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八王府 (1/2)
要说王府,叶燃去过的也不少了,比如汝阳王府,以及后来明教打下的地盘里各家勋贵府邸都算。
但像八王府这么有特色的,她还是第一次看到。
除了后院女眷住的地方花木扶疏,还勉强算是有点能看的景致之外,整座府邸的风格看起来更像是军营。
简单实用,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到处都是横平竖直一望无遗的风格。
墙不但砌得高且直,还费事费力地里里外外都用灰泥抹得十分光滑,几乎寻不到微小的可供借力的凹凸处。
沿墙中植的树干从下往上都被修剪得光秃秃的,半点枝桠不留,只有最高处的枝叶大概还有夏日遮荫的作用,幸免于难被留了下来,以一中头重脚轻的姿态坚强地站在那里。
四个角上甚至设有高度不违制的望楼,里面还有人轮班值守。
对于潜入者来说实在是非常不友好的一中布置。
尤其此间世界的武功水准普遍都不怎么高,但凡身怀内功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能是高手了。如果居然还轻功不错,那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了,扳着手指头数,整个江湖上都不会超过五人之数。
君不见展昭在皇宫中翻了个耀武楼,仁宗堂堂一个富有四海的天子就看得目驰神迷,击掌赞叹不已,甚至当场就封了他个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当然这只不过是个由头,真正封赏展昭,为的还是酬他之前护卫包大人并协助破案的功劳,并为开封府添一强助。
但这背后的弯弯道道老百姓可闹不清楚,传扬出去可不就成了展护卫因攀楼攀得好,被皇帝封了大官儿做。
也难怪白玉堂忿忿不平了,他轻功也好啊,凭什么就展昭得了官家青眼,出了这么大的风头。
叶燃虽然还不曾亲眼见过展昭,但据这两日听“展吹”张龙赵虎的描述,再扣掉其中的水分,估摸着展昭如果认真动起手来,白玉堂是胜算不大的。
但一来展昭是个抑己从人的性子,比武切磋并非生死相搏,他总归要给对手留点余地;二来白五爷气性大,不亲自打一场谁也别想按他头认输。
所以猫鼠之间迟早必有一战。
叶燃自己倒也挺想看这场热闹的,并不打算阻止,只是在展昭赶回东京城之前,她还是要想办法给白玉堂找点事儿绊脚,免得他闲极无聊摸去皇宫惹祸。
她一边琢磨着给白五爷找事儿,一边朝八王府的东面摸去。
叶燃的武力虽然受了此间世界天花板的限制,但她在武学之道上的领悟和运用却不会受限。
就像成年人绑上一只手,也能轻易吊打小孩子。
因此即便是八王府这军营一样设施也拦不住她夜探,因为身形过快,守卫们就算看到夜色中有一抹淡如轻烟的影子掠过,但眨眼功夫便没了踪迹,也只会当是看走了眼。
何况就算是真的两军对垒之地,她也闯过了的。固然昔年与她同闯战阵,替她护住后方的人已不在,但汴京城中繁华地带的一座八王府却也并非是什么龙潭虎穴。
东面的一排厢房是管事们住的地方,此时屋中却均未有亮光,多半是有什么事要办,而长史和幕僚们的地位更高些,日常在书房那边活动,不大会来此地。
若那李姓男子当真是八王府的管事,必定会在此处留下活动的痕迹。
叶燃行动十分迅捷,不过片刻已将此时无人的空屋子俱都查看了一番。
查勘线索是当年金总捕头的拿手好戏,她跟着学了不少手段,此时倒也用上了,却只搜出些不怎么正经的香包手帕来,最大的收获也不过是某位管事房中藏着采买贪墨的假账。
又被她放回了原处。
她暂时没有替八王府抓蠹虫的打算,姑且留个扣儿以待后用吧。
这一排厢房乃是坐南朝北的格局,叶燃是从东头往西搜的,不过片刻进度便已过半,鼻间却忽地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几乎被浓烈的酒味和脂粉香气掩盖了下去,放在嗅觉不那么灵敏的人身上或许根本就闻不出来有什么异样,最多以为是某人饮酒作乐归来身上带着的残余味道。
