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话时温温和和又直击重点。
“有这些要求不好租吧”
傅西泮依旧自信,“不会。”
叶远志又驳了一句“你这条件能租出去才怪。”
这时,傅西泮的手机屏忽然亮了。
他只瞥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傅西泮转过脸,“如果我租出去,你请客吃饭”
“可以阿”叶远志右手当即竖起三指放在脑袋边,作出立誓的姿势来,“那租不出去,就你请我。”
傅西泮修长的手指轻敲屏幕,快速回消息,边问“京墨学长,你下午有手术吗”
“有。但安排在三点后,不着急。”
傅西泮回完信息,放下手里的筷子,在两人疑惑的目光中走向病区窗口。
等他再回到座位上时,手里多了一盘清蒸大闸蟹和一盆蒜蓉小龙虾。
“咦”叶远志望着面前突如其来的加餐,大为困惑,“你请客”
傅西泮笑了笑没有回答,随手剥了一只小龙虾放到他的盘子里。
有人请客,二人自然不会放过他。
傅西泮快速吃完碗里最后一只龙虾,擦了擦手,端起盘子,起身要离开。
“我先回科里换身衣服。”
说着,他颇为嫌弃地看了一眼自己蹭满灰的白大褂。
叶远志拿着桌上的账单“你还没买单啊”
“你请客阿。”
“啊”
傅西泮潇洒地甩了甩手机,“有人给我发消息了,说明天来看房。”
“哈”
林京墨噗嗤一声笑开了,他也端起盘子,跟在傅西泮身后离开。
“那今天谢谢你请客咯。”
“卧槽傅西泮你早知道有人租是不是”
傅西泮结束手术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八点。
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家居服,将在医院穿过的外衣丢进脏衣篓。
他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打进马克杯里搅散,加入一些面包丁,然后放进微博里叮几分钟。
这就是他的简易晚餐。
除了繁忙的工作外,傅西泮手里还有两个关于外科手术仪器研究的项目。
他的桌头床头都放着厚厚一沓资料。
但无论他专注投入于资料中,只要家里九点的闹铃一响,他就会合上资料,戴好眼罩躺在床上准备入眠。
他的工作出不得半点差错,养精蓄锐是关键。
不过傅西泮的睡眠质量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
每天晚上,他戴着眼罩躺在床上,脑海里反反复复出现的都是多年前手术室外的哭喊,以及有着喧闹围观人群的车祸现场。
十四年前的春节,妈妈开着车带他去邻近的b市和父亲团聚。
傅西泮的父亲是国内有名的外科专家。
他每年有十几场学术交流会要参加,在医疗条件较差的b市,更是有不少大型手术需要他的参与。
然而,那天晚上,一个酒驾司机,一场车祸,打乱了所有计划。
车祸发生时,坐在驾驶位的母亲及时打转方向,将坐在副驾的傅西泮保护在自己内侧。
一切发生得太快,等傅西泮反应过来时,他已经坐在医院的急诊室外,护士正在给他包扎手臂的划伤。
那一年,他十八岁。
在成年前,他曾对自己的十八岁有过许多幻想。
他和朋友约好了去旅游,去挑战澳门塔蹦极。
可是,他没想过在那张自我负责的蹦极单上签字前,他以成年人身份签下的第一张单子会是母亲的手术告知单。
护士拿着单子问“家属呢家属来签字啊。”
他愣愣地走上前去,“我是。”
“你”护士看了一眼眼前稚气未脱的男孩,满脸迷惑,“你爸爸呢”
傅西泮又重复了一次,“我成年了。我来签。”
手术进行了多长时间,他在门外就站了多长时间。
可是千百次的祈祷没有一点作用。
傅西泮知道在医学里没有百分百的成功,哪怕再简单的手术仍有失败的可能。
但当这一切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还是无法接受。
这是他所热爱的医学第一次让他失望。
也是这样,更加坚定了他学医的心。
不过,除了医学外,更让他失望的是父亲。
家中挂满了病患送来的奖状,有人说他妙手回春,说他术精岐黄,说他是杏林高手。
