元始诸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弃还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弃还真并收藏元始诸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