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当然不知道柳河川巴不得自己走了,他省事一点不用教了呢,此刻他想了一会儿柳河川说的那些话,结果没想透,等他反应过来后,发现柳河川已经不见了。
    龚小淳这会儿刚刚准备就绪,还没开始操作缂丝织机呢,看到向南一脸茫然,正东张西望,于是便朝他笑了笑,嘴巴无声地张合了几下,表情夸张地朝他做了几个嘴型,又抬手指了指搁在凳子上的一个藤条编织的箩筐里的缂丝成品。
    意思是说“老师进去了,他让你观摩一下这些缂丝成品。”
    向南也是个天才,居然看懂了。
    他笑着朝龚小淳点了点头,抬脚来到那编织得极为精致的箩筐前,拿起一件缂丝作品,放在眼前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乍一眼看去,向南还以为这是京城故宫博物院里出来的“镇宫之宝”,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南宋缂丝名匠沈子蕃的梅雀图呢
    简直是太像了
    毫无疑问,这幅缂丝作品,出自柳河川之手,它完全是根据沈子蕃的缂丝梅鹊图来织造的,无论是色彩的调配、画面的布局,以及所使用的缂丝技法,几乎跟梅鹊图一般无二。
    沈子蕃的缂丝梅鹊图,长104厘米,宽36厘米,属于清宫旧藏。
    这幅缂丝作品,是依照画稿缂织的,几乎完美地体现了原画稿疏朗古朴的意趣,画面生动,清丽典雅,是沈子蕃为数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时期缂丝工艺杰出的代表作。
    在缂丝织造工艺上,梅鹊图是以十五六种色丝装的小梭代笔,巧妙搭配,画面色泽和谐,并以“通经断纬”的手法进行缂织,娴熟地运用了多种缂丝技法。
    它所用丝线的经密度为20根厘米,纬密度为4446根厘米,精工细密。
    实际上,缂丝技法有多种多样,包括了结、掼、勾、戗qing、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shun、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技法众多。
    但无论做什么缂丝品,结、掼、勾、戗这四个基本技法是绝对不可少的。
    宋代的缂丝作品,在技法上运用“环缂”、“平戗”、“木梳戗”、“披梭”和“笃门闩”等方法,使得整体画面在色彩上,浓淡自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沈子蕃的这幅缂丝梅鹊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而向南手中的这幅柳河川缂丝梅鹊图,与沈子蕃的那副原作,几乎不相上下,无论是在缂丝技法的运用上,还是色彩的搭配上,丝毫不逊色于原作,还颇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当然了,这也跟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融入到古老的缂丝技艺中有很大的关系。
    不说别的,光是一台双筒显微镜,就可以很清晰地分辨出缂丝作品的经密度和纬密度,甚至还能分析出这件缂丝作品的色彩运用。
    有了这些先进仪器的“加入”,想要复制一副古代的缂丝作品,对于柳河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