这样如同超人般的父亲,母亲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在,傅西泮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也不在。
傅西泮看着手术单上的签名一点点润湿、模糊直至不见。
“不要救救她,请你救救她”
傅西泮大喊着从床上坐起,他背后被冷汗浸湿,眼角也泪盈盈的。
这样的场景,是他这十四年来无法逃脱的梦魇。
傅西泮翻身下床,又换了一身新睡衣。
他按开房间灯,走到放满照片的展示柜前。
随着目光慢慢下移,回忆跟着一张张相片翻涌而过。
他的目光忽然停在在角落一处。
那是在林京墨婚礼上拍的。
傅西泮穿着不合身的伴郎服站在角落。
不过引起他注意的不是这伴郎服,而是另一边站在新娘身边的女孩。
时间太长,傅西泮早忘了婚礼那天发生的事。
只是,女孩的脸让他想起了今天遇上的那个妇科医生,以及她和自己要联系方式的模样,傅西泮不由得冷笑一声,“原来是你。”
他放下照片,走到阳台,坐在藤椅上吹风。
傅西泮在阳台上种了一排的风信子。
晚风轻送,紫色的风信子随风轻轻摆动,发出阵阵香味。
风信子的香味有些浓郁,甜中还带着一丝苦涩。
傅西泮抿了一口清茶,皱紧眉头。
风信子的花语是重生,可是他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些,获得重生呢。
心烦意乱的他翻出手机,点开那个新房客的朋友圈。
在可见的三个月里,这位房客的朋友圈里只晒出了几张校园照。
傅西泮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医大的一角。
他买的房子离医大不过几站的距离,看来新房客应该是医大的男学生。
这让傅西泮的心放下了一半。
学医的人大多有一个令人着迷的优点,那就是洁癖。
他走进房里,拿出一叠便利贴,又从桌案上抽出一支水笔,快速了起来。
一会的功夫,他的家中各处都贴满了便利贴
“有这些要求不好租吧”
傅西泮依旧自信,“不会。”
叶远志又驳了一句“你这条件能租出去才怪。”
这时,傅西泮的手机屏忽然亮了。
他只瞥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傅西泮转过脸,“如果我租出去,你请客吃饭”
“可以阿”叶远志右手当即竖起三指放在脑袋边,作出立誓的姿势来,“那租不出去,就你请我。”
傅西泮修长的手指轻敲屏幕,快速回消息,边问“京墨学长,你下午有手术吗”
“有。但安排在三点后,不着急。”
傅西泮回完信息,放下手里的筷子,在两人疑惑的目光中走向病区窗口。
等他再回到座位上时,手里多了一盘清蒸大闸蟹和一盆蒜蓉小龙虾。
“咦”叶远志望着面前突如其来的加餐,大为困惑,“你请客”
傅西泮笑了笑没有回答,随手剥了一只小龙虾放到他的盘子里。
有人请客,二人自然不会放过他。
傅西泮快速吃完碗里最后一只龙虾,擦了擦手,端起盘子,起身要离开。
“我先回科里换身衣服。”
说着,他颇为嫌弃地看了一眼自己蹭满灰的白大褂。
叶远志拿着桌上的账单“你还没买单啊”
“你请客阿。”
“啊”
傅西泮潇洒地甩了甩手机,“有人给我发消息了,说明天来看房。”
“哈”
林京墨噗嗤一声笑开了,他也端起盘子,跟在傅西泮身后离开。
“那今天谢谢你请客咯。”
“卧槽傅西泮你早知道有人租是不是”
傅西泮结束手术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八点。
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家居服,将在医院穿过的外衣丢进脏衣篓。
他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打进马克杯里搅散,加入一些面包丁,然后放进微博里叮几分钟。
这就是他的简易晚餐。
除了繁忙的工作外,傅西泮手里还有两个关于外科手术仪器研究的项目。
他的桌头床头都放着厚厚一沓资料。
