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半个雨的连绵雨水把整个京都涤荡一清。
青色的琉璃瓦片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在阳光下泛着灿烂的光华来,偶尔一阵风吹过,会送来清清淡淡的花香来, 琉璃瓦、墙壁还有每一片树叶, 都被清洗的干干净净。
也就是在早晨, 这些叶子还精神抖擞, 等到中午时候, 叶片就会被晒得怏怏的。
魏昭抱着书, 说说笑笑与人到了学堂里。
学堂里也有冰盆,怕热的小姑娘早早就到了冰盆附近,她们的手中拿着扇子, 不停地把凉风扇向自己。
略有些发福的王姑娘见到了魏昭进来,开口说道“还是和明衍郡主一间屋舍好, 昨个儿热得够呛,我热醒了想要冲个凉水澡, 顺便领一些冰回去, 结果正好看到郡主在领冰呢。”
林虞湘愣愣说道“我还以为我们屋子里的冰格外经得住融化呢。”
她这才发现了早晨不热的原因所在, 她原本还觉得今年的夏天的晚上, 都比过去睡得好, 是因为换了屋子,可能比较背阴。
钱宝儿笑着说道“虽说昭昭没说, 不过我猜到了,别人都是热醒的,偏偏我们屋子里总是凉飕飕的。”
林虞湘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果然笨,这个道理都没有想通。
林虞湘看着魏昭,她并没有开口说话, 只是嘴角含着一抹明媚的笑容,她总是这样欢喜地笑着,像是散落在水雾之中的霞光,带着蓬松而又如雾的光彩。
母亲元氏不喜魏昭,只是林虞湘看着昭昭,就很难对昭昭生出一丝一毫的恶感。
她是这般的美好,要不是自己的亲二哥不怎么争气,还想着若是这样的女孩子给自己做嫂嫂就好了。
众人七七八八地说着话,等到窗边的林虞湘说道“夫子来了。”所有人才坐回到了位置上。
先前已经考试结束了,就等着今儿放了榜,就可以一连休息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等到一个月之后,才是秋日的新一年的学年。
女院的考试先考得是策论还有辨义,其他的杂课还有琴、棋、书、画、数、调香等,因为小姑娘们感兴趣的科目不一样,琴棋书这三门课是所有小姑娘必修的,其余的诸多科目只用按照自己的时间一人选上两门。
宣布课业成绩的时候,其中划了一道线,前五名是可以去紫微班的,钱宝儿松了一口气,她是险险在第五名的,而林虞湘则是眼泪都要出来了,她是在太微班上的中间成绩,本来就喜欢玩,也是因为近朱者赤,才努力一些,没想到好友交了半年,她们都要离开太微班了。
林虞湘像是霜打的萝卜一样,依依不舍送别了好友,而紫微班有几个人正式离开了,其中就包括了甘露玟。
她梳着妇人的发髻,坐在位置上,看到了昭昭来了,含笑拉着她的手。
黎小姐用张开的扇子遮住了半张脸,弯眼一笑“可惜明衍郡主好不容易过来了,你却走了。”
旁人打趣说道“幸好兜兜转转还是一家人。”
谁人不知明衍郡主与林家二房联系的紧密,甘露玟也算是当了明衍郡主的嫂子。
没嫁人之前甘露玟有些羞涩,现在把昭昭的手捏了捏,没过去那么羞涩了,“是啊。”
这一次分班之后,魏昭头半年在女院的日子就落下了帷幕。
下山刚出了山门,魏昭见着了母亲与孙峥。
“孙夫子。”“孙大夫。”魏昭与钱宝儿一齐喊道。
甘露玟听两人喊也认出了这是几年前给他看病,最终由他的弟子出手医治的孙峥神医。
明眼人见着孙峥就可以发现他是风尘仆仆赶路过来的,胡子好像是在进城前随意刮了刮,匆忙之下还在下巴留了血痕,头发的鬓角也没有修过。
疲倦写在了孙峥的面颊上,写在了皱纹里,带着血丝的眼眸里却格外光亮,像是有一捧火在跳跃燃烧。
钱宝儿等人不明白,魏昭很清楚孙峥为什么会这样的表现,那捧火就是显微镜。