但叶燃五感敏锐,于她而言这血腥味简直像是黑夜里明晃晃的灯光一般,是以很快便循着味道寻到了来源。
就在这排厢房后方的一间柴房中,一个中年男子仰面朝天倒在柴堆之上,面上惊恐之意犹未来得及收敛,颈间右侧有细细的一道血痕,其下血迹不多,但胸前衣上,身后柴堆和四周墙壁上都是喷溅而出的血点。
这场景看着可怖,实际出血量却并不多,且已经呈现半干涸的状态。
一眼便看得出来,这人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他身边还有一个白瓷酒坛歪倒在地,坛口旁的泥土地上濡湿一片,这酒味极其辛烈刺鼻,故而将血腥味都掩盖了不少去。
至于脂粉味
叶燃心念一动,闪身上前,在那人身上摸索了起来,每搜过一处便将其仔细复原成原来的模样。
果然不多时便在他袖袋中寻出了小小一盒胭脂来,打开看了一眼,倒是并无用过的痕迹,除此之外就只有个绣花钱袋中装着些散碎银两,其余皆是无甚特色的杂物。
叶燃取了块手帕将那盒胭脂裹好收了起来,转身出了柴房,寻了个空地,捏着嗓子高声大喊了起来“杀人啦救命啊,有人被杀啦”
立时便听得一阵嘈杂,许多人的脚步声从外奔过来。
当先一队人手中提着一盏别名为“气死风”的提灯,这中灯外罩明瓦,不惧风雨,是军中常用的,人人腰间挂刀,身形剽悍,身上更有一中凶悍之气,一看便是在战场上历练过,见过血的人。
领头一人是个精干汉子,此时必定也已经闻到了那血腥气味,却立在那柴房门口并不进去,转头看向身后众人,沉声问道“是谁先发现的”
叶燃喊完那一嗓子,就飞身上了一旁的高墙,此时她伏在墙头四望,只见原本沉寂在黑暗中的王府中四处均燃起了点点火光,就像是一头沉睡的巨兽亮出了獠牙。
反应速度真够快的。
这么一看就更像军中预警制度了,十人一编,遇事连坐那种。
但八大王赵元俨当皇子的时候就是统兵打仗的大将,至今辽夏边关的好几位指挥使还是他昔年的旧部,要说是以治兵之法来训练家丁,这倒也是将门武勋之家的常态,不算出奇。
她发那一声喊的时候刻意捏着嗓子,将声音放粗,乍一听就如同一个普通男子的声音,语气中又满是惊惶之意。
因此这问话的人
但像八王府这么有特色的,她还是第一次看到。
除了后院女眷住的地方花木扶疏,还勉强算是有点能看的景致之外,整座府邸的风格看起来更像是军营。
简单实用,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到处都是横平竖直一望无遗的风格。
墙不但砌得高且直,还费事费力地里里外外都用灰泥抹得十分光滑,几乎寻不到微小的可供借力的凹凸处。
沿墙中植的树干从下往上都被修剪得光秃秃的,半点枝桠不留,只有最高处的枝叶大概还有夏日遮荫的作用,幸免于难被留了下来,以一中头重脚轻的姿态坚强地站在那里。
四个角上甚至设有高度不违制的望楼,里面还有人轮班值守。
对于潜入者来说实在是非常不友好的一中布置。
尤其此间世界的武功水准普遍都不怎么高,但凡身怀内功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能是高手了。如果居然还轻功不错,那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了,扳着手指头数,整个江湖上都不会超过五人之数。
君不见展昭在皇宫中翻了个耀武楼,仁宗堂堂一个富有四海的天子就看得目驰神迷,击掌赞叹不已,甚至当场就封了他个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当然这只不过是个由头,真正封赏展昭,为的还是酬他之前护卫包大人并协助破案的功劳,并为开封府添一强助。
但这背后的弯弯道道老百姓可闹不清楚,传扬出去可不就成了展护卫因攀楼攀得好,被皇帝封了大官儿做。
也难怪白玉堂忿忿不平了,他轻功也好啊,凭什么就展昭得了官家青眼,出了这么大的风头。
叶燃虽然还不曾亲眼见过展昭,但据这两日听“展吹”张龙赵虎的描述,再扣掉其中的水分,估摸着展昭如果认真动起手来,白玉堂是胜算不大的。
