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 (1/2)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唯一的问题是,究竟要涌多少的泉,才算报完了恩义
在报完之前, 个人自己的想法、愿望,又究竟算什么
两个半月前, 也即七月上旬, 宇文大将军宇文恺率军回到了琅琊城。令城中世家倒吸一口气的是, 他带回来的并非传闻中的“三千精兵”,而是一万大军。
三百精兵随他入城, 其余军队在城外驻扎。
北方的世家们虽各自豢养得有私兵, 却和南方自给自足、占地广阔的庄园不同,不能直接在家中养军队。因此, 他们的私兵大多在琅琊城外, 遍布北齐境内, 不在眼前。
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宇文恺真要做什么, 这城中娇贵的世家们无疑就是案板上的肉。
一时之间, 人人自危。
人人也都在猜测莫非宇文恺真就要逼宫失传的天子剑真在他手上
但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宇文恺第一时间进宫面见天子, 据说他“执礼甚恭”,没有任何骄矜之举。
辅佐司掌礼节的官员, 小宗伯袁衡,斥责宇文恺“拥兵自重”,宇文恺也没有任何怒色, 反而笑着解释说,他是听闻琅琊城中有人竟对陛下有不臣之心, 一时心急,才带了人快马加鞭回来,要“清君侧”。
清什么君侧
第二日,便有三名重要官员,在上朝途中被宇文恺的人伏击袭杀,当场死亡。一同遭难的,还有“不幸被卷入这场争斗”的小宗伯――袁衡,也就是前一日才在朝堂上把宇文恺骂得狗血淋头的士族官员。
而更巧的是,这统共四名官员都属于改革派的重要人物。他们是皇帝的心腹,一直坚决要求执行改革、开放官员选取和晋升通道。
都是些有胸怀、有抱负的人。
哪怕是与他们对立的保守派,即便恨他们恨得牙痒痒,却也没想过当街袭杀这种事。
这种原始而野蛮的行径不是世家习惯的争斗手段。
满城震动之际,宇文恺却施施然拿出一堆改了死者私印的文书、通信,证实说,这几名官员内通南朝,是“北齐的叛徒”。
很多人都怀疑那证据是宇文恺伪造的,却谁也没有定论。
听说,当今天子看了所谓“证物”后,当朝呕血昏迷,宫中急召太医会诊,而那宇文恺还大笑不止,环顾左右,说陛下是被这些叛徒伤了心,叛徒们真是罪该万死。
士族们群情激奋,尤其是改革派。他们猝不及防失去四个核心人物,可谓元气大伤。
他们这群人,虽说平日里勾心斗角、各有各的盘算,却唯独不能丢了名声和风骨,因为这两样东西是他们统治的正义性所在,也是多年来他们能够与皇权博弈的关键。
改革派吵闹着要联合起来,给宇文恺施压,务必要讨要个说法。毕竟,就算最坏的结果发生,宇文恺篡位,他要治理国家,难不成就靠自己
总是离不开他们这些世家的。
改革派的首脑们奔波起来,还试图说服保守派一起参与。
但是,他们失败了。
所有属于保守派的世家,都保持缄默,并且容忍了宇文恺的放肆行径。
改革派这才回过神原来宇文恺早就压下了保守派内部的声音。这一次事件,对改革派而言是突然发难,对保守派而言,却是预谋已久
短短半月内,北齐皇宫宣布皇帝需要静养,颁布旨意,以宇文恺为天官冢宰,恢复天官冢宰总领五府之制度。
也就是说,到七月中旬,宇文恺便堂而皇之开始摄政了。
一系列变故,看得改革派目瞪口呆。
他们试图控诉宇文恺假传天子旨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根本无需宇文恺亲自出马,其余保守派的世家就你一言我一语,悠哉哉地将他们给驳了回去。