于是她也并不耽搁,直接翻身上了她的白马,与孙峥一起去往太子府。
到了太子府,太子并不在此而是在宫中,内侍说道“明衍郡主直接进来就是。”
魏昭看着孙夫子失望的表情,开口解释说道“这位是孙大夫,我需要用显微镜。”
这等物件已经是加密物件,而魏昭担心太子不在,暂时无法使用,她心中一叹。
内侍躬身含笑说道“太子府里就有一架最新的显微镜,先前太子就吩咐过,倘若是郡主来了,直接用就是。”
孙峥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他看着魏昭,而昭昭冲着夫子一笑,随即对着内侍点点头,“那就劳烦公公了。”
“郡主客气了。”内侍的态度很是恭敬,作为太子的身边人最知道太子早早就与明衍郡主通信,还把流光给了这位郡主,他们都猜测指不定太子妃之位就落在这位头上。
魏昭是第三次来太子府,这里还有一小方的地种了番茄,红彤彤的番茄挂在藤蔓上,煞是可爱。
太子府的花园构造最独特的就在于此处,里面有一小块儿耕田,这块儿地等着明年的时候会种植番薯。
孙峥自从跟着魏昭到了太子府,心中多少有些惊讶,再从内侍的态度可以窥见自家徒弟居然还和太子关系匪浅。
孙峥只是分了一缕神去思索这两人的关系,等到内侍打开了上锁的匣子,他的眼中就只有黄铜显微镜了。
孙峥急切地看着昭昭,问道“这就是显微镜”
魏昭也在迷茫呢,因为这显微镜的构架和她先前所见不一样,小心翼翼询问内侍“这位公公,这是显微镜”
以前的显微镜只有一个筒,是单眼凑上去看的,现在这个显微镜显然改变了。
内侍解释说道“最开始的显微镜是单筒的,太医署和工部这段时间走得很近,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单筒的显微镜换成了这种双筒的显微镜更方便让人观察,这里做了不少的调试,工部至少有七八个人在研究这种显微镜,不停观察记录东西,并且还做出了改
青色的琉璃瓦片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在阳光下泛着灿烂的光华来,偶尔一阵风吹过,会送来清清淡淡的花香来, 琉璃瓦、墙壁还有每一片树叶, 都被清洗的干干净净。
也就是在早晨, 这些叶子还精神抖擞, 等到中午时候, 叶片就会被晒得怏怏的。
魏昭抱着书, 说说笑笑与人到了学堂里。
学堂里也有冰盆,怕热的小姑娘早早就到了冰盆附近,她们的手中拿着扇子, 不停地把凉风扇向自己。
略有些发福的王姑娘见到了魏昭进来,开口说道“还是和明衍郡主一间屋舍好, 昨个儿热得够呛,我热醒了想要冲个凉水澡, 顺便领一些冰回去, 结果正好看到郡主在领冰呢。”
林虞湘愣愣说道“我还以为我们屋子里的冰格外经得住融化呢。”
她这才发现了早晨不热的原因所在, 她原本还觉得今年的夏天的晚上, 都比过去睡得好, 是因为换了屋子,可能比较背阴。
钱宝儿笑着说道“虽说昭昭没说, 不过我猜到了,别人都是热醒的,偏偏我们屋子里总是凉飕飕的。”
林虞湘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果然笨,这个道理都没有想通。
林虞湘看着魏昭,她并没有开口说话, 只是嘴角含着一抹明媚的笑容,她总是这样欢喜地笑着,像是散落在水雾之中的霞光,带着蓬松而又如雾的光彩。
母亲元氏不喜魏昭,只是林虞湘看着昭昭,就很难对昭昭生出一丝一毫的恶感。
她是这般的美好,要不是自己的亲二哥不怎么争气,还想着若是这样的女孩子给自己做嫂嫂就好了。
众人七七八八地说着话,等到窗边的林虞湘说道“夫子来了。”所有人才坐回到了位置上。
先前已经考试结束了,就等着今儿放了榜,就可以一连休息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等到一个月之后,才是秋日的新一年的学年。