但无论他专注投入于资料中,只要家里九点的闹铃一响,他就会合上资料,戴好眼罩躺在床上准备入眠。
他的工作出不得半点差错,养精蓄锐是关键。
不过傅西泮的睡眠质量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
每天晚上,他戴着眼罩躺在床上,脑海里反反复复出现的都是多年前手术室外的哭喊,以及有着喧闹围观人群的车祸现场。
十四年前的春节,妈妈开着车带他去邻近的b市和父亲团聚。
傅西泮的父亲是国内有名的外科专家。
他每年有十几场学术交流会要参加,在医疗条件较差的b市,更是有不少大型手术需要他的参与。
然而,那天晚上,一个酒驾司机,一场车祸,打乱了所有计划。
车祸发生时,坐在驾驶位的母亲及时打转方向,将坐在副驾的傅西泮保护在自己内侧。
一切发生得太快,等傅西泮反应过来时,他已经坐在医院的急诊室外,护士正在给他包扎手臂的划伤。
那一年,他十八岁。
在成年前,他曾对自己的十八岁有过许多幻想。
他和朋友约好了去旅游,去挑战澳门塔蹦极。
可是,他没想过在那张自我负责的蹦极单上签字前,他以成年人身份签下的第一张单子会是母亲的手术告知单。
护士拿着单子问“家属呢家属来签字啊。”
他愣愣地走上前去,“我是。”
“你”护士看了一眼眼前稚气未脱的男孩,满脸迷惑,“你爸爸呢”
傅西泮又重复了一次,“我成年了。我来签。”
手术进行了多长时间,他在门外就站了多长时间。
可是千百次的祈祷没有一点作用。
傅西泮知道在医学里没有百分百的成功,哪怕再简单的手术仍有失败的可能。
但当这一切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还是无法接受。
这是他所热爱的医学第一次让他失望。
也是这样,更加坚定了他学医的心。
不过,除了医学外,更让他失望的是父亲。
家中挂满了病患送来的奖状,有人说他妙手回春,说他术精岐黄,说他是杏林高手。
这样如同超人般的父亲,母亲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在,傅西泮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也不在。
傅西泮看着手术单上的签名一点点润湿、模糊直至不见。
“不要救救她,请你救救她”
傅西泮大喊着从床上坐起,他背后被冷汗浸湿,眼角也泪盈盈的。
这样的场景,是他这十四年来无法逃脱的梦魇。
傅西泮翻身下床,又换了一身新睡衣。
他按开房间灯,走到放满照片的展示柜前。
随着目光慢慢下移,回忆跟着一张张相片翻涌而过。
他的目光忽然停在在角落一处。
那是在林京墨婚礼上拍的。
傅西泮穿着不合身的伴郎服站在角落。
不过引起他注意的不是这伴郎服,而是另一边站在新娘身边的女孩。
时间太长,傅西泮早忘了婚礼那天发生的事。
只是,女孩的脸让他想起了今天遇上的那个妇科医生,以及她和自己要联系方式的模样,傅西泮不由得冷笑一声,“原来是你。”
他放下照片,走到阳台,坐在藤椅上吹风。
傅西泮在阳台上种了一排的风信子。
晚风轻送,紫色的风信子随风轻轻摆动,发出阵阵香味。
风信子的香味有些浓郁,甜中还带着一丝苦涩。
傅西泮抿了一口清茶,皱紧眉头。
风信子的花语是重生,可是他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些,获得重生呢。
心烦意乱的他翻出手机,点开那个新房客的朋友圈。
在可见的三个月里,这位房客的朋友圈里只晒出了几张校园照。
傅西泮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医大的一角。
他买的房子离医大不过几站的距离,看来新房客应该是医大的男学生。
这让傅西泮的心放下了一半。
学医的人大多有一个令人着迷的优点,那就是洁癖。
他走进房里,拿出一叠便利贴,又从桌案上抽出一支水笔,快速了起来。
一会的功夫,他的家中各处都贴满了便利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