据说宇文恺私下宴客时得意无比,说“对付这些中原世家,还得用他们自己人的嘴皮子”
宇文恺出身北胡,与这些本地世家作风十分不同。
一时间,宇文大将军春风得意、风头无两,大有一举成为无冕之王的势头。
而在这牵连无数人命运的大局面前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那场伏击袭杀的事件里,死去的人并不仅仅是那四名官员。
那一天里,还有两名结伴上街采买东西的婢女,被杀红了眼的士兵一刀杀死。当她们的主家发现她们时,她们的尸体都被不知道谁给糟蹋得不成样子。
那是姜家的婢女,却并非哪位主子贴身伺候的人。她们长得不美、牙齿不整齐、皮肤不细白,说话的声音也并不优美,所以只是厨房里打杂的小丫鬟。
她们惨死,满府的主子没有一个人在意。只有她们朝夕相处的几个友人哭了一哭,还有就是
裴沐抱着她的剑,站在偏门门口。她向城东望去,目光越过鳞次栉比的房屋,一直看到宇文府邸那飞起的檐角。
她站了很久。
直到姜公子来找她。
“阿沐。”
那天还下着雨,夏天的雨总是密集猛烈,打得人浑身湿透。姜公子站在雨里,旁人为他撑伞,为他披衣。
在他的示意下,侍者走上前,为浑身湿透的小公子也撑起一把伞,再披上干净柔软的毛巾。上好的棉布,价格不菲。
裴沐回过头。她脸上雨水纵横。
灯光被雨水晕开,由此也将世界晕开。世界是黑白二色的水墨画,朦胧清淡,一切都看不分明。
“哥哥,”她轻声说,“你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姜月章静静地望着她。
她如同自言自语“红鱼,绿雁。她们不大会做菜,所以才一直是最下等的丫头,但她们一个做绿豆汤很好喝,一个总能挑选到最新鲜、最好的菜。这也是本事,是不是”
姜月章轻轻叹了口气,走去她身边。
他偏头低低咳嗽几声,才按住裴沐的头,略微弯腰,平视着她的眼睛“阿沐,你要听哥哥的。”
“你不能现在去找宇文恺报仇。”他声音淡淡,却不容置疑,“接下来的时日,你尽量不要与那一头碰面,实在撞上了,也要退避。”
裴沐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姜公子伸出手指,捧了捧她的眼角。他心中滑过一个细微的念头弟弟的眼睛,有时候真是太过清澈了。
他继续说“你记住,唯有中庸才是取胜之道。宇文恺得意太过,便注定不能久长。哥哥对你保证,他一定会身首分离、身败名裂。”
裴沐仍是定定看着他。
片刻后,她点点头“好,我相信哥哥。而且,我也不想给家里带来麻烦。现在宇文恺锋芒正盛,我不能去硬碰硬。”
她认真地承诺,也像认真地劝解自己。
姜月章勾起唇角,再去牵她的手“走罢,回去换身衣服。”
这是七月上旬所发生的,一件不起眼的、注定不会被载入史册的小事。
到了八月初,又发生了另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那天,裴沐刚刚去到城西,就发现广识会的据点前正围了一群士兵,看衣着,他们正是宇文恺营中的人。
老百姓害怕地远远躲开,又都忍不住好奇,悄悄窥探着。
士兵们正将广识会里的东西一一扔出来,连招牌都取下来砸烂了。而广识会的子弟们站在一旁眼睁睁看着,却都一脸忍耐,敢怒不敢言。
裴沐走上前“发生什么了”
同伴们将她拉到一边,低声同她说了缘故。原来,宇文大将军说广识会是南朝的组织,不能开在琅琊城,必须立即拆除,否则便是通敌叛国,格杀勿论。
围观的人群里,突然发出一声带着哭腔的喊叫“求求你们不要扔我们的书唔唔”
那孩子迅速被大人捂住了嘴。
原来,广识会一直将此地当作半个学堂,教西城的人读书识字。书本笔墨昂贵,百姓们买不起,就都用学堂的,大家都很珍惜。
