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一十二响钟磬,羊肠小道道口,有数百侍者拱卫,一驾一十二抬的龙車,徐徐进入小道之中。
    数百侍者踏着虚空,一步步向着昌隆帝而来。
    “贵人,可是昌隆陛下”
    须臾,这一队栾驾,行至昌隆帝当面,为首一面容中,有着几道纯白神纹的鬼神,高声呼道。
    昌隆帝一身帝衮,固然年幼稚嫩,但其颐指气使的气度,是做不得假的。
    昌隆帝看着一个个气度斐然的鬼神,神情自若道“朕,大越昌隆帝,方广仁”
    “果是昌隆陛下,还请速速陛下登撵,随臣等觐见上皇。”
    这鬼神一边说着,一边向着南方重然揖拜。
    “请陛下速速登舆让上皇久待,非臣子本分。”
    “好个臣子本分,”
    昌隆帝看着十二鬼神,抬着的龙驾金舆,蓦然笑道“顾所愿,不敢请尔”
    说罢,昌隆帝直入金舆,端坐于龙榻上。
    大越龙庭,玉皇殿
    荀少彧着五爪赤龙袍靠于龙榻旁,身侧有数位帝王肃立,皆为四爪赤龙之象。
    因着阳世与阴世位格不同,帝王在驾崩之后,由其功过得失,五爪气象跌落三爪到四爪不等。唯有开国之祖,身合国祚大运,才能维持五爪之象。
    荀少彧手指摩擦着玉杯,眸中跳动一簇簇金焱,似乎焚尽一切,让周匝空间都隐约有些扭曲。
    太宗皇帝蹙眉,道“皇父,这域外天魔,当真如斯难缠,竟让您也不得不,花费如此代价,召见阳世的天子”
    荀少彧闻言,手指微微一顿,撇了一眼太宗皇帝一眼。
    “你是心疼,朕用去的那三分龙气”
    太宗皇帝惶然,道“儿臣,不敢。”
    “是不敢,不是不想啊”
    荀少彧淡淡一语,让太宗帝不由沉默。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太宗帝在大越龙庭,当家做主一千多年,自然知道三分龙气的分量。那是龙庭气数的三十分之一,可以延续龙庭百载气数,更能直接造就一尊强力鬼神。
    便是整个大越,又能有多少龙气
    “唉小家子气了。”
    荀少彧淡淡一笑,指着太宗帝,道“你真的以为,这一场大动乱,会如此简单的平息下去”
    太宗帝面色微变,道“难道”
    想着冥土中的战局,那一场场惨烈的大战,几乎打废了一重冥土,不由寒意涌上心头。
    荀少彧眸光开阖,似乎洞悉其中惨烈,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还远远不是结束。这一场关乎彼此天地的大战,不打残几尊金敕,不镇碎几多世界,是绝然不会收场的。”
    固然低等世界武力有限,不能举手投足间,即可摧山毁岳。
    但在世界晋升金敕的关键时刻,源力涌动沸腾,一些具备金敕战力的强横存在,同时也失去了天地束缚。
    以宗师级数摧城之力,这方世界又能经几个来回
    宣帝轻声呓语,道“只是开始么”
    玉皇殿中的宣、文、武、昭、穆,这五尊帝王,可谓是越朝百帝中,位居前列的实力派,占据了龙庭内一层的势力。
    荀少彧漠然,道“阳世对龙庭之重要,朕就不多加详述了。阳世战况有变,吾等阴世龙庭必受牵连。”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诸帝神情阴晴不定,显然荀少彧之言,让他们难以取舍。
    “这非是吾等,与地君们的争斗,虽得一时胜败,未必能损及吾等根本。但是,他们不一样啊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岂容有一丝一毫的轻慢”
    “你们的境界,到底与朕差了一筹,不达金敕之境,不得自在之身。”
    荀少彧眸光烁烁,令六尊强势帝王,尽数垂首不言。
    荀少彧毕竟一手开辟大越,纵然他常年不在龙庭主持国祚大运,但他开辟者的身份,自然就能压下诸多不满。
    “太祖”
    太宗皇帝面露愧色,道“此事,是儿臣想的简单了,不曾明了此中关窍。”
    荀少彧淡淡道“责不在尔,只是尔等位格不够,不能总览全局大势罢了。”
    “阳世是吾等阴世根基,阳世叛乱四起,吾等绝然不能放任自流,否则赤龙生变,朕之位格跌落半等,就是吾大越龙庭危机暴发之时。”
    “吾等的对手,不仅仅是他们,情况允许的话,那几位地君,是不吝于咬咱们几口的。吾等之生死,吾等之存亡,岂能交托他人把柄”
    穆帝沉吟一会,开口道“太祖,孙臣担心,这昌隆帝难当大任,到各方叛乱一发不可收拾之时吾等又该如何”
    荀少彧垂下眼睑,道“所以,这还是一次选择”
    “若是昌隆,表现的着实差强人意。那么,他也就不用回阳世了。朕会挑选一个合适人选,返回阳世人间,替代他的帝位,稳定吾大越江山。”
    “龙气,朕损失得起”
    看了看躁动不安的赤龙,荀少彧面无表情,祖龙权柄徐徐安抚着,这头赤龙的躁动不安。
    只是话虽如此,但荀少彧若是强行镇压一朝天子,哪怕他身居祖龙位格,也要承受不小的反噬。
    “就咱们看一看,昭德他教子的成果。”
    “喏”
    几位帝王这才深刻认识到,荀少彧对于这一场大战的重视。
    竟然说出废立天子之言,哪怕作为一朝太祖,荀少彧有如此言论,也是不合时宜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几尊帝王愈发认识到,这一场大战的惨烈程度。
    “看来,朕也要谨慎一些了”
    六尊帝王心中,都同时念叨了一声。
    能让荀少彧如此重视,几乎不言而喻,那一场大战的危险。
    太宗皇帝暗自叹息“这又是一场考验”
    昔年的太宗,只是一介庶子,但能从诸多藩王中一跃而出,靠的就是摸清了太祖的心思。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而此时,昌隆帝处境与太宗皇帝,又是何等的相似。
    若是昌隆帝行差踏错一步,其下场已是可以预料了的。

章节目录

元始诸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弃还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弃还真并收藏元始诸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