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文潞公耆英会图

    向南听到布罗迪泰勒口中说出的是这幅古画时,整个人都忍不住轻轻一震,这幅古画,来历非凡啊

    据说,北宋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因反对变法而被出判河南府的名臣文彦博留守西京洛阳,当时正好退休的宰相富弼也闲居于此,两人仿照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的形式,组织了十三名退了休的朝廷高官元老,办了一次诗酒雅会,史称“洛阳耆英会”。

    为了纪念这次难得的雅事,文彦博会后聘请了著名画工郑奂,在洛阳妙觉寺的影壁上画了一幅写照图,被时人广为传颂。

    与此同时,当时参会的诸人,也各自延请名家,按照郑奂的原本,摹绘绢本珍藏于密室之中,以示荣耀。

    洛阳耆英会图的宋代摹本,在著名的典籍宋史、梦溪笔谈、绳水燕谈录、龙文鞭影及文彦博的文潞公集中都有过记载,京城故宫博物院的清宫藏画中也存了两幅,但民间留存的,数百年来都没有过记载。

    2012年在京城举行的春季拍卖会上,曾出现过一幅北宋文潞公耆英会图,当时以18亿元的天价得以成交。

    如果向南没有猜错的话,布罗迪泰勒手中的这画古画,就是在拍卖会上出现过的这一幅。

    事实上,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价值不可估量,远远不是18亿元能够衡量的。

    据文献记载,郑奂当初在画耆英会图前,对与会诸人的形象大部分都有了解,没见过的两人在后来也都亲自上门拜访,因此图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本人的真实面目。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而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是按照郑奂原本临摹的,因此十三位参会者的形象都有可作为标准像列入文献典籍的可能,这是对史籍资料极为重要的补充。

    其次,这幅古画气势恢宏、形象生动,山峦的皴擦笔触精纯,山顶呈平头,正是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风格,而树木的刻划,以点染为主,又与北宋大家李成的手法一致,因而作者虽然佚名,但不难看出是北宋一位绘画高手。

    最后,这幅古画,很可能是文彦博请人为自己临摹的那幅原稿。

    一般情况下,如果这幅画不是文彦博家传,后来填上的画名应该是“洛阳耆英会图”,这样才与传统的名称一致,而“文潞公耆英会图”,可以解释为文潞公即文彦博家藏的“耆英会图”。

    如果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真是文彦博请人摹绘的原作,那它的价值就真的无法估量了。

    可是,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在几年前还参加过拍卖会,怎么就忽然受损需要修复了呢

    向南一肚子的疑问,可现在显然不是提问的好时候,人家布罗迪泰勒正在给他出难题,问他敢不敢上手修复呢

    向南深吸了一口气,和布罗迪泰勒对视了一眼,一脸淡然地笑道“泰勒先生这是在考我了,文物修复师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修复文物吗有什么敢不敢的”

    “哈哈哈”

    布罗迪泰勒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为国家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三闲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三闲客并收藏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