裴沐盯着地上那大堆被破坏的东西,忍耐地握紧了手。
同伴低声道“沐云,别冲动。”
她说“我知道。”
这里是众人多年心血,眼睁睁看着被毁,谁也不好受,却谁都明白,这时必须忍耐。
最多在心里暗恨看你能猖狂到几时
这时,却见军队往两边让开;从广识会里头,走出一个摇着羽扇、满脸得意的人。
是之前曾被裴沐吓破胆子的宇文驰,也是宇文恺最宠爱的庶子。
他穿着华丽长衫,小眼睛四下一转,便锁定在裴沐身上。他“嘿嘿”几声,大摇大摆走来,还装模作样地围着广识会的人们走了一圈。
有人当即怒道“宇文驰,你做什么”
宇文驰哼笑道“我来看看,之前风光的广识会有没有后悔早知道有今天,你们当初不如乖乖让我当广识会的会长,不就什么事都没了”
裴沐瞥他一眼,移开目光,神色淡淡,并无反应。
宇文驰更来劲了“姜沐云,你不是厉害得很今天怎么哑巴了装得这么清高,其实谁不知道你只是姜家收养的说是养子,其实就是个家奴也不知道你们姜家的族谱上,有没有你的名字”
裴沐面无表情,还是不说话。
就有同伴听不下去,为她辩驳“我们修士何曾管俗家出身何况,谁不知道沐云与姜大公子情同手足,要你多嘴”
宇文驰立即揪住话眼,不依不饶“情同手足,那就不是手足区区一个家奴、贱民,也配与我这样人作对”
“你”
人们憋着气,说不出话。这群在广识会里混下来的修士,大多是世家幼子、庶子,因为仕途无望,本人也没什么野心,才乐得当个闲云野鹤的修士。因此,他们吵架都很笨拙。
而且在他们心里,其实也没有觉得宇文驰说错。人人都知道,姜沐云并非姜家血脉,只是他们自诩修士,不该理会这些门第之见。
辩不过,那就走。
有人扯了裴沐的袖子,愤愤道“沐云,我们走,休要与这种小人一般见识”
裴沐点点头,准备先行离开。
宇文驰却不乐意就这么结束。他装模作样地咳了一声,立即有士兵上前,拦住了广识会的去路。
“宇文驰你”
裴沐拍了拍同伴的肩,平静地看向宇文驰“听闻宇文大将军驻守边防近十年,是北齐第一大功臣。”
宇文驰得意道“不错,你也知”
裴沐顾自问“那么敢问,堂堂宇文大将军、天官冢宰的军队,究竟是守卫北齐的卫国之军,还是当街无故戕害士族子弟的宇文私兵”
宇文驰一噎“你”
裴沐等了一会儿,见这纨绔草包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应对言辞,便点一点头“宇文公子好好想想,我们便不奉陪了。”
他们离开了西城。
路上,一群人将宇文家一顿痛骂,勉强解了点心中郁气。又有人笑着夸赞裴沐,说“看不出来,沐云不仅修为高明,还有雄辩之才”
“是啊”
“刚才宇文驰的脸色,真是好笑”
还有人向往道“我家哥哥说,姜家大公子便是这般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功夫,我原先还将信将疑,而今见了沐云,就也能想见几分大公子的风采了。”
裴沐这才微微露出笑意“我只学了点皮毛,可不敢与哥哥比养气和才学。”
不知道谁无意说了句“由此能看出姜大公子真是敦厚之人,不仅叫沐云修炼出一身好本事,还教他读书习字、处世之道,天底下真没有更好的兄长了。听闻大公子身体欠佳,沐云定会护着大公子,让这样一个好人长命百岁,对吧”
裴沐笑起来,认真说“是,哥哥对我恩重如山,是全天下最好的哥哥。我会用这条命护着哥哥。”
众人齐齐称赞这兄友弟恭、恩义双全的佳话,认为这足以记入史册。再笑闹一番后,人们便各自回家,准备闷头不出,祈祷家中父兄早日将宇文恺赶走。
至于第三件小事
八月下旬,宇文恺上姜家提亲。
他们指名道姓,要为宇文驰娶姜家五娘,姜滟云。
姜家虽然从未表明政治立场,但他们的姻亲杨家、余家,还有现在正与姜滟云议亲的汪家,都是改革派。
