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 222 章 (1/2)
这是沈珠曦第一次下江南, 也是她第一次坐船赶路。
当天下午,她就吐了一遭,第二天又吐了一遭, 第三天, 她吃不下去东西,自然也吐不出东西,只能有气无力地躺在摇来晃去的床上, 默默祈祷能够早日到达扬州。
李鹜也是第一次坐船赶路, 但他一点儿晕船的症状也没有,不但照常生龙活虎, 甚至还会跟着船员一起下船游泳, 湿淋淋的一身回来,不到三日功夫, 他就和船上的人打成了一片。
第四日天不亮,沈珠曦就察觉到旁边的李鹜起床了。
因为有气无力, 她没有叫住他。
等到他再回来的时候, 阳光已经洒满了船舱。
一股清香随着他的步入飘散在空气里。
“起来吃点东西。”李鹜走到床边坐下,单手扶起面色苍白的沈珠曦。
沈珠曦看了一眼他手里的海带粥, 被鲜海带那股特有的腥味激得腹中翻涌。
她别过头去, 皱着眉头,气息虚弱道“我不想吃。”
“不想吃也吃一点。”李鹜说, “今天早上我亲自下海捞的。”
“你下海捞的”沈珠曦惊讶地转回了头,这才注意到他半干的头发和身上残留的一丝海水腥咸。
“他们说晕船就要吃这个,吃了就会好一点。”李鹜拿起瓷勺,在散发着袅袅热气的海带粥里搅了搅, 舀起一勺吹了吹, 递到沈珠曦嘴边, “你看看你的脸,白得像什么样。不想吃也吃一点,堂堂节度使夫人,难道你想饿死不成”
沈珠曦想起他一大清早就下海给她捞海带,又愧疚又感动,尽管丝毫食欲都没有,还是强迫自己张开口,让他把那一勺海带粥送进了嘴里,努力地咽了下去。
“这才是老子的好呆瓜。”李鹜用指腹擦了擦她的嘴角,继续舀起一勺海带粥吹凉了喂她。
沈珠曦强迫自己吃完了这碗海带粥,然后又昏昏沉沉地睡下了。
再一次醒来,已是傍晚。
也许是海带粥给她注入了新的力气,她感觉没那么难受了,轻轻一声唤来坐在桌前打瞌睡的媞娘,她换好外出的衣裳,在媞娘搀扶下走出了舱门。
梦幻般的碎金铺满天地,辉煌的彩霞飞在海平面上,一望无际的海水被夕阳映照成深沉的紫色,浩瀚无边的温柔暮色笼罩在沈珠曦身上,浅粉色的飘带在腰间随风飘舞。
她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美景,忽然感受到强烈的动容。
在天地之间,个人的悲欢如此渺小。
咸湿而新鲜的海风吹走了她几日闭在船舱里的烦闷,也吹走了她一身的疲弱。沈珠曦深呼一口气,轻轻吐出身体里积累已久的浊气。
“夫人,夫人李爷在叫你过去”媞娘忽然拍着她的手臂说。
沈珠曦转身一看,李鹜在甲板方向朝她招手示意。
她在媞娘搀扶下走了过去,把手臂交给李鹜后,被他轻松提上了甲板。楼船正在转弯,稍有不稳,沈珠曦紧紧抓着面前的栏杆,生怕一个不小心跌了出去。
李鹜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
“看,江南到了。”李鹜说。
沈珠曦下意识抬头,一片水岸正从山峦叠翠之后显露出来,负有盛名的江南水乡首次在她面前展露了庐山真面目。
瑰丽的晚霞笼罩着温柔的江南水乡,沿岸两边密布着绿油油的水田,一种富裕平和的气息充斥在江南湿润的空气之中。蚂蚁大小的农民零星散布在农田和田埂之中,他们或骑黄牛,或戴斗笠,平和而悠然地活着。
又过了两日,楼船开进了扬州境内。两岸风景更是繁华精美。
楼船在扬州码头停靠下来后,以白氏马首是瞻的扬州豪绅沈氏在码头接到了这位“失散多年”的孙女。
沈珠曦如今的身份是沈老爷送入宫后在宫难中失踪的孙女,费劲千辛万苦回到扬州认亲,她和李鹜自然是住在沈氏家中。
沈老爷特意拨了一栋别院,用来安顿李鹜带来的三千精兵。
也不知道白安季是怎么说服沈老爷,沈老爷又是如何说服全家的,沈珠曦在沈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就好像,她真的是他们失散多年的孙女一样。
抵达扬州的第二日,沈珠曦还没来得及上街熟悉环境,白氏先送来了名帖,上面写着白氏家主白游庚,请镇川节度使上门一叙。
白游庚七老八十了,没有亲自拜访而是请李鹜上门,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
“为什么只邀请我一人”李鹜皱眉看着前来送帖子的小厮。
“家主的心意,我们做下人的也不知。”小厮低着头,恭敬道,“马车已经在门外等候,大人若是收拾好了,就请移驾尊步吧。”
“我能带上我的人吗”李鹜问。
“自然。”小厮弯了弯腰,说,“家主说了,大人的要求,尽量满足。”
李鹜不过是试探而已,听小厮这么说,反而不想带人了,大大咧咧地上了马车。
白氏富可敌国,嫡系的起居之处自然非同凡响。李鹜搭乘马车到了白家大门后,又转乘步舆,一路上经过朱漆大门,高耸牌楼和巨型照壁,和亭台楼阁之类更是随处可见。李鹜一边想着沈呆瓜定然喜欢此处,一边又默默盘算打造这园子的花销,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白氏这亲戚,他交定了
步舆左拐右拐后,终于把他放了下来。
