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园林,取何名方为合适”
    花了十多年时间,王献臣和文徵明两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终于在大弘寺的原址上,建造出了一个充满了野趣的园林。
    这园林建筑不多,大部分的景观并未大动,整个园林的景象乡野自然,还真有那么一点寄情于乡野田园的味道。
    “野园如何”
    文徵明抬手捋了捋颌下的胡须,笑道,“这园林充满野趣,称之为野园,倒也名副其实。”
    王献臣沉吟了半晌,这才缓缓说道
    “西晋潘岳在闲居赋中有言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此番心境,与我何其相似,这园林,不如就叫拙政园吧。”
    拙政,也有“拙于政事”之意,这两个字,实在太符合王献臣的心境了。
    他如果不是拙于政事,又怎么会三番两次被东厂的那些太监诬陷,始终远离皇帝的身边,到最后心灰意冷之下,罢官还乡呢
    “拙政园,拙政园好一个拙政园”
    文徵明默念了两遍,忽然笑道,“筑家种树,逍遥自得,兄长取得好名,当浮一大白”
    “哈哈,好,你我兄弟,今晚不醉不归。”
    王献臣也哈哈大笑起来,花了十多年时间,如今总算将这拙政园建出了个大致的模样,更细致的改造,那还需要以后慢慢来,他怎能不高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拙政园建成后没多久,王献臣就因病去世了,园子就留给了他的儿子。
    王献臣的儿子,是一个赌棍。他和苏州府的徐家三少徐家三少的侄子后来建了苏州“留园”玩得很好,经常一起出入赌场。
    在一次豪赌中,王公子在他人的怂恿下,押上了整座拙政园,没想到和他对赌的徐家三少暗地里作了弊,结果不问可知,在一夜之间就易了主。
    王献臣的儿子受此打击,一蹶不振,家境日渐败落,到了王献臣孙子那一代,竟到了需要靠哭丧度日的困窘程度。
    拙政园到了徐家的手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百年时间里,园林逐渐荒废。
    到了明崇祯四年1631年,徐家后人将拙政园一分为二,东边一部分卖给了当时的刑部侍郎王心一。
    王心一,字纯甫,号玄珠,又号半禅野叟,吴县人。
    他擅长绘画山水,将拙政园东部收入囊中之后,便将之改建成了“归园田居”,一派自然风光。
    到了清顺治五年1648年,剩下的拙政园西边那部分,又被卖给了当时的太子太保、弘文院大学士陈之遴。
    陈之遴是个很有情调的人,为了取悦自己的夫人,他将拙政园西边的那部分的建筑翻修一新,又在周边种满了花花草草,将它变成了一个大花园。
    自此之后,拙政园几番易主,既住过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宁一家人,也住过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还做过江苏巡抚行辕
    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番易主,园林也渐渐从王献臣建园时的野趣自然、舒朗开阔,变成了如今的精致华丽,事实上,除了名字依旧是“拙政园”外,实际上,已经与王献臣建园时的设计初衷相去甚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