姜家怎么可能答应
若说名声是世家的脊梁,那联姻就是世家的血管。他们正是通过代代联姻,来微妙地结盟,从而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且不说姜滟云正在议亲,就说宇文恺的北胡出身、宠妾灭妻的作风,姜家这样的百年世家就断然不会将女儿嫁给他家。
更何况,那还是个庶子姜滟云是何等人,是姜家家主的嫡幼女,标标准准的世家贵女。
要是姜家答应了,岂非将百年的名声都扫了地,日后被天下士族唾骂倒了脊梁骨,死后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姜家家主眉头都没抬,只听了个开头,就断然拒绝。
宇文家的人退了回去。
第二天,他们却又来了。
来人是宇文府上的大总管,乃是宇文恺亲兵负伤退下所担任,故而深得宇文恺信任。他少了右边小臂,却仍是目光炯炯,步伐中不掩当年杀伐之气。
他一笑,就像老虎咧嘴。
“家主说,八公子配贵府五娘,许是高攀了些。”大总管和和气气地说,眼中精光一闪,“不过,府上的姜沐云小公子实不相瞒,我们八公子见了之后,惊为天人,不如贵府就把小公子给了我们罢”
姜家听得目瞪口呆。还能这样谁会求娶求娶一个男人
大总管又立即解释“自然不是娶妻,我们八公子还要传宗接代。就是接姜小公子回去,慰藉一二,也就足够了。”
言下之意,便是领回去当个玩物了。
男风、娈童,这并非什么新鲜事,反而还颇为流行,被视为风雅之事。不少皇族、世家子,私下都豢养得有貌美男宠,琅琊城里还有烟月馆,里头都是清秀美丽的小倌,也是许多男人喜欢流连的地方。
姜家在场的人,一个个气得面色铁青。
便是姜小公子是养子,既然冠了姜家的姓,就断然没有送出去给人亵玩的道理
而且,真要答应了
姜公子能把整个姜府翻过来。
姜家家主当即就拍了桌子,指着大总管的鼻子,将他痛骂了一顿。
大总管神色自若,坦然听之。末了,他只
唯一的问题是,究竟要涌多少的泉,才算报完了恩义
在报完之前, 个人自己的想法、愿望,又究竟算什么
两个半月前, 也即七月上旬, 宇文大将军宇文恺率军回到了琅琊城。令城中世家倒吸一口气的是, 他带回来的并非传闻中的“三千精兵”,而是一万大军。
三百精兵随他入城, 其余军队在城外驻扎。
北方的世家们虽各自豢养得有私兵, 却和南方自给自足、占地广阔的庄园不同,不能直接在家中养军队。因此, 他们的私兵大多在琅琊城外, 遍布北齐境内, 不在眼前。
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宇文恺真要做什么, 这城中娇贵的世家们无疑就是案板上的肉。
一时之间, 人人自危。
人人也都在猜测莫非宇文恺真就要逼宫失传的天子剑真在他手上
但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宇文恺第一时间进宫面见天子, 据说他“执礼甚恭”,没有任何骄矜之举。
辅佐司掌礼节的官员, 小宗伯袁衡,斥责宇文恺“拥兵自重”,宇文恺也没有任何怒色, 反而笑着解释说,他是听闻琅琊城中有人竟对陛下有不臣之心, 一时心急,才带了人快马加鞭回来,要“清君侧”。
清什么君侧
第二日,便有三名重要官员,在上朝途中被宇文恺的人伏击袭杀,当场死亡。一同遭难的,还有“不幸被卷入这场争斗”的小宗伯――袁衡,也就是前一日才在朝堂上把宇文恺骂得狗血淋头的士族官员。
而更巧的是,这统共四名官员都属于改革派的重要人物。他们是皇帝的心腹,一直坚决要求执行改革、开放官员选取和晋升通道。
都是些有胸怀、有抱负的人。
哪怕是与他们对立的保守派,即便恨他们恨得牙痒痒,却也没想过当街袭杀这种事。