“大人请吧,家主已在内等候。
当天下午,她就吐了一遭,第二天又吐了一遭, 第三天, 她吃不下去东西,自然也吐不出东西,只能有气无力地躺在摇来晃去的床上, 默默祈祷能够早日到达扬州。
李鹜也是第一次坐船赶路, 但他一点儿晕船的症状也没有,不但照常生龙活虎, 甚至还会跟着船员一起下船游泳, 湿淋淋的一身回来,不到三日功夫, 他就和船上的人打成了一片。
第四日天不亮,沈珠曦就察觉到旁边的李鹜起床了。
因为有气无力, 她没有叫住他。
等到他再回来的时候, 阳光已经洒满了船舱。
一股清香随着他的步入飘散在空气里。
“起来吃点东西。”李鹜走到床边坐下,单手扶起面色苍白的沈珠曦。
沈珠曦看了一眼他手里的海带粥, 被鲜海带那股特有的腥味激得腹中翻涌。
她别过头去, 皱着眉头,气息虚弱道“我不想吃。”
“不想吃也吃一点。”李鹜说, “今天早上我亲自下海捞的。”
“你下海捞的”沈珠曦惊讶地转回了头,这才注意到他半干的头发和身上残留的一丝海水腥咸。
“他们说晕船就要吃这个,吃了就会好一点。”李鹜拿起瓷勺,在散发着袅袅热气的海带粥里搅了搅, 舀起一勺吹了吹, 递到沈珠曦嘴边, “你看看你的脸,白得像什么样。不想吃也吃一点,堂堂节度使夫人,难道你想饿死不成”
沈珠曦想起他一大清早就下海给她捞海带,又愧疚又感动,尽管丝毫食欲都没有,还是强迫自己张开口,让他把那一勺海带粥送进了嘴里,努力地咽了下去。
“这才是老子的好呆瓜。”李鹜用指腹擦了擦她的嘴角,继续舀起一勺海带粥吹凉了喂她。
沈珠曦强迫自己吃完了这碗海带粥,然后又昏昏沉沉地睡下了。
再一次醒来,已是傍晚。
也许是海带粥给她注入了新的力气,她感觉没那么难受了,轻轻一声唤来坐在桌前打瞌睡的媞娘,她换好外出的衣裳,在媞娘搀扶下走出了舱门。
梦幻般的碎金铺满天地,辉煌的彩霞飞在海平面上,一望无际的海水被夕阳映照成深沉的紫色,浩瀚无边的温柔暮色笼罩在沈珠曦身上,浅粉色的飘带在腰间随风飘舞。
她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美景,忽然感受到强烈的动容。
在天地之间,个人的悲欢如此渺小。
咸湿而新鲜的海风吹走了她几日闭在船舱里的烦闷,也吹走了她一身的疲弱。沈珠曦深呼一口气,轻轻吐出身体里积累已久的浊气。
“夫人,夫人李爷在叫你过去”媞娘忽然拍着她的手臂说。
沈珠曦转身一看,李鹜在甲板方向朝她招手示意。
她在媞娘搀扶下走了过去,把手臂交给李鹜后,被他轻松提上了甲板。楼船正在转弯,稍有不稳,沈珠曦紧紧抓着面前的栏杆,生怕一个不小心跌了出去。
李鹜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
“看,江南到了。”李鹜说。
沈珠曦下意识抬头,一片水岸正从山峦叠翠之后显露出来,负有盛名的江南水乡首次在她面前展露了庐山真面目。
瑰丽的晚霞笼罩着温柔的江南水乡,沿岸两边密布着绿油油的水田,一种富裕平和的气息充斥在江南湿润的空气之中。蚂蚁大小的农民零星散布在农田和田埂之中,他们或骑黄牛,或戴斗笠,平和而悠然地活着。
又过了两日,楼船开进了扬州境内。两岸风景更是繁华精美。
楼船在扬州码头停靠下来后,以白氏马首是瞻的扬州豪绅沈氏在码头接到了这位“失散多年”的孙女。
沈珠曦如今的身份是沈老爷送入宫后在宫难中失踪的孙女,费劲千辛万苦回到扬州认亲,她和李鹜自然是住在沈氏家中。
沈老爷特意拨了一栋别院,用来安顿李鹜带来的三千精兵。
也不知道白安季是怎么说服沈老爷,沈老爷又是如何说服全家的,沈珠曦在沈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就好像,她真的是他们失散多年的孙女一样。
抵达扬州的第二日,沈珠曦还没来得及上街熟悉环境,白氏先送来了名帖,上面写着白氏家主白游庚,请镇川节度使上门一叙。
白游庚七老八十了,没有亲自拜访而是请李鹜上门,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
“为什么只邀请我一人”李鹜皱眉看着前来送帖子的小厮。
“家主的心意,我们做下人的也不知。”小厮低着头,恭敬道,“马车已经在门外等候,大人若是收拾好了,就请移驾尊步吧。”
“我能带上我的人吗”李鹜问。
“自然。”小厮弯了弯腰,说,“家主说了,大人的要求,尽量满足。”
李鹜不过是试探而已,听小厮这么说,反而不想带人了,大大咧咧地上了马车。
白氏富可敌国,嫡系的起居之处自然非同凡响。李鹜搭乘马车到了白家大门后,又转乘步舆,一路上经过朱漆大门,高耸牌楼和巨型照壁,和亭台楼阁之类更是随处可见。李鹜一边想着沈呆瓜定然喜欢此处,一边又默默盘算打造这园子的花销,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白氏这亲戚,他交定了
步舆左拐右拐后,终于把他放了下来。
“大人请吧,家主已在内等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