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一,早早挂在天空的烈阳给中原大地披上了金装。
    农民们早早忙碌在田地里,辛勤挥洒着汗水。金色的麦穗、稻穗压在手里,沉甸甸的,让农民不由得挂上了丰收的喜悦。
    就是这个收获的季节,长安城里有着五百多户平民今日没有去自家城外的地里收割,也没有去帮工,而是送着自己的儿子昂首挺胸走在大街上。
    以后,娃娃就是读书人了,读书人,这三个字的重量可比麦穗和稻穗重多了。
    与此同时,一群读书人正挤在来庭坊长安学院大门口不远处的告示牌前等待着昨日竞聘的结果。
    辰时初,学院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一个缝隙,一位英俊帅气的年轻人左手端着一碗浆糊,右手拿着一卷红纸走了出来。
    正是王玄策,只见他径直走到公告牌前刷上浆糊,将手中的红纸贴了上去。
    等待的寒门书生们一拥而上,立马将公告牌包围。
    只见上面写着,本次教习招聘人员名单如下
    马周马宾王、崔钰崔子玉、赵玉生
    “有我有我”
    突然有人大笑道“我被选上了,我被选上了哈哈哈”
    这也亏得大唐只进行了一次科举,也亏得大唐没有东华门唱名,不然,定然会有人以为大笑的书生是考上了状元。
    不过,说实话,其实也差不了多少。长安学院的教习定薪十贯一个月,这份薪资已经相当于六品官的待遇了。大唐第一届科举,有几人现在拿到了十贯的月俸也就孙伏伽一人而已
    没有被选上的寒门书生失落一叹,一份极好的工作就此没了
    人群的最外围,十六岁的剑南少年垫着脚尖跳了好几次,只能将前头的名字了个大概,前十个名字里面没有“李义府”
    继续跳跃,第十一,不是自己的名字
    第十二个,也不是自己的名字
    第十八个,少年已经想放弃
    强行咬牙,再跳两次,第二十个,那是
    是“李义府”
    少年的脸一下子笑了,双手握拳疯狂挥舞在这里,做几年教习,然后结实些贵人思维忍不住发散
    说实话,唐河上想了半晚上,终究还是觉得招纳李义府这个同龄人。
    虽然这个人,全是差评。
    但是,屁股决定脑袋,现在的李义府才十六岁,还是个孩子,能坏到骨子里人的变化还不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就像树木一样,长歪之前总是有办法纠正嘛。
    十八个入选的书生高高兴兴跟着王玄策进入了书院大门,未能入选的个个失望离去。
    在阅台处等待教习和学生的唐河上没有立即给教习们分配任务,只是让他们站在自己和李纲等人的身后等待学生。此时的寒门书生们还不具备给学生授课的资格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阅台上除了唐河上、李纲、颜思鲁等教职人员,还有二十多个左武卫士兵。带头的竟然是目前还担任左武卫练兵总教官的程处弼。
    辰时四刻,学生们陆陆续续来齐,乱七糟八地在操场站成了一堆又一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二三石头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二三石头人并收藏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