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立刻就有工人喊道“不带这么欺负人的,每个月五块钱,你让我们怎么活下去。不行,降工资,我们不同意。”
“如果降工资,我们就罢工。”也有人恶狠狠的喊道。
只不过,他们的呼喊,并没有带来正面的效果,而是直接被日方人员扫地出门了。
一时间,大家更加气愤了,吵着嚷着要冲过去教训东洋人。
只不过,还不等他们冲到那些东洋人的身前,一声枪响,就将众人镇住了。
只见日方人员的身后,突然站出来几个拿枪的保镖。
看着地上比击碎的石头,众人看了看自己的血肉之躯,最后,只能“理智”的接受了工资减半的待遇。
就这样,新源纱厂“顺利”的完成了易主操作。
很快,又到了张百顺和朋友们聚餐的日子。只不过,这次他们选择的地点,从租界转移到了外界。
一间包房里,他们几个,无精打采的喝着闷酒,时不时的说些酸话,对最近的事态发发牢骚。
“哎,日子不好过了,现在那些洋人又回来了,我们厂已经快要开不下去了,今后也不知道,咱们还有没有机会聚餐了。”
“怎么就停战了呢他们怎么就停战了呢,都打了几年了,怎么就不多打几年呢”
“看来咱们得为将来着想了。”张百顺难得提出了一个建议。
众人点头,纷纷表示赞同。
一顿不太开心的酒席过后,众人陆续离开小店。
张百顺是最后离开的。
可是当他走出店门的时候,迎面撞见了一个令他有些意外的人。
“刘先生,怎么是您”
迎面之人正是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个小学老师,刘兰朝。
刘兰朝被张百顺突然的一声询问喊住了,愣了那么几秒之后,才认出他来。
当即露出了一副笑脸,说道“张百顺这么巧,居然能让我在这里见到你。”
“刘先生,您怎么来上海滩了,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哈哈,你还记得我。”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之后,张百顺就陪刘兰朝重新走进了小酒店。
饭桌前,张百顺问道“刘先生,您不是在汉阳教书吗,看您这打扮,不像是来这里教书啊”
刘兰朝说道“这么多年不见,你的眼力见长啊。我早就不教书了。”
张百顺敬了刘兰朝一杯酒之后,问道“那您,如今在哪里高就”
刘兰朝说道“现在我在东北张大帅的麾下效力。这次来上海,是要采购一些紧要的东西。”
张百顺问道“什么东西,我能帮上忙吗”
刘兰朝说道“那是和洋人的生意,你恐怕帮不上吗”
张百顺说道“刘先生,此行您忙吗要不,到我家去坐坐”
刘兰朝说道“不了,今天过来,还是我嘴馋这里的烧白了,抽空过来品尝一下的。”
张百顺闻言后端着酒杯说道“那我再敬您一杯,如果不是您当年让我跟着学习,现在我也不会成为机修工人。”
听闻此言,刘兰朝突然好奇的问道“你现在是机械师那你会不会开机床”
张百顺说道“会倒是会一点,可是不太精通,平时我都是在纺织厂里维修机械,对机床接触的不多。”
刘兰朝点了点头后,说道“你先给我留个地址吧,如果时间富裕,我就去你家看看。”
故人相逢,让张百顺非常开心,只不过,刘兰朝说的登门拜访,事后却毫无音信了。
不过,张百顺也知道,那可能是刘先生顾忌他的面子,所说的托词。
很快,另外的麻烦又出现了。
各种示威游行,在上海滩接连上演,工厂里的工人也时常参加罢工,张百顺的收入变得更加稀少了。
艰难的日子到来了,逛街,听戏,娱乐等活动,几乎全部取消。儿子和女儿甚至孔氏,都被张百顺要求不得随意出门,因为外界实在是在太乱了。
乱局虽然被镇压了,可是社会环境,却回不到从前了。帮派横行,枪声四起,每天都有人横死街头,社会治安越发的不安了。
张百顺在工作之余,都不敢到外面去走了,因为太容易遇到麻烦,而他又是一个不愿意惹麻烦的人。
因为他知道,不管麻烦的大小都会给他家的生活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随后,日子和几年前相比,明显下降了一个档次。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一年半,直到刘兰朝的出现,张百顺的生活才发生了改变。
刘兰朝邀请,张百顺北上工作。因为他给出的薪资,是张百顺无法拒接的数字。而且工作的地点也是张百顺曾经梦寐以求的地方,兵工厂。
