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者,礼器也。

    此间世界,本朝宗室襄阳王,赵爵。

    中州世界,自在门执事长老,赵器。

    这两个人身处不同的小世界之中,看似毫无关联,理论上也应当是毫无关系。

    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连接点,就是叶燃自己。

    她已经同仁宗查证过了,在先帝真宗与李妃的长女出生后不久,当时还是青年人的襄阳王赵爵正巧也奉旨进京,为圣上贺寿。

    真宗对这位风度翩翩又听话识趣的堂弟颇有好感,还宣他进宫赴过家宴,席上赵爵当场挥毫写了首颂圣诗出来。

    虽然词句只能勉强算是通顺,但宗室子弟平仄格律不错就已经难能可贵了,何况赵爵一笔楷书也颇有可观之处。

    真宗当即大加赞誉,宾主尽欢而散。

    真宗有心拿赵爵做个标杆,以示自己待宗室宽厚,遂又破格留他在京中盘桓了月余,这才颁下厚赏,将人放回了封地去。

    未过多久,宫中便传出消息,真宗长女夭折。

    看起来似乎只是寻常藩王进京,并无什么异样。

    但宫中饮宴皆有记档,连与会某人何时离席,又何时复返俱都记得清清楚楚,赵爵亲笔写下的颂圣之词更是奉了圣命装裱妥当收藏了起来。

    之前在宫中时,叶燃同仁宗说想看襄阳王手迹,仁宗立时便命人去寻了出来给她。

    那笔楷书秀丽工致,能看出是先学欧阳询,再学柳公权,兼有两者之风,又独带了一种烟云蕴结之气,已经颇具大家之道。

    小师弟在一旁没看出什么门道来,叶燃却一眼便认出了这手字定然是出自师叔赵器的笔下。

    她四岁上便开始随赵器习字,临摹所用字帖就是他亲笔写下的大字。

    虽然给小孩子所用字帖都会刻意写得横平竖直,藏锋收敛,但笔致笔意是不会变的。

    赵器教她如何辨别字迹之时,也曾说过世人多有能写三四种不同字体,乃至仿人笔迹毫无破绽的。

    然而临摹之人多匠气,多战战兢兢,字迹能仿,却决计仿不出本尊落笔之时的心境。

    故而只要学会观人识字之法,真伪优劣便如暗夜明灯,一望便知。

    叶燃从赵器处学东西一向用心,因而此时只一打眼便能认出这幅字断然是出自师叔赵器之手。

    综合手头现在所有的信息和线索,可以得知

    二十二年前,此间世界,以襄阳王的身份出席晚宴并写下这幅字的人是赵器。

    一个月后,一个游方道士从皇宫中抱走了不满百天的真宗长女,留下一首偈子后飘然而去。

    巧合的是,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中州世界的自在门中,赵器也突然诗兴大发,在岳行川面前吟了同一首诗,也就是她姓名的出处。

    在随后的二十二年之间,赵器几乎一直都在中州世界,只是经常也会“下山办事”,在叶燃的记忆中,通常不超过三天就会回山。

    随着叶燃渐渐长成,他“下山办事”的频率越来越高,出去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而十三年前,此间世界,以游方道士的身份在丁家人面前写下如何祭天的人,也是赵器。

    任务执行者的确可以离开自己出身的小世界,去别的小世界,但主脑的铁律之一就是每个小世界只能进入一次。

    像赵器这样来回往返穿梭无数次的人,叶燃却只能想到一种身份偷渡者。

    而且是大概是掌握了更高层次漏洞的偷渡者。

    和他比起来,小师弟偷渡到笑傲世界的手法简单粗暴得像个小孩子。

    这也是叶燃没有找仁宗要襄阳王画像查看的原因。

    对任务执行者和偷渡者来说,要遮掩自己的容貌,都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不是他留下的两幅字迹让叶燃心生疑窦,进而剥丝抽茧,寻出了更多的蹊跷来,只怕这世上根本不会没有人会把中州世界的自在门长老赵器、此间世界的襄阳王赵爵、以及两个在不同地方出现,从旁观者的描述上来说,样貌举止也截然不同的游方道士联系在一起。

    既然联系到一起了,那其中的疑问就更多了。

    赵器是中州世界的人,还是此间世界的人

    他是什么时候成为任务执行者的,又是在什么时候成为偷渡者的

    自在门的祖师爷岳兴洲是主脑化身之一,他,或者说它离开中州世界之前在自在门留下了系统,就是后来绑定到了叶燃身上的那一个。

    那谁又知道他是不是还留下了别的什么类似的东西,又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反派瑟瑟发抖[综武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庭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庭和并收藏反派瑟瑟发抖[综武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