但一来展昭是个抑己从人的性子,比武切磋并非生死相搏,他总归要给对手留点余地;二来白五爷气性大,不亲自打一场谁也别想按他头认输。
所以猫鼠之间迟早必有一战。
叶燃自己倒也挺想看这场热闹的,并不打算阻止,只是在展昭赶回东京城之前,她还是要想办法给白玉堂找点事儿绊脚,免得他闲极无聊摸去皇宫惹祸。
她一边琢磨着给白五爷找事儿,一边朝八王府的东面摸去。
叶燃的武力虽然受了此间世界天花板的限制,但她在武学之道上的领悟和运用却不会受限。
就像成年人绑上一只手,也能轻易吊打小孩子。
因此即便是八王府这军营一样设施也拦不住她夜探,因为身形过快,守卫们就算看到夜色中有一抹淡如轻烟的影子掠过,但眨眼功夫便没了踪迹,也只会当是看走了眼。
何况就算是真的两军对垒之地,她也闯过了的。固然昔年与她同闯战阵,替她护住后方的人已不在,但汴京城中繁华地带的一座八王府却也并非是什么龙潭虎穴。
东面的一排厢房是管事们住的地方,此时屋中却均未有亮光,多半是有什么事要办,而长史和幕僚们的地位更高些,日常在书房那边活动,不大会来此地。
若那李姓男子当真是八王府的管事,必定会在此处留下活动的痕迹。
叶燃行动十分迅捷,不过片刻已将此时无人的空屋子俱都查看了一番。
查勘线索是当年金总捕头的拿手好戏,她跟着学了不少手段,此时倒也用上了,却只搜出些不怎么正经的香包手帕来,最大的收获也不过是某位管事房中藏着采买贪墨的假账。
又被她放回了原处。
她暂时没有替八王府抓蠹虫的打算,姑且留个扣儿以待后用吧。
这一排厢房乃是坐南朝北的格局,叶燃是从东头往西搜的,不过片刻进度便已过半,鼻间却忽地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几乎被浓烈的酒味和脂粉香气掩盖了下去,放在嗅觉不那么灵敏的人身上或许根本就闻不出来有什么异样,最多以为是某人饮酒作乐归来身上带着的残余味道。
但叶燃五感敏锐,于她而言这血腥味简直像是黑夜里明晃晃的灯光一般,是以很快便循着味道寻到了来源。
就在这排厢房后方的一间柴房中,一个中年男子仰面朝天倒在柴堆之上,面上惊恐之意犹未来得及收敛,颈间右侧有细细的一道血痕,其下血迹不多,但胸前衣上,身后柴堆和四周墙壁上都是喷溅而出的血点。
这场景看着可怖,实际出血量却并不多,且已经呈现半干涸的状态。
一眼便看得出来,这人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他身边还有一个白瓷酒坛歪倒在地,坛口旁的泥土地上濡湿一片,这酒味极其辛烈刺鼻,故而将血腥味都掩盖了不少去。
至于脂粉味
叶燃心念一动,闪身上前,在那人身上摸索了起来,每搜过一处便将其仔细复原成原来的模样。
果然不多时便在他袖袋中寻出了小小一盒胭脂来,打开看了一眼,倒是并无用过的痕迹,除此之外就只有个绣花钱袋中装着些散碎银两,其余皆是无甚特色的杂物。
叶燃取了块手帕将那盒胭脂裹好收了起来,转身出了柴房,寻了个空地,捏着嗓子高声大喊了起来“杀人啦救命啊,有人被杀啦”
立时便听得一阵嘈杂,许多人的脚步声从外奔过来。
当先一队人手中提着一盏别名为“气死风”的提灯,这中灯外罩明瓦,不惧风雨,是军中常用的,人人腰间挂刀,身形剽悍,身上更有一中凶悍之气,一看便是在战场上历练过,见过血的人。
领头一人是个精干汉子,此时必定也已经闻到了那血腥气味,却立在那柴房门口并不进去,转头看向身后众人,沉声问道“是谁先发现的”
叶燃喊完那一嗓子,就飞身上了一旁的高墙,此时她伏在墙头四望,只见原本沉寂在黑暗中的王府中四处均燃起了点点火光,就像是一头沉睡的巨兽亮出了獠牙。
反应速度真够快的。
这么一看就更像军中预警制度了,十人一编,遇事连坐那种。
但八大王赵元俨当皇子的时候就是统兵打仗的大将,至今辽夏边关的好几位指挥使还是他昔年的旧部,要说是以治兵之法来训练家丁,这倒也是将门武勋之家的常态,不算出奇。
她发那一声喊的时候刻意捏着嗓子,将声音放粗,乍一听就如同一个普通男子的声音,语气中又满是惊惶之意。
因此这问话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