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天下的百姓普皆安乐

    这个问题够大的

    华国几千年来代代有为明君都在想的问题,哪怕是到了近代也依然在想的问题,竟然就直接抛给了李承熙

    果然,不愧是四大书院之首之吗问的问题就是刁钻。

    这块骨头当真不好啃。

    也不知道李承熙会如何回答

    “无天灾人祸、无苛捐杂税、无土木徭役、无战争兵役则百姓可安居乐业已。”,李承熙凤眸微眯,淡淡说道。

    白麓书院有些年轻学子脸上已露出了轻视不服的表情。

    无天灾人祸、无苛捐杂税、无土木徭役、无战争兵役百姓自然是可以生活得好。可是,那怕是梦里的世界吧历朝历代,宸王所说的问题就有发生,根本没有断绝的时候。

    人祸尚能避免。

    可天灾又如何受人力所控

    宸王说的好听,却是空谈一场。

    不说远的,就只说大萧。

    去年才刚刚经历了一连串的天灾加人祸。

    汉中郡大旱,太子圈地,致使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百姓死伤无数,易子而食,惨烈空前最近,又听到风声说今年要对百姓加以重税

    他们这些书生听闻后,眼睛都要气红了。

    大萧赋税本就极重,现在,又要对百姓加税,尤其是汉中郡的那些流民到现在还在替皇上修建别院,尚未返乡耕种,哪什么来交税

    再这样下去大萧危矣。

    可是,他们此时的身份尚是学生,根本没有步入朝堂,更别说为民请命。

    他们唯一能接触到的能为民发声的就是宸王李承熙了。

    原本,他们确实对宸王李承熙夺得头名状元心存疑虑,可是,太子谋反,宸王李承熙是第一个领兵冲进谨身殿救驾的人,如此勇武忠孝,让质疑之声大大减少。

    今天,他们之所以要来摘星楼,并不是为了掂量宸王李承熙状元头衔是否含有水份,他们是想要通过宸王李承熙将他们坚决抵制增加赋税的信念,通过宸王李承熙上达天听。

    就如同上一次将他们坚决要废太子的决心上听天听那般。

    所以,书院的院长大人才会出这样一道策论。

    可是,却听到这样一句空话,怎不让这些激愤的学生心生愤怒正满心失望间,却听见宸王李承熙继续说道“以如今的大萧为例”

    “应减赋税、汉中郡等受灾之地,免三年赋税,以让百姓修养生息以本次大灾为例,应记录、总结本次赈灾经验、查缺补漏、完善面对大灾之应对处理方案鼓励各州各地之军屯田养兵,减轻朝庭重负、改善士兵生活、闲时练兵务农土木徭役应时而定,其拨银可由国库一半儿,另一半儿采取士族富商募捐之法,凡参与者,皆可亲得朝廷所授积善之家匾额一块”

    李承熙的声音不疾不徐,却沉稳有力。

    将目前大萧所面临的问题、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一一指出,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皆是这四大书院学子闻所未闻、想所未想,却又出奇的适合目前大萧的状态。

    有些心思灵敏的不由得听得双眼放光。

    尤其以翰林院掌院学士刘延清、已入翰林院的章汝州和进了户部的高歙三人为甚。

    他们和那些书院的学生不同,他们已经入了朝堂,对于大萧目前的危险看得要比这些学生更加的清楚、也更加的无力。

    大萧目前就像是一个四处流血的庞然大物。

    若是放任不管,就会血竭而亡。

    可是,若是处理得过于粗暴,就很有可能加速大萧这头庞然大物的灭亡。

    毕竟,当初曾被大萧打败了周边异族,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最近,越发的不安份起来。

    每每思及此处,这几人都夜不能寐。

    几个睿智的人,已经看到了大萧正处于危险的边缘。

    更别提内部还含着诸子夺嫡这样一个巨大危机的炸弹。

    可是,今天,宸王李承熙却给了他们另一个思路圆润、婉转、绵密,却暗含柔韧的力量,悄无声息中将大萧四处漏血的窟窿给补上了。

    “大萧需要的就是时间”,已是户部员外郎的高歙喃喃道。

    “不”

    “大萧需要的不是时间”,翰林院编修的章汝州缓缓摇头,极慢却极坚定地否定了高歙的说法,望着高歙不明所已的眼睛,章汝州意味深长道“大萧缺的是一

    位能将这一切转化为实质的明君。”

    太子被废,弘德帝的身子越发的不好,诸子争位大萧正一只脚迈在危险的边缘,诚然,宸王李承熙给出的这些对策都是好的,每一条都够他们回去细细摸索、消化、揣摩的,可是,这些办法若不交到下任帝王的手中运作,又有什么用

    而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书美人不想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南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苇并收藏穿书美人不想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