这种原始而野蛮的行径不是世家习惯的争斗手段。
满城震动之际,宇文恺却施施然拿出一堆改了死者私印的文书、通信,证实说,这几名官员内通南朝,是“北齐的叛徒”。
很多人都怀疑那证据是宇文恺伪造的,却谁也没有定论。
听说,当今天子看了所谓“证物”后,当朝呕血昏迷,宫中急召太医会诊,而那宇文恺还大笑不止,环顾左右,说陛下是被这些叛徒伤了心,叛徒们真是罪该万死。
士族们群情激奋,尤其是改革派。他们猝不及防失去四个核心人物,可谓元气大伤。
他们这群人,虽说平日里勾心斗角、各有各的盘算,却唯独不能丢了名声和风骨,因为这两样东西是他们统治的正义性所在,也是多年来他们能够与皇权博弈的关键。
改革派吵闹着要联合起来,给宇文恺施压,务必要讨要个说法。毕竟,就算最坏的结果发生,宇文恺篡位,他要治理国家,难不成就靠自己
总是离不开他们这些世家的。
改革派的首脑们奔波起来,还试图说服保守派一起参与。
但是,他们失败了。
所有属于保守派的世家,都保持缄默,并且容忍了宇文恺的放肆行径。
改革派这才回过神原来宇文恺早就压下了保守派内部的声音。这一次事件,对改革派而言是突然发难,对保守派而言,却是预谋已久
短短半月内,北齐皇宫宣布皇帝需要静养,颁布旨意,以宇文恺为天官冢宰,恢复天官冢宰总领五府之制度。
也就是说,到七月中旬,宇文恺便堂而皇之开始摄政了。
一系列变故,看得改革派目瞪口呆。
他们试图控诉宇文恺假传天子旨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根本无需宇文恺亲自出马,其余保守派的世家就你一言我一语,悠哉哉地将他们给驳了回去。
据说宇文恺私下宴客时得意无比,说“对付这些中原世家,还得用他们自己人的嘴皮子”
宇文恺出身北胡,与这些本地世家作风十分不同。
一时间,宇文大将军春风得意、风头无两,大有一举成为无冕之王的势头。
而在这牵连无数人命运的大局面前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那场伏击袭杀的事件里,死去的人并不仅仅是那四名官员。
那一天里,还有两名结伴上街采买东西的婢女,被杀红了眼的士兵一刀杀死。当她们的主家发现她们时,她们的尸体都被不知道谁给糟蹋得不成样子。
那是姜家的婢女,却并非哪位主子贴身伺候的人。她们长得不美、牙齿不整齐、皮肤不细白,说话的声音也并不优美,所以只是厨房里打杂的小丫鬟。
她们惨死,满府的主子没有一个人在意。只有她们朝夕相处的几个友人哭了一哭,还有就是
裴沐抱着她的剑,站在偏门门口。她向城东望去,目光越过鳞次栉比的房屋,一直看到宇文府邸那飞起的檐角。
她站了很久。
直到姜公子来找她。
“阿沐。”
那天还下着雨,夏天的雨总是密集猛烈,打得人浑身湿透。姜公子站在雨里,旁人为他撑伞,为他披衣。
在他的示意下,侍者走上前,为浑身湿透的小公子也撑起一把伞,再披上干净柔软的毛巾。上好的棉布,价格不菲。
裴沐回过头。她脸上雨水纵横。
灯光被雨水晕开,由此也将世界晕开。世界是黑白二色的水墨画,朦胧清淡,一切都看不分明。
“哥哥,”她轻声说,“你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姜月章静静地望着她。
她如同自言自语“红鱼,绿雁。她们不大会做菜,所以才一直是最下等的丫头,但她们一个做绿豆汤很好喝,一个总能挑选到最新鲜、最好的菜。这也是本事,是不是”
姜月章轻轻叹了口气,走去她身边。
他偏头低低咳嗽几声,才按住裴沐的头,略微弯腰,平视着她的眼睛“阿沐,你要听哥哥的。”
“你不能现在去找宇文恺报仇。”他声音淡淡,却不容置疑,“接下来的时日,你尽量不要与那一头碰面,实在撞上了,也要退避。”
