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不自胜喜不自胜啊原来崔愍还半信半疑呢,等到他全接手以后,看到谋士递过来的调查表以后,那是彻底放心了
    而对于李恪能迅速把手下的工作都交接给自己,崔愍归功于程鸿的那一封信
    王爷王爷怎么了王爷就不能立功了就是不想那个位置,多立一些功劳还能有个护身符呢
    这说交就交了崔愍自认为自己,乃至崔家都没有这么大面子把这一切归功到了程鸿那一封信上自然感激不已
    其实他哪知道程鸿早就在信里写好了尽量早交接,好为回长安作准备长安一切安好,只不过缺少你,有些遗憾
    李恪虽说在江南东道和青州待的还不错可是这地方哪有长安好啊早就想回去了自然尽快交接甚至还问了问崔愍,怕他有什么事不了解,耽搁自己回长安可就坏了
    崔愍虽说不太懂这些门道,可是带的人确实足够甚至还多余出来不少,投桃报李的帮助陛下管理了一下罐头厂和盐滩
    崔愍也问过为什么不把那些高句丽人早些放良
    李恪按照程鸿的道理解释了一通,崔愍听了五迷三道什么幸福指数和什么乱七八糟的
    但是大概崔愍还是听懂了升米恩斗米仇
    现在不管是高句丽的俘虏也好,高句丽的民众也好他们每天至少有两餐饱饭
    冬有棉毛,夏有衣裳要知道他们在高句丽可是在饿死的边缘挣扎的这条件若是还想有别的心思,那打死也活该
    大标语都贴在那里呢干得好能尽早放良学会大唐话能尽早放良
    当然相应的我不学好大唐话和不好好干活,那是需要增加相应的刑期的
    这东西到底怎么个尺度,谁也不好把握只能试探着来毕竟崔家的门客对于这些,都没有什么经验
    好在大唐还有先行者,这套理论算是有个样板尉迟家那两个修铁路公路的他们手底下最早的那批突厥人已经接近放良了
    现在一个个和绵羊似的,除了爱喝酒一些,动不动吐露出几句突厥话来
    基本上和大唐的民众没什么区别了而且这还不是最大的改变那些七八岁的小突厥人,已经不会放羊了他们最擅长的是抬饭,抬水
    可以说只要再过三代,估计把突厥的地盘还给他们,他们在草原上都活不过冬天
    同化的速度,远远超过程鸿的想象毕竟这年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幸福活着不好吗
    崔愍想着等过一段时间,各世家子弟前去高句丽上任,自己在青州掌控着他们的命脉,到时候想捏圆捏圆,想拍扁拍扁
    哈哈美滋滋啊
    至于李恪现在是望眼欲穿啊盼着长安飞骑,宣自己回长安别的不说自己这两个王妃肯定跑在所有人前面了
    李恪敢肯定自己一定是让父皇第一个当上爷爷的虽说不是嫡长,但是也算长孙啊
    那必须的现在李承乾刚要有选太子妃的风声还被小兕子给耽搁了估计等小兕子满月以后,这太子妃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李恪走在去往码头的路上,周围是五十名玄甲护卫自从程鸿被刺杀以后,可是给这群官二们好好上了一课
    程鸿什么武力那还着了道了呢而且让他差点儿过去的,还是一个落魄的纨绔
    官二们虽说嘴上不说,可是心里自认没人是程鸿的对手那样的身手还差点儿黄纸蒙脸呢,自己更不行了
    所以这群官二们出门现在护卫是标配在冒失的人,也会带上十几个护卫不为别的,哪怕关键时刻挡挡冷箭也是好的
    而李恪作为皇子,又在青州这种地方任职,一百的玄甲军是常备的五十人一组,时刻保护着李恪等人的安危
    两组轮换,让护卫们时刻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玄甲军又是一路跟着李二拼杀过来的,不管是身手也好,忠诚度也好,都是绝对值得信任的
    李恪虽说捅了不小的娄子可是再怎么说那也是李二英果类我的儿子,怎么可能少的了保护
    李恪左边是赞蒙赛玛噶,右边是波利库姬,俩人都挺着肚子,看样子若是李二年前不召他回去,他都得抱着孩子回长安了
    波利库姬走的有些累了“夫君,咱们歇一会儿吧妾有些累了”
    李恪自然从善如流“把后面的椅子拿过来来来来坐这里我这也是听程鸿说的,说经常走一走有好处”

章节目录

我本初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狂鬼归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鬼归来并收藏我本初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