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中,随着交卷的考生越来越多,封弥官已经忙起来了。
    封弥官,顾名思义,就是主管试卷糊名誊抄的考官。
    所有交上来的试卷,先送到他们手上处理。
    这工作可不容易,一份份试卷送来,糊名的开始动手,用事先裁好的厚纸,将考生姓名、籍贯给贴起来,遮严实了,再在纸上写上编号,然后转手交给跑腿的小吏,送往下一个房间。
    那是誊抄的地方,誊抄完毕,写上同样的编号后,转交给下一人,开始对照正本和抄本。
    这些人负责检查誊抄后的文字是否有错,以防考生因誊抄者的错误而受到影响。
    一道道步骤,看起来繁琐,但就跟流水线作业一样,严谨而效率。
    很快,五十份一摞的考卷就被装订起来,正式送入文庙,给考官们批改。
    黄尚此时也写完了,却是不急,从头到尾又看了两遍。
    尤其是策,一个字一个字推敲,确定其中没有错漏,同时也没有犯任何忌讳。
    而他身边,已经没人了。
    没办法,大地在颤动,这谁敢留下啊
    上一次开封地震,是1037年。
    虽然天子还是仁宗,但已经过去了26年。
    在场的有些考生,那时甚至还没有出生,对于地震这种天灾,只停留在印象中。
    但他们不想死
    科举再重要,至少每三年就有一次,这次考不过还有下回,命可就只有一条
    刚刚有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机会,就死于地震中,实在太憋屈了
    这场震动,也惊动了正在文庙中等待的官员们。
    主考官范镇,亲自带着一众考官,前来巡查各个考场。
    出现在他眼前的,就是食堂开饭的场面。
    一窝蜂地往国子监外涌。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范镇气得胡须颤抖。
    随行的官员不敢吱声。
    实际上,他们也想跑。
    这个年代对于防震的基本意识还是有的,国子监这样的地方,一旦建筑倒塌,那小命是肯定没了,唯有跑到开阔的地方,才相对安全。
    但他们的是官,身负职责。
    考生可以通过交卷,匆匆离去,他们却不能擅离职守。
    范镇却不信邪,一个考场一个考场看过去。
    确实也有些不要命的考生,依旧在考试。
    但这些考生的神情,也极为不安。
    一会儿看试卷,一会儿又看向外面,显得犹豫不决。
    这种当断不断,范镇更加不屑。
    直到一道从容不迫的挺拔身影印入眼帘,范镇才眼前一亮,特意对左右示意,独自走入,看着整个考场唯一端坐的黄尚,在不紧不慢地检查试卷。
    以范镇的老道,自然能看出黄尚是真的岿然不动,而非假装镇定,不由地抚须一笑。
    出来后,他询问考场的胥吏“此人是谁”
    胥吏查了后,赶忙答道“是黄裳,字晟仲,荆湖南路永州人士。”
    范镇稍想了一下,顿时笑道“原来是横渠先生的弟子,他所言的陋室四句,有风骨有志向,此时所见,更是言行如一,难能可贵啊”
    左右官员也恍然大悟,纷纷夸赞,有心者更是留意黄裳所在的考场。
    由于绝大部分考生都交卷了,剩下的编号就十分有限,即便糊名誊抄,黄裳的卷子也能大致确定。
    到了省试,考官所要考量的,不仅仅是正确,还有眼光。
    此时互视一二,心照不宣地移开视线。
    考官们离开后,黄尚眉头一动,也不紧不慢地起身交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诸天谍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兴霸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兴霸天并收藏诸天谍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