裴沐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姜公子伸出手指,捧了捧她的眼角。他心中滑过一个细微的念头弟弟的眼睛,有时候真是太过清澈了。
他继续说“你记住,唯有中庸才是取胜之道。宇文恺得意太过,便注定不能久长。哥哥对你保证,他一定会身首分离、身败名裂。”
裴沐仍是定定看着他。
片刻后,她点点头“好,我相信哥哥。而且,我也不想给家里带来麻烦。现在宇文恺锋芒正盛,我不能去硬碰硬。”
她认真地承诺,也像认真地劝解自己。
姜月章勾起唇角,再去牵她的手“走罢,回去换身衣服。”
这是七月上旬所发生的,一件不起眼的、注定不会被载入史册的小事。
到了八月初,又发生了另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那天,裴沐刚刚去到城西,就发现广识会的据点前正围了一群士兵,看衣着,他们正是宇文恺营中的人。
老百姓害怕地远远躲开,又都忍不住好奇,悄悄窥探着。
士兵们正将广识会里的东西一一扔出来,连招牌都取下来砸烂了。而广识会的子弟们站在一旁眼睁睁看着,却都一脸忍耐,敢怒不敢言。
裴沐走上前“发生什么了”
同伴们将她拉到一边,低声同她说了缘故。原来,宇文大将军说广识会是南朝的组织,不能开在琅琊城,必须立即拆除,否则便是通敌叛国,格杀勿论。
围观的人群里,突然发出一声带着哭腔的喊叫“求求你们不要扔我们的书唔唔”
那孩子迅速被大人捂住了嘴。
原来,广识会一直将此地当作半个学堂,教西城的人读书识字。书本笔墨昂贵,百姓们买不起,就都用学堂的,大家都很珍惜。
裴沐盯着地上那大堆被破坏的东西,忍耐地握紧了手。
同伴低声道“沐云,别冲动。”
她说“我知道。”
这里是众人多年心血,眼睁睁看着被毁,谁也不好受,却谁都明白,这时必须忍耐。
最多在心里暗恨看你能猖狂到几时
这时,却见军队往两边让开;从广识会里头,走出一个摇着羽扇、满脸得意的人。
是之前曾被裴沐吓破胆子的宇文驰,也是宇文恺最宠爱的庶子。
他穿着华丽长衫,小眼睛四下一转,便锁定在裴沐身上。他“嘿嘿”几声,大摇大摆走来,还装模作样地围着广识会的人们走了一圈。
有人当即怒道“宇文驰,你做什么”
宇文驰哼笑道“我来看看,之前风光的广识会有没有后悔早知道有今天,你们当初不如乖乖让我当广识会的会长,不就什么事都没了”
裴沐瞥他一眼,移开目光,神色淡淡,并无反应。
宇文驰更来劲了“姜沐云,你不是厉害得很今天怎么哑巴了装得这么清高,其实谁不知道你只是姜家收养的说是养子,其实就是个家奴也不知道你们姜家的族谱上,有没有你的名字”
裴沐面无表情,还是不说话。
就有同伴听不下去,为她辩驳“我们修士何曾管俗家出身何况,谁不知道沐云与姜大公子情同手足,要你多嘴”
宇文驰立即揪住话眼,不依不饶“情同手足,那就不是手足区区一个家奴、贱民,也配与我这样人作对”
“你”
人们憋着气,说不出话。这群在广识会里混下来的修士,大多是世家幼子、庶子,因为仕途无望,本人也没什么野心,才乐得当个闲云野鹤的修士。因此,他们吵架都很笨拙。
而且在他们心里,其实也没有觉得宇文驰说错。人人都知道,姜沐云并非姜家血脉,只是他们自诩修士,不该理会这些门第之见。
辩不过,那就走。
有人扯了裴沐的袖子,愤愤道“沐云,我们走,休要与这种小人一般见识”
裴沐点点头,准备先行离开。
宇文驰却不乐意就这么结束。他装模作样地咳了一声,立即有士兵上前,拦住了广识会的去路。
“宇文驰你”
裴沐拍了拍同伴的肩,平静地看向宇文驰“听闻宇文大将军驻守边防近十年,是北齐第一大功臣。”
宇文驰得意道“不错,你也知”
