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写下大复仇论的标题,思绪便如同泉涌一般流淌了起来
    秦枫先阐述了“复仇”一词的由来,以及儒家经典中对此的解释
    其后阐述“复仇”,尤其是为血亲“复仇”,是孝的一部分,也是区别人与禽兽的区别
    第二段,秦枫阐述孔圣“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之问,引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论述
    又加了后世朱熹对这段话的阐述“譬 如 人 以 千 金 与 我,我 以 千 金 酬之,便是当然。”
    “或有人盗我千金,而吾亦以千金与之,却是何理视与千金更无轻重,断然是行不得也”
    意思是,如果有人赠我千金,我也用千金酬谢他,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如果有人偷了我千两黄金,我却还把千两黄金给他,这是什么道理
    这不等于这一千两黄金都无足轻重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连在后世历史中,几乎被称为孔孟后儒家“又一人”的朱熹都觉得这是行不通的
    秦枫又接着写道“以得报怨,于怨者厚矣,而无物可以报德,则于德者不亦薄乎”
    “故君子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仇不报,非君子也”
    以这一句话作为第一大段论述的结果,秦枫自己也觉得十分满意
    第二段论述,秦枫锁定的论点是“儒家复仇的标准,当以义为先”
    这一段,秦枫以自己的理解结合后世的是非观写道。
    “若血亲无辜被戮,虽刀山火海,也应报复此仇,死不旋踵”
    “若血亲叛国逆种,万人唾骂,子孙当以此为耻,更何谈复仇之事”
    “而倘若有人不义,则天下人皆可向他复仇”
    “庶民如此,君王亦是如此”
    秦枫又举了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例子写道“葛伯放肆不去祭祀,掠杀送饭的童子,商汤便为这个童子而征讨葛伯”
    “四海之内却一呼百应”
    “为一匹夫复仇,讨伐不义,并被孟圣推为圣举”
    秦枫写到这里,在第二段的结尾又着重写道“武家复仇,往往为泄愤株连子女亲友乃至仆从,但儒家复仇,则与之迥异”  “春秋公羊传曰,取仇身而已,不得兼仇子复,将恐害己而杀之。”
    “以武家视儒家之复仇,几如斩草不除根,有妇人之仁”
    “但我儒家君子若赶尽杀绝,与血手武家何异”
    “只取仇身,实乃我儒家君子,有仇必报、有冤必雪之心,虽日月倒转,江流侵蚀,匪可转也”
    写到这里,秦枫也觉得胸中一股郁结之气,一吐而出
    趁热打铁,直接朝着第三段写去
    这也是秦枫将“复仇”与“治国”联系最紧密的段落
    秦枫接着在后写道“时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
    “臣戮其君者有之,子戮其父者有之。”
    “孔圣惧,而作春秋”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便是此理”
    秦枫按照自己之前所构思的又写道“仁者,天下之表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
    “以德报德,则人有所劝”
    以恩德来报答恩德,人民好的德行就会更加受到鼓励
    “以怨报怨,则人有所惩。”
    用怨恨来报复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儒武争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情殇孤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情殇孤月并收藏儒武争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