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幻里的轮回,这是个冷知识。
玄幻里的轮回不跟你讲细胞的诞生和物质构成,但是有“侵入别的意识”和“占据”的说法五万年轮回转世,只为赢得佳人回眸一笑。
宇宙里的所有物质,按照现今的说法,都是始于一个奇点,即大爆炸的理论。
一篇小科普,我也谈谈科幻里的轮回。
这就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太阳,一颗炙热的恒星,围绕着太阳诞生与消亡的冷知识。
“银河系旋臂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前代恒星已经死去。
只留下一团气体和尘埃没有公转、没有自转、没有源源不断的核聚变
一切都乱糟糟的。
这团气体和尘埃名为“太阳星云”,将是太阳的孕育之地。”
下一秒,突然
附近一颗恒星点燃了死亡的烟火,
超新星爆发了。
炙热的气体从恒星四周喷薄而出,以每小时超过15万公里的速度射向太空。
超新星巨大的冲击波,
引发了太阳星云的收缩。
气体、尘埃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收缩开始无可避免地加速。
星云的中心最终凝聚成了一个致密的天体。
原恒星太阳雏形。
混乱的星云也一下子变得秩序井然,
围绕着原恒星形成一个圆盘,
太阳系诞生了。
时间正值,
太阳纪元1年
圆盘中的尘埃颗粒也在逐渐聚集,形成许多直径1到10公里的块状物。
它们之间互相碰撞,
又形成更大尺寸的微行星。
在数万十年中,
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太阳纪元1000万年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四颗类木行星外行星的胚胎形成了,
它们的轨道距离太阳较远、更加寒冷。
水和甲烷等不易挥发,而以固态存在,
类木行星得以捕捉到更多质量。
其中最能“闹腾”的木星,
胚胎状态的质量就达到了10个地球。
1000年后又迅速“增肥”到了150个地球质量。
大质量意味着更大的引力,
马太效应之下连氢和氦这些最轻的元素,
也被它牢牢抓住。
最终木星就像吹气球一样,
将体积膨胀到相当于地球的1300多倍。
相比之下,
天王星、海王星就惨了,
仅仅因为晚生了几百万年,
“原料”中的大部分就被木星抢掠殆尽。
它们的胚胎只能长到1倍地球质量,
直到现在也比木星、土星小许多。
这与有机生命的存在何其相似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看来太阳系也一样。
太阳纪元5000万年
原恒星的核聚变
进入绵延不绝的稳定状态
太阳进入了名为“主序星”的阶段。
太阳纪元6700万年
一颗与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正面撞击原始地球。
撞击相当惨烈,
两个行星瞬间粉碎,
经过很长时间才又重新聚合,
形成了今天的地球和月球,
这也正是今天地球、月球上的岩石成分非常接近的原因。
玄幻里的轮回不跟你讲细胞的诞生和物质构成,但是有“侵入别的意识”和“占据”的说法五万年轮回转世,只为赢得佳人回眸一笑。
宇宙里的所有物质,按照现今的说法,都是始于一个奇点,即大爆炸的理论。
一篇小科普,我也谈谈科幻里的轮回。
这就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太阳,一颗炙热的恒星,围绕着太阳诞生与消亡的冷知识。
“银河系旋臂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前代恒星已经死去。
只留下一团气体和尘埃没有公转、没有自转、没有源源不断的核聚变
一切都乱糟糟的。
这团气体和尘埃名为“太阳星云”,将是太阳的孕育之地。”
下一秒,突然
附近一颗恒星点燃了死亡的烟火,
超新星爆发了。
炙热的气体从恒星四周喷薄而出,以每小时超过15万公里的速度射向太空。
超新星巨大的冲击波,
引发了太阳星云的收缩。
气体、尘埃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收缩开始无可避免地加速。
星云的中心最终凝聚成了一个致密的天体。
原恒星太阳雏形。
混乱的星云也一下子变得秩序井然,
围绕着原恒星形成一个圆盘,
太阳系诞生了。
时间正值,
太阳纪元1年
圆盘中的尘埃颗粒也在逐渐聚集,形成许多直径1到10公里的块状物。
它们之间互相碰撞,
又形成更大尺寸的微行星。
在数万十年中,
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太阳纪元1000万年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四颗类木行星外行星的胚胎形成了,
它们的轨道距离太阳较远、更加寒冷。
水和甲烷等不易挥发,而以固态存在,
类木行星得以捕捉到更多质量。
其中最能“闹腾”的木星,
胚胎状态的质量就达到了10个地球。
1000年后又迅速“增肥”到了150个地球质量。
大质量意味着更大的引力,
马太效应之下连氢和氦这些最轻的元素,
也被它牢牢抓住。
最终木星就像吹气球一样,
将体积膨胀到相当于地球的1300多倍。
相比之下,
天王星、海王星就惨了,
仅仅因为晚生了几百万年,
“原料”中的大部分就被木星抢掠殆尽。
它们的胚胎只能长到1倍地球质量,
直到现在也比木星、土星小许多。
这与有机生命的存在何其相似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看来太阳系也一样。
太阳纪元5000万年
原恒星的核聚变
进入绵延不绝的稳定状态
太阳进入了名为“主序星”的阶段。
太阳纪元6700万年
一颗与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正面撞击原始地球。
撞击相当惨烈,
两个行星瞬间粉碎,
经过很长时间才又重新聚合,
形成了今天的地球和月球,
这也正是今天地球、月球上的岩石成分非常接近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