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司大人总领宫中事务
    二品作司大人执行宫中事务
    三品女侍中皇后,太后,身边的执印女官,同管后宫嫔妃、掌事各宫殿领事,负责分发其所掌之处宫女俸禄及职务分配
    四品女尚书相当于皇上身边的秘书郎兼管理文书事务,暂时空缺、凤仪女官教导二品以下嫔妃以及宫闱局宫女礼教领事
    五品尚宫尚宫六局总管,姜尚宫大人便是其一、礼教司仪凤仪女官副职,掌新入宫秀女及小宫女之礼仪教导、女书史女尚书副职,暂时空缺、令侍掌事副职,后宫五品及以上妃嫔贴身大宫女
    六品司侍尚宫局二十四司领事,曾经的顶头上司刘司言便在此列、主管包括永巷主管,御花园主管,佛堂主管,以及五品以下嫔妃住所主管、小书女女尚书的小助手,现在便是我啦
    七品典侍二十四司副职,曾经我做过十天的典言小大人便在此列、一等宫女亦称宫人,宫娥,伺候各位嫔妃奉茶更衣沐浴等
    八品女史二十四司掌文书等,前度我的挂名官职便在其列、二等宫女伺候嫔妃以及五品以上女官大人
    九品三等宫女伺候低阶嫔御以及低阶女官,冬休便在此列
    无品级无品阶女史、低等粗使宫女、官婢,数量广大,两千人有余。
    听她娓娓道来,脉络清晰,我便也很快记下了主要的人事分布,至于一些从品,覃凤仪说日久便熟,不多赘述。
    她见我听的认真,记的极快,面上便更带喜悦,唤小宫女拿来一壶清甜的薄荷玫瑰露奖励于我。
    覃凤仪又说,之前尚宫六局六尚宫虽是五品,却是直接向皇后娘娘禀事,实际权利倒与内司大人成比肩之势。如今已全然按部就班,不可逾次超秩。六局有何奏请,先行各自拟撰,呈交内司大人审核修润,批准之文书,便发给作司大人执行。
    且如今尚宫六局二十四司所辖管的范围日渐缩小,人数亦是精简。只负责各宫主子的外围之事,近前之职,全然已由宫闱局接替。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随着尚宫六局权利的滑落,甚至有着将来撤销的可能,皇帝仍留我在那里,总归行事不够得宜灵便罢了。
    一转念又想到姑姑,她每日里要担负的职责,许是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
    初进宫之时,姑姑的权利还与六局尚宫,以及同位的王内司分庭抗礼仅仅半年,障碍全扫,我想起元婆婆说过姑姑的话,当然,问罪王内司,设计皇后,我“功不可没”,有意无意间,帮了皇上,也帮了姑姑。如今这些连在一起回想,心情突然复杂,对于姑姑的情感,也愈来愈层层迭迭
    太阳西沉,落霞一片橙红,拥挤的云偶尔露出一角白光,明煊如镜。书堂暗了,覃凤仪将刚讲了一遍的局中守则放在我的手中“菟儿,今晚多读几遍,内司大人素来要求严苛。明日辰时,准点来此处,先与刚采选的宫女共上一课。”
    我离座行礼“谢凤仪大人教导,菟儿告退了。”
    可刚准备迈步,我便停下了“大人,菟儿的住处在哪儿”
    覃凤仪一笑“喏,你阿秋姐姐等你有一阵儿了。”
    我转身一看门外,一个高挑的姐姐,十岁的样子,正站在廊下对我甜笑呃,不就是给我送卤鸭头,给苏姑姑捏肩,我说过她面善的那一位么。
    我不解“姐姐”
    覃凤仪揽着我的肩把我送到门外“你如今也是内司大人房里的孩子了,私下里称呼,阿秋自然是你的姐姐,回吧。”
    喔那就是说阿秋和姑姑同吃同住好多年了
    我摔
    阿秋的热情简直十里春风都不如她,立马牵着我的手妹妹长妹妹短,我睁大眼睛认生的看着她。
    这样的亲热,我只在幼时跟姥姥回老家的时候见过。换言之,那是个还很淳朴的年代虽说我不适应,但不可否认,阿秋确实一副真挚的样子。
    我浅浅对她笑笑,盛情难却,便也说声阿秋姐姐好。
    走了没多久,来到了整个后宫之东,有一小院屹在月泉以南,大门向西而开,名为月池院。
    阿秋向我介绍“这便是咱们的住处了。”
    我问到“宫闱局其他的大人也住在此处吗”
    阿秋摇头,一指右下方东南角一隅“那一片才是宫闱局的寝所,其余大人与宫女们,皆宿在那里。不过侍中大人和一等宫女,时常宿在各宫主子殿中。”
    我转眸“姐姐是什么官位呢”
    她温婉一笑“原本是承香殿淑妃娘娘身边的一等宫女,两个月前提了五品令侍,如今奉茶此等轻活儿亦是有人替了我。当职的时候,只帮着掌事大人做些文书记录,辖制宫人。陪伴娘娘下棋练字闲聊罢了。”
    我一歪脑袋“倒是清闲。”
    月池院的门开着半扇,进门便看见有两个粗实宫女在修剪着院中的绿植。定睛一看,竟然是那么大一株碧滴的女萝草,亭亭如盖,每片叶子皆生来是千丝万缕的细条,缠绵悱恻。其枝叶间,嫩黄娇幼的菟丝子缠绕其上,细长连绵,难理轻丝同处生,连绵万条不断绝。
    缠绵又加缠绵。
    她们修剪的动作大了些,惹的阿秋斥责“混账,大人最喜的绿植,岂容得你们大动手脚,全不爱惜”
    她们受责和认错的模样,我已经无暇顾及了,眼前满满是与我名字有关的画面。
    有诗云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易可量。
    这院子的主人,竟是如此浪漫

章节目录

点银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樊钰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樊钰生并收藏点银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