“如果降工资,我们就罢工。”也有人恶狠狠的喊道。
只不过,他们的呼喊,并没有带来正面的效果,而是直接被日方人员扫地出门了。
一时间,大家更加气愤了,吵着嚷着要冲过去教训东洋人。
只不过,还不等他们冲到那些东洋人的身前,一声枪响,就将众人镇住了。
只见日方人员的身后,突然站出来几个拿枪的保镖。
看着地上比击碎的石头,众人看了看自己的血肉之躯,最后,只能“理智”的接受了工资减半的待遇。
就这样,新源纱厂“顺利”的完成了易主操作。
很快,又到了张百顺和朋友们聚餐的日子。只不过,这次他们选择的地点,从租界转移到了外界。
一间包房里,他们几个,无精打采的喝着闷酒,时不时的说些酸话,对最近的事态发发牢骚。
“哎,日子不好过了,现在那些洋人又回来了,我们厂已经快要开不下去了,今后也不知道,咱们还有没有机会聚餐了。”
“怎么就停战了呢他们怎么就停战了呢,都打了几年了,怎么就不多打几年呢”
“看来咱们得为将来着想了。”张百顺难得提出了一个建议。
众人点头,纷纷表示赞同。
一顿不太开心的酒席过后,众人陆续离开小店。
张百顺是最后离开的。
可是当他走出店门的时候,迎面撞见了一个令他有些意外的人。
“刘先生,怎么是您”
迎面之人正是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个小学老师,刘兰朝。
刘兰朝被张百顺突然的一声询问喊住了,愣了那么几秒之后,才认出他来。
当即露出了一副笑脸,说道“张百顺这么巧,居然能让我在这里见到你。”
“刘先生,您怎么来上海滩了,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哈哈,你还记得我。”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之后,张百顺就陪刘兰朝重新走进了小酒店。
饭桌前,张百顺问道“刘先生,您不是在汉阳教书吗,看您这打扮,不像是来这里教书啊”
刘兰朝说道“这么多年不见,你的眼力见长啊。我早就不教书了。”
张百顺敬了刘兰朝一杯酒之后,问道“那您,如今在哪里高就”
刘兰朝说道“现在我在东北张大帅的麾下效力。这次来上海,是要采购一些紧要的东西。”
张百顺问道“什么东西,我能帮上忙吗”
刘兰朝说道“那是和洋人的生意,你恐怕帮不上吗”
张百顺说道“刘先生,此行您忙吗要不,到我家去坐坐”
刘兰朝说道“不了,今天过来,还是我嘴馋这里的烧白了,抽空过来品尝一下的。”
张百顺闻言后端着酒杯说道“那我再敬您一杯,如果不是您当年让我跟着学习,现在我也不会成为机修工人。”
听闻此言,刘兰朝突然好奇的问道“你现在是机械师那你会不会开机床”
张百顺说道“会倒是会一点,可是不太精通,平时我都是在纺织厂里维修机械,对机床接触的不多。”
刘兰朝点了点头后,说道“你先给我留个地址吧,如果时间富裕,我就去你家看看。”
故人相逢,让张百顺非常开心,只不过,刘兰朝说的登门拜访,事后却毫无音信了。
不过,张百顺也知道,那可能是刘先生顾忌他的面子,所说的托词。
很快,另外的麻烦又出现了。
各种示威游行,在上海滩接连上演,工厂里的工人也时常参加罢工,张百顺的收入变得更加稀少了。
艰难的日子到来了,逛街,听戏,娱乐等活动,几乎全部取消。儿子和女儿甚至孔氏,都被张百顺要求不得随意出门,因为外界实在是在太乱了。
乱局虽然被镇压了,可是社会环境,却回不到从前了。帮派横行,枪声四起,每天都有人横死街头,社会治安越发的不安了。
张百顺在工作之余,都不敢到外面去走了,因为太容易遇到麻烦,而他又是一个不愿意惹麻烦的人。
因为他知道,不管麻烦的大小都会给他家的生活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随后,日子和几年前相比,明显下降了一个档次。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一年半,直到刘兰朝的出现,张百顺的生活才发生了改变。
刘兰朝邀请,张百顺北上工作。因为他给出的薪资,是张百顺无法拒接的数字。而且工作的地点也是张百顺曾经梦寐以求的地方,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