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成化二十年冬,苏州府吴县县城角落里的一家小酒馆内。
    尽管天色尚早,但连绵的阴雨天气,加上呼号不断的刺骨北风,这家原本生意就颇为冷清的小酒馆里,早已经一个顾客都没有了。
    酒馆的掌柜唐广德站在门口看了看天色,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将门板一块一块地装了上去,没了客人,就只能早早打烊了。
    关了门,将酒馆里清理了一遍,天色已经十分昏暗,唐广德端着一盏油灯,走进酒馆后院的一间房内,看着正在里面认真看书的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脸上的神色也忍不住变得祥和了起来。
    他一边往里面走,一边怪罪似的说道
    “光线昏暗,即便要看书,也需点一盏灯,若不然,看坏了眼睛可如何是好”
    “我晓得了,爹爹。”
    少年脆脆地应道,眼睛却是始终没离开书本。
    “明年开春,我家伯虎就要参加府试了。”
    唐广德说起这个,脸上忍不住浮现出骄傲的神色,他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说道,“尽力就好,不必太过为难自己。”
    唐伯虎转过头来,一脸认真地说道“爹爹,我定能考过府试,入庠就学。”
    “好,好,我家伯虎,最是出息。”
    唐广德笑着点了点头,心里面却是长长叹了一息。
    唐广德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于土木堡之变中牺牲。
    自此家道中落,到了唐广德这一代,只能经营小酒馆。
    但让唐广德感到幸运的是,自己的儿子唐伯虎自小聪慧、诗文敏捷,因此他对唐伯虎抱有巨大的希望,精心培养其读取功名,以期光宗耀祖。
    而唐伯虎也没有让父亲失望,成化二十一年,十六岁的唐伯虎得中苏州府试第一,入庠读书。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
    弘治七年,唐伯虎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和妹妹先后在这一两年内去世,从此他孤苦一人,茕茕孑立。
    尽管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但唐伯虎并没有放弃对科考的梦想。
    弘治十一年,继得中苏州府试第一之后,唐伯虎再次得中应天府乡试第一。
    再加上唐伯虎之前诗文绝妙,一时间,唐伯虎名动天下。
    弘治十二年十月,唐伯虎打起包裹,信心十足地前往京城,准备参加明年二月的顺天府会试。
    这一日傍晚,一边游山玩水、一边赶路的唐伯虎正准备找一间客栈下榻,忽然听得身后有人大喊“前方可是伯虎兄”
    这声音听着很是陌生,唐伯虎有些疑惑地回头一看,果然是一个陌生的士子。
    这士子可不像唐伯虎一般骑着一头上了岁数的老毛驴,而是坐在一辆颇为宽敞的马车,从掀开的车帘就可以看到,车厢里面铺着又厚又软的毛皮毡子,哪怕路上再是颠簸,坐在车里也很舒服。
    唐伯虎朝着对方施了一礼,问道“在下正是唐寅,这位兄台是”
    “果然是伯虎兄”
    那士子顿时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