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北汉的计划已经定下来了。

    大的军事会议就开了三次。

    这三次会议,徐咏之都被召去参加了会议。

    说起来可笑,他能来,还得说是李连翘的建议。

    “官家,徐咏之若是筹备战役,还是个可用之人,在杀他之前,还是可以用他的能耐的。”

    这话说出来,赵光义才终于决定让徐咏之参与征讨太原的计划。

    徐咏之看完这个计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是什么狗屎计划

    其实有合适的人,曹彬可以,北路的郭进,也是熟悉太原情况的名将,再不然,都交给潘美,也一定比现在这个计划强。

    现在看,这是一个码人头的计划,把所有北路的名将攒在一起,在纸面上充满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如果只打太原,六万人的一支军队就够了,加上辎重民夫,也有十几万的大军,东路河北做这么大规模的动员是怎么回事”

    别看是赵光义做的方案,赵光义肯定不会搭理他,就是潘美来回答。

    “防止契丹的入侵。”潘美说。

    “现在是冬天,契丹人至少也三月才能动兵。”徐咏之看了看潘美。

    “有时候,要站在全局考虑问题,徐大人。”潘美看了看徐咏之。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别瞎说了,这是皇上的意思。

    “如果契丹人进军,肯定是要走石岭关,而不是从东线南下,太原命悬一线,围魏救赵的计策不管用,就算他们能打过拒马河,太原一完,契丹人的计划就失败了,所以东线没有必要动员那么多人,除非”

    “除非什么”赵光义低沉着声音发问。

    “除非陛下准备攻克太原之后,立刻收服燕云十六州。”徐咏之说。

    这一下就猜透了赵光义的计划。

    “大胆”张洎叫道。

    两个人都是参知政事,都是副相,张洎拜相早,但徐咏之资格老得多,那时候张洎还是南唐的伪官,他出来骂这么一嘴,其实是失礼了。

    “你,”徐咏之看了看张洎,“懂个屁”

    “官家你看他”张洎对赵光义告状。

    赵光义看了看徐咏之。

    “咏之啊,朕确实有这个意思,有问题吗”

    这句话问得对,开疆拓土打击敌人,能有什么问题

    “粮秣无处补给啊。”徐咏之说。

    “等到攻克了太原,自然有刘继元的库房可以供给大军”

    赵光义现在就是在跟徐咏之抬杠了。

    就地取粮,确实是古代战争常见的情况。

    但是战争结束的时候,大概就是三月四月。

    青黄不接春三月,麦子还没有熟,秋粮也吃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围困太原本身也会造成太原城内的粮草消耗,能留给宋军的粮草,只怕是少之又少。

    按说徐咏之这个时候就应该说一句“陛下圣明”,不再说话。

    但是他偏偏忍不住,他对赵二没有忠诚,但是他对大宋有义务。

    “根据小儿宗谱的情报,太原非常贫瘠,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财富。”徐咏之说。

    自从徐宗谱进了太原,又被招了驸马,太原的情报就源源不断地回到汴梁,这是赵光义重要的底气。

    “是吗根据朕的女儿的情报,太原还是很丰饶的。”

    北汉皇帝赏驸马只给三千缗,这怎么可能是有钱人徐咏之想道。

    “莫非驸马有什么独门情报,只跟徐大人说了,没有告诉官家吗”张洎说。

    这话就是不怀好意。

    “天网司回来的情报,今天在座的各位相公都是看得到的,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徐咏之说。

    “好了,”赵光义一甩袖子,“朕久在禁军,岂不知兵不用再说,就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吧。”

    “徐矜”赵光义看着徐咏之。

    “陛下。”徐咏之说。

    “你打头阵。”赵光义说。

    “是。”

    徐咏之从宫门出来,赵廷美紧赶几步,追上了徐咏之。

    “恭喜徐大哥了。”

    “殿下,为什么这么说”

    “陛下允许哥哥你掌军立功,这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啊。”赵廷美说。

    徐咏之看看赵廷美。

    自从李煜死后,赵廷美真的是郁郁寡欢,他越来越瘦,陈小幻一度请了山字堂的几个老医生给他诊脉,但都说是忧思所致。

    他不愿意动,也不愿意出门,陈小幻去看他,还能跟他说说话,勉强能去上朝、理事,万幸大多数事情,其实有下面的人在打理。

    “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金匮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提比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提比留并收藏金匮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