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散去,顾青也出了宫。

    刚才顾青与永王李璘的几句对话令君臣满头雾水,但李璘无疑听懂了。

    他明白顾青话里的意思,对话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但顾青从群臣中当众叫出李璘的举动本身就表达了许多含义。

    联想到前些日各大世家登门拜访,请李璘归还关中河南圈占的土地,今日顾青又当众点名,这代表顾青已经对他很不满意了,再不识相的话,下次对话必然很不愉快,或许根本就没有下次对话了。

    出了宫,脸色铁青的李璘上了马车,上车之前李璘忽然停下,扭头问王府管事。

    “咱们在关中河南究竟占了多少土地”

    管事想了想,道“大约一万多顷,皆是上等良田。”

    李璘冷哼道“事情是交给你们办的,你们是如何办的”

    管事急忙道“皆是堂堂正正花钱买下的”

    见李璘目光冰冷,管事有些心虚地垂下头,声音也越来越虚弱“有些是无主之地,安禄山叛乱后,许多百姓携家带口离乡避难,土地便空置了,也有被叛军屠了满村的,安西军收复关中后,那些无主之地自然便归了咱们”

    李璘语若冰霜道“今日顾青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点了我的名,此事令我尤感屈辱,究其根本,便是你们圈占土地引起的。”

    管事吓了一跳“顾郡王当众羞辱殿下了”

    “羞辱倒没有,他甚至很客气,但我非愚笨,他的意思我难道不知前些日各大世家登门,我没放在心上,但今日顾青当众点名,本王不可再忽视了”

    管事低声道“与殿下一同圈占土地的那几位皇子公主,好像都将土地归还了”

    李璘冷冷道“所以,如今唯有本王没归还土地,在顾青眼里,本王便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管事道“殿下是天家贵胄,岂惧一个山野村夫发家的小子不理他便是,就不信他敢对殿下怎样。”

    李璘忽然抬腿朝管事重重一踹,怒道“放的轻巧屁这个山野村夫如今连天子都惧他七分,他手里握着十万精锐,谁敢把他不当回事你想害死我吗”

    管事吓得脸都白了,急忙躬身赔罪。

    李璘脸颊的肌肉微微颤动。

    土地虽说是半买半抢得来的,可终究已是自己囊中之物了,要他把土地还回去,李璘实在心疼得很。

    犹豫挣扎半晌,李璘冷冷道“咱们所占的土地还一半给当地州县,一半足够了,就算顾青权势滔天,做人亦不可太过分,本王已经给足了面子。”

    管事急忙应下。

    顾青回到王府,刚进门段无忌便迎了上来。

    “王爷,学生刚刚接到一封拜帖,欲求见王爷”

    顾青皱眉“如今朝臣见我,大多趋炎附势之辈,没必要见,帮我回绝便是。”

    段无忌道“是,学生帮王爷回绝过许多人,但学生觉得此人王爷应该见一见。”

    “何人”

    “姓崔名圆,出身清河崔氏,官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顾青沉吟道“崔圆似乎听说过此人,官拜中书侍郎可不小了,相当于副宰相了。”

    段无忌笑道“所以学生才拿不定主意,只好来请示王爷。此人颇有才干,尤善治民,学生与他初识,听他话里的意思,似有投奔王爷之意。”

    顾青笑了笑“堂堂副宰相,为何来投靠我这么一个权臣”

    段无忌叹道“虽是中书侍郎,难免亦有怀才不遇之憾”

    “怎么说”

    “王爷班师回京之前,朝堂上有过一番人事调动,天子欲罢免崔圆副宰相之职,外放东都留守,明明是文官,天子却委他武职,怎能不怀才不遇”

    顾青皱起了眉“东都留守洛阳是在咱们安西军的掌握之下,如今的东都留守是李光弼李叔,天子他”

    “是,天子欲将崔圆外放洛阳,看样子是打算将洛阳拿过来,控制在天子手中。”

