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妙出了皇城门便坐上马车直接回府。 先前在凤栖宫,谢韵对她的威胁并未起到任何作用。 离开前她只试探了一句,问谢韵,皇上的意思如何。 从当时谢韵的脸色,姜妙就已经猜到了几分。 傅经纶不会任由李敏薇被血祭。 一直以来,她都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傅经纬一定会护着李敏薇,就算他对李敏薇的喜欢,男女之情并不占多少,他也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李敏薇出事儿。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俩是一样的。 一样的在襁褓里就被安排好了人生,一样的没有自由,一样的没有选择权。 所以姜妙觉得,傅经纶很多时候看李敏薇,可能像在看一面镜子。 这俩人,其实很需要被彼此救赎。 傅经纶是李敏薇在这世上唯一的一抹安全感。 而李敏薇,是傅经纶灰白世界里唯一的一抹真实色彩。 他在,便有人为她挡风遮雨。 她在,便有人为他踩碎迷茫。 姜妙一大早入的宫,过了正午还没回来,姚氏着急得不得了,一直站在角门外张望。 好不容易望到姜妙的马车回来,她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去,忙上前来,隔着车帘就冲着里头喊,“妙娘” 马车还未停下,姜妙打开帘子,笑看着姚氏,“娘,您怎么出来了” “我见你一直没回来,有些放心不下。”姚氏说着仔细打量她一眼,确定闺女全须全尾,紧绷的脸色才松缓下来,“没事儿吧” “娘担心过头了,我只是入宫去看看敏妃娘娘而已,能有什么事儿” 说话间,马车正正在角门外停下,姜妙提着裙摆走了下来。 关于那位敏妃的传言,姚氏也听说了,她不懂宫里的勾心斗角,但类似于“狐媚子投生”这样的言论,她一听就心生反感。 因为,以前妙娘在家的时候,村人没少这么说她。 就因为生了张过分漂亮的脸,与别的小村姑格格不入。 “那娘娘怎么样了”姚氏又问。 姜妙叹口气,“外头的传言,暂时瞒了她,没敢让她晓得。” 姚氏不关心什么敏妃娘娘,她只关心自家闺女,“最近哪都不太平,你就踏实待在家里吧,别出去乱跑了,每次你一出门,我那心都得悬半天,就怕你有个三长两短” “知道啦知道啦”姜妙挽住姚氏的胳膊,“反正,除非是宫里的传召避不掉,其余时候我都乖乖待在家里,不让您忧心,这总成了吧” 她自己便为人母,很能理解姚氏的心情,已经没了一个女儿,还没夫家,她现在就是姚氏的全部。 就跟她会对小宝提心吊胆是一样的道理。 回到妙言轩时,肖彻还在,正坐在书案前教小家伙写字。 姚氏冰镇了西瓜,说要切来给她降降暑。 姜妙走过去坐下,肖彻问她,“情况如何” “敏妃还不知情,我没跟她说。” 肖彻道“一白带着人去查了,是定国侯夫人让人散的流言。” 姜妙点点头,“我在宫里见到这对母女了,她们当时还威胁我来着,让我不准再去见李敏薇,否则就会引发两国大战什么的,真会胡扯。” 说着,眉心又微微蹙了起来,“只不过,推背图加上傅经纶那毫无原因的突然吐血,几乎成了铁证,百姓们反应很大。 而且,倘若不出我所料,朝官们为了大局着想,一定会谏言血祭敏妃。 谢皇后这次是抓准了时机要把那小姑娘往死里整,而且背后不定还有杨太后的默许,相公,这一局可怎么破呢” 肖彻说“这一局的关键,不在布局人身上,也不在百姓身上,能破局的,只有齐皇自己。” “靠他那八成悬了。” 姜妙看得出来,其实傅经纶很想挣脱杨太后的控制做自己。 但他自登基以来,所有的一切就都牢牢掌控在杨太后手中,不过半年时间,他想劈开这层枷锁,谈何容易 肖彻却道“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住,他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何意义” 姜妙忽然笑问,“那你护得住我吗” 肖彻认真想了下,“以前或许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从今往后,不会再让你有被别人伤害的机会。” “哎呀呀”姜妙伸手捏捏他的脸,“不愧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说起话来,怎么那么中听呢” 一旁被喂了一大盆狗粮的小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