女院的考试先考得是策论还有辨义,其他的杂课还有琴、棋、书、画、数、调香等,因为小姑娘们感兴趣的科目不一样,琴棋书这三门课是所有小姑娘必修的,其余的诸多科目只用按照自己的时间一人选上两门。
宣布课业成绩的时候,其中划了一道线,前五名是可以去紫微班的,钱宝儿松了一口气,她是险险在第五名的,而林虞湘则是眼泪都要出来了,她是在太微班上的中间成绩,本来就喜欢玩,也是因为近朱者赤,才努力一些,没想到好友交了半年,她们都要离开太微班了。
林虞湘像是霜打的萝卜一样,依依不舍送别了好友,而紫微班有几个人正式离开了,其中就包括了甘露玟。
她梳着妇人的发髻,坐在位置上,看到了昭昭来了,含笑拉着她的手。
黎小姐用张开的扇子遮住了半张脸,弯眼一笑“可惜明衍郡主好不容易过来了,你却走了。”
旁人打趣说道“幸好兜兜转转还是一家人。”
谁人不知明衍郡主与林家二房联系的紧密,甘露玟也算是当了明衍郡主的嫂子。
没嫁人之前甘露玟有些羞涩,现在把昭昭的手捏了捏,没过去那么羞涩了,“是啊。”
这一次分班之后,魏昭头半年在女院的日子就落下了帷幕。
下山刚出了山门,魏昭见着了母亲与孙峥。
“孙夫子。”“孙大夫。”魏昭与钱宝儿一齐喊道。
甘露玟听两人喊也认出了这是几年前给他看病,最终由他的弟子出手医治的孙峥神医。
明眼人见着孙峥就可以发现他是风尘仆仆赶路过来的,胡子好像是在进城前随意刮了刮,匆忙之下还在下巴留了血痕,头发的鬓角也没有修过。
疲倦写在了孙峥的面颊上,写在了皱纹里,带着血丝的眼眸里却格外光亮,像是有一捧火在跳跃燃烧。
钱宝儿等人不明白,魏昭很清楚孙峥为什么会这样的表现,那捧火就是显微镜。
于是她也并不耽搁,直接翻身上了她的白马,与孙峥一起去往太子府。
到了太子府,太子并不在此而是在宫中,内侍说道“明衍郡主直接进来就是。”
魏昭看着孙夫子失望的表情,开口解释说道“这位是孙大夫,我需要用显微镜。”
这等物件已经是加密物件,而魏昭担心太子不在,暂时无法使用,她心中一叹。
内侍躬身含笑说道“太子府里就有一架最新的显微镜,先前太子就吩咐过,倘若是郡主来了,直接用就是。”
孙峥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他看着魏昭,而昭昭冲着夫子一笑,随即对着内侍点点头,“那就劳烦公公了。”
“郡主客气了。”内侍的态度很是恭敬,作为太子的身边人最知道太子早早就与明衍郡主通信,还把流光给了这位郡主,他们都猜测指不定太子妃之位就落在这位头上。
魏昭是第三次来太子府,这里还有一小方的地种了番茄,红彤彤的番茄挂在藤蔓上,煞是可爱。
太子府的花园构造最独特的就在于此处,里面有一小块儿耕田,这块儿地等着明年的时候会种植番薯。
孙峥自从跟着魏昭到了太子府,心中多少有些惊讶,再从内侍的态度可以窥见自家徒弟居然还和太子关系匪浅。
孙峥只是分了一缕神去思索这两人的关系,等到内侍打开了上锁的匣子,他的眼中就只有黄铜显微镜了。
孙峥急切地看着昭昭,问道“这就是显微镜”
魏昭也在迷茫呢,因为这显微镜的构架和她先前所见不一样,小心翼翼询问内侍“这位公公,这是显微镜”
以前的显微镜只有一个筒,是单眼凑上去看的,现在这个显微镜显然改变了。
内侍解释说道“最开始的显微镜是单筒的,太医署和工部这段时间走得很近,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单筒的显微镜换成了这种双筒的显微镜更方便让人观察,这里做了不少的调试,工部至少有七八个人在研究这种显微镜,不停观察记录东西,并且还做出了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