    顾青冷笑起来“鬼花样还挺多,目不暇接的,刚给了朔方军一耳光还不够,手又伸到了洛阳。”

    段无忌笑道“王爷不点头,天子的旨令出不了宫。而且,崔圆也不乐意接受这份差事,他知道朝堂内风云诡谲,天子与王爷正明争暗斗,他不愿牵扯其中,于是进宫婉拒外放,却被天子狠狠呵斥了一番,崔圆约莫心中生怨,索性便投向王爷了。”

    说着段无忌从怀里掏出一封名帖递给顾青。

    顾青翻开一看,脱口道“字写得很漂亮呀。”

    写字是顾青永远的痛,一笔臭字至今没长进,看到有人字写得漂亮,顾青便忍不住心生好感。

    名帖上的字迹是一笔潇洒的行书,字迹灵逸出尘,自带一股仙灵气质。

    仔细扫视了一遍后,顾青将名帖收起,道“你安排一下,我见见他,顺便请他给我摹几本碑帖,我练练字。”

    段无忌急忙道“王爷,学生的字也写得很不错的,怀玉阿姐都夸过呢”

    顾青毫不犹豫地道“你越来越油滑,写的字也没那个味道,怕你教坏我,不学。”

    下午时分,崔圆便登门拜访了。

    顾青在王府前殿接见了他。

    崔圆已有五十多岁了,穿着寻常的月白长衫,颌下一缕略带几分花白的长须,脸上时刻带着彬彬有礼的微笑,令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顾青不敢端架子,亲自在前殿迎接,二人各自行礼后入殿。

    还没开始寒暄,崔圆便从怀里掏出一叠厚厚的字帖,笑道“听段侍郎说,郡王殿下欲寻字帖,下官这里倒是有早年临摹的魏碑龙门二十品,今日献予殿下,聊博一笑。若嫌不够殿下尽管吩咐,下官早年还有许多字帖可供殿下品鉴。”

    顾青双手接过字帖,哈哈一笑,道“我这人出身山野,学问和书法远不及朝中诸公,幸好尚存向学之心,闲暇之时倒也练练字帖,期待有朝一日能够登堂入室,崔侍郎之帖正是雪中送炭,多谢了。”

    说完顾青小心地整理好字帖,轻轻地搁在桌案上。

    崔圆含笑静静地看着顾青的动作,对他不端架子,不避出身的坦荡作风和对学问的敬畏态度亦深有好感。

    相逢只是偶然,都是官场中人,说话和意图都不会表现得太明显,二人初识往往从寒暄闲言中开始,在没有任何意义的闲聊中互相观察对方,试探对方,直至最后,各自做出决定。

    顾青和崔圆也是如此,双方寒暄一阵后,顾青吩咐设宴,很快下人便端上热腾腾的酒菜。

    顾青举杯敬崔圆,酒过三巡后,崔圆朝殿外看了看,回过头时神情一脸不可思议。

    见崔圆表情不对,顾青好奇道“崔侍郎在找什么”

    崔圆笑道“下官失仪了,我大唐权贵家中设宴都是酒菜与歌舞皆具,郡王殿下的府上却是如此冷清恬淡”

    顾青叹道“崔侍郎莫误会,我非故意慢待侍郎,而是我府中向来没有歌舞伎和乐班,我出身乡野,以前在蜀州时常为温饱发愁,如今算是发达了,但做人不能忘本,权贵们奢靡无度的生活我过不了。”

    崔圆肃然起敬道“郡王殿下是下官生平仅见自律之人,外间传闻殿下杀性深重,权势滔天,今日看来皆是虚妄谣言,一个人能做到不忘本,不奢靡,便已胜过朝中诸公良多了,社稷有幸,有殿下这般英雄人物横空出世。”

    顾青笑道“崔侍郎谬赞了,今生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朝为田舍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贼眉鼠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贼眉鼠眼并收藏朝为田舍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