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后的效果比预期要好。

    月中开展的第一次女单队内测试,队员成绩有所提高,各项数据与上一年对比好看不少。

    相信这份成绩单,能让队里考虑把高原训练列为每年必备拉练。

    姜教练说,这种“红利”维持不了几个月,新赛季前估计就会恢复原有水平,如果能在赛前拉练,赛季成绩肯定更好看。

    只可惜新赛季预备期会撞上其他竞技运动的备战期,“旺季”价格浮动,花滑队估计承担不起这么庞大的费用。

    排名方面,司空夏依然雷打不动排名第一,祭出稍有不足的转三进入阿克塞尔三周跳,获得陆裁判冷酷无情的e2,在一排e为正的小分表里格外显眼。

    而排名第二、第三分别是庄慧月和汪茜,谭绮美则为第四。

    庄慧月不说,她的高级三三稳固后,便牢牢霸占队内第二的位置。

    汪茜表现倒是格外亮眼,自从过于靠近挡板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矫正,已经好了很多。跳跃减少了迟疑,整体把握准确,跳跃成功率一下上升不少。

    今年大家又长大了一岁,不再是初出茅庐的新选手,应对十四岁前后体能峰值持续下降后,肌肉力量又迎来发育期前的上涨,估计在赛季中后期,这批年轻选手的状态能够更好一些。

    新进队的国青队小选手状态更令人欣喜,陆云蔚拿出成绩单都罕见的露出满意笑容。

    毕竟储备力量越充足,三年后的冬奥会就能多一些筹码。

    队测后的几天,行政那边下发通知,说明天是一年一度的国家队参观日,让运动员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一年一度的国家队参观日,是为了让普通群众多点了解花样滑冰这项运动,往年在大学校门口立广告牌或是官网通知,一般有五十个名额。

    参观活动就是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由宣传办的老师带领转一圈基地,从大门口进的教学楼到室内外训练场,最后到荣誉馆那边讲解和分享运动历史。

    荣誉馆在小花园那边,司空夏刚进队时逛过一圈。

    目前在荣誉馆有姓名的都是成年组选手,里面有历史上获得奖牌的奖牌墙,比如最上方就有李可获得冬奥会亚军的照片。

    或是有突出成绩打破历史记录的荣誉墙,比如在1994年冬奥会,成为第一位成功跳出四周跳的男单选手,就在其中。

    要问她看到荣誉馆的心情

    憧憬当然是憧憬的,谁不想在短短的在役生涯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呢

    今年按照惯例开放参观的预约,而过了不到半小时就显示预约完毕,让宣传办的老师都颇为诧异。

    参观当日,宣传办的老师用心当“导游”,内外训练场的器械都会挑着来讲解,尽心尽力科普运动员的训练日常。

    轮到参观冰场时,刚好撞上下午上冰的女单。

    老师看队伍一下子兴奋起来,连忙告知到时不准吵闹,不然会随时结束参观的行程。

    “真的能看到女单上冰那可以看到司空吗”

    “应该可以,不知道能不能拍照。”

    “用手机偷偷拍吧,话说你拿着这一袋子是什么啊”

    “礼物啊,进了冰场我要找机会送出去。”

    “哪有机会靠的那么近啊。”

    “那我就放在座位上呗,你看我纸袋上都写好了名字。”

    “不错,真有你”

    今年冰场经过一番升级改造,参观的人得以坐在水泥座位上观看,上一年参观的人可没这种待遇,都是站在跃层上远远观看。

    他们安静进入时,冰场上的运动员们正在练旋转动作。

    若要进入成年组,仅有跳跃难度当然还不够,况且司空夏的难度还算不上顶配,那么在其他技术动作的提级上,就要下足功夫。

    就像旋转这项技术动作,所有的基本旋转姿态都会分为四大类,四个大类下又有数个小类;而非基本旋转姿态属于创意类,在规则中也成为提级的条件之一。

    司空夏的旋转等级一直都在一和二之间,不是她不肯下功夫,而是受限于训练体系的不足。

    国内训练以跳跃为重点,许多小选手连步法都没学全就练起了跳跃,她自然也不例外。

    一直到进入国家队后,陆云蔚重视全面发展,她的旋转和步法才没那么拉胯。

    青年组可以凭借高难度跳跃、不拉胯的旋转步法,以及在外人看来拥有“天生”的艺术表现力登上最高领奖台。

    但在成年组,面对久经沙场的顶尖选手、来自训练体系完整的花滑大国选手,她这一点等级就不够看了。

    要想提高旋转定级,可以从旋转速速、单足变刃、有难度的跳进动作、有难度换足等等等等的规则内提级条件里选择。

    司空夏此时正在尝试教练给他编排的联合旋转动作,这里加入了弗勒尔女单常用的非基本旋转姿态风车转。

    风车转就像大摆锤一样,仅运用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花滑之冰上尖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翎小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翎小鸢并收藏花滑之冰上尖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