裴沐顾自问“那么敢问,堂堂宇文大将军、天官冢宰的军队,究竟是守卫北齐的卫国之军,还是当街无故戕害士族子弟的宇文私兵”
宇文驰一噎“你”
裴沐等了一会儿,见这纨绔草包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应对言辞,便点一点头“宇文公子好好想想,我们便不奉陪了。”
他们离开了西城。
路上,一群人将宇文家一顿痛骂,勉强解了点心中郁气。又有人笑着夸赞裴沐,说“看不出来,沐云不仅修为高明,还有雄辩之才”
“是啊”
“刚才宇文驰的脸色,真是好笑”
还有人向往道“我家哥哥说,姜家大公子便是这般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功夫,我原先还将信将疑,而今见了沐云,就也能想见几分大公子的风采了。”
裴沐这才微微露出笑意“我只学了点皮毛,可不敢与哥哥比养气和才学。”
不知道谁无意说了句“由此能看出姜大公子真是敦厚之人,不仅叫沐云修炼出一身好本事,还教他读书习字、处世之道,天底下真没有更好的兄长了。听闻大公子身体欠佳,沐云定会护着大公子,让这样一个好人长命百岁,对吧”
裴沐笑起来,认真说“是,哥哥对我恩重如山,是全天下最好的哥哥。我会用这条命护着哥哥。”
众人齐齐称赞这兄友弟恭、恩义双全的佳话,认为这足以记入史册。再笑闹一番后,人们便各自回家,准备闷头不出,祈祷家中父兄早日将宇文恺赶走。
至于第三件小事
八月下旬,宇文恺上姜家提亲。
他们指名道姓,要为宇文驰娶姜家五娘,姜滟云。
姜家虽然从未表明政治立场,但他们的姻亲杨家、余家,还有现在正与姜滟云议亲的汪家,都是改革派。
姜家怎么可能答应
若说名声是世家的脊梁,那联姻就是世家的血管。他们正是通过代代联姻,来微妙地结盟,从而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且不说姜滟云正在议亲,就说宇文恺的北胡出身、宠妾灭妻的作风,姜家这样的百年世家就断然不会将女儿嫁给他家。
更何况,那还是个庶子姜滟云是何等人,是姜家家主的嫡幼女,标标准准的世家贵女。
要是姜家答应了,岂非将百年的名声都扫了地,日后被天下士族唾骂倒了脊梁骨,死后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姜家家主眉头都没抬,只听了个开头,就断然拒绝。
宇文家的人退了回去。
第二天,他们却又来了。
来人是宇文府上的大总管,乃是宇文恺亲兵负伤退下所担任,故而深得宇文恺信任。他少了右边小臂,却仍是目光炯炯,步伐中不掩当年杀伐之气。
他一笑,就像老虎咧嘴。
“家主说,八公子配贵府五娘,许是高攀了些。”大总管和和气气地说,眼中精光一闪,“不过,府上的姜沐云小公子实不相瞒,我们八公子见了之后,惊为天人,不如贵府就把小公子给了我们罢”
姜家听得目瞪口呆。还能这样谁会求娶求娶一个男人
大总管又立即解释“自然不是娶妻,我们八公子还要传宗接代。就是接姜小公子回去,慰藉一二,也就足够了。”
言下之意,便是领回去当个玩物了。
男风、娈童,这并非什么新鲜事,反而还颇为流行,被视为风雅之事。不少皇族、世家子,私下都豢养得有貌美男宠,琅琊城里还有烟月馆,里头都是清秀美丽的小倌,也是许多男人喜欢流连的地方。
姜家在场的人,一个个气得面色铁青。
便是姜小公子是养子,既然冠了姜家的姓,就断然没有送出去给人亵玩的道理
而且,真要答应了
姜公子能把整个姜府翻过来。
姜家家主当即就拍了桌子,指着大总管的鼻子,将他痛骂了一顿。
大总管神色自若,坦然听之。末了,他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