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了摇头,这书名她都没听过,上哪儿看过去

    “你还有别的事儿吗”邓秀宁问。

    李晓红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什么”

    “没有别的事儿的话,你可以留下来看书啊”邓秀宁指了指自己身边那几本书,让李晓红自己选。

    李晓红选来选去,选了一本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

    这本书在国内太有名,保尔柯察金几乎是一代人的偶像和榜样了,李晓红选择那本也不奇怪。

    然后顺利成章的,李晓红每次来送东西,都要留下来看会儿书。

    林琳的书是不外借的,李晓红也不能带回去看,只能够留在这儿看。

    这次,李晓红还了书,拿着她的篓子回去了,邓秀宁看着她的背影,还觉得挺奇怪的“蔡解放,她看这本钢铁看了有一星期多了吧”

    蔡解放仔细回想了一下,说“有一个多星期了,怎么了”

    “她看书有那么慢吗为什么看到现在还只看了一半”邓秀宁翻了翻李晓红夹着书签的那一页说。

    蔡解放说“或许她就是看书看的慢呢”

    李晓红也才四年级毕业,人家认字都没认多全呢。又不是每个小学生都像邓秀宁那样,有林琳这样的老师辅导,还自己勤奋好学,识字多又全,写的文章也像模像样了,看书的速度和能力就不在话下了。

    李晓红看书速度慢,也是相对于邓秀宁这个“怪物”来说的。

    邓秀宁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那明儿咱们就和她交流交流吧”

    第二天,李晓红一来,就看到桌上放着什么花生瓜子之类的,还泡了糖水,便有

    些紧张地问“你们家是有客人要来吗有客人的话,我就先走了。”

    邓秀宁拉住她说“没客人啊要是说客人,那就只有你了,你走什么”

    “那为什么准备这么多东西啊”李晓红问。

    邓秀宁说“就是我们家一个保留项目读书会我们家里人啊,过段时间就会就自己读过的书进行交流,这段时间你不也一直在这儿看书吗当然要加入了。这次恐怕是我们人最多的一次了。”

    李晓红问“这些不会是因为我才准备的吧”

    邓秀宁摇头“当然不是,只是恰好,你现在适合我们一起读书的人了。看书就会有想法,有了想法就要和人交流啊”说着,就把李晓红摁在椅子上坐着了。

    “可是,你们的书我都没看过。”李晓红有些慌,“而且我的书也还没看完。”

    “没事的,”林琳端了几杯热气腾腾的,闻着也怪香的东西出来,她一边给每个人端上,一边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没什么要说的就听别人说,重在交流。”

    李晓红还是慌。

    这时蔡解放喊道“阿姨,你这冲的是什么呀闻着倒是怪香的。”

    “是奶茶我也是看到书上说的,才学着弄得,也不知道尝起来怎么样。书上说要用牛奶,我只有奶粉,就将就试试。”

    “这是个稀罕的东西啊”蔡解放有些兴奋地说。

    林琳笑着说“你要是喜欢,咱们下次还做。”

    一切准备就绪,读书会就正式开始了。

    读书会又叫读书交流会,平时就是邓秀宁和林琳一起聊聊,很多时候是邓秀宁问林琳一些问题,林琳能解答的就解答,不能的就写信回去问林振轩和林敏。

    现在人多了,就干脆弄得正式点,学人家搞个像沙龙一样的交流会。

    妞妞虽然还没怎么学识字,但是也在一旁待着,注意力主要是在吃东西上了。

    林琳说“作为这个活动的主持,就从我开始吧。我先介绍一下我在读的书,名字叫飘,这本书我是第三次读了,这次特地找来的英文原版读哈,第一次读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了,每次读我的感受都不一样。这本书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书,讲的是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李晓红刚开始还认真听着,可是越听她就越迷糊,因为什么南北战争,什么南方农奴,北方工业区之类的,她完全不懂。可是看到邓秀宁和蔡解放都全神贯注地听着,没有一点不明白的样子,她又有些不敢表现出来了。

    林琳介绍了后,邓秀宁立马举手问“南北战争是什么”

    李晓红不由得心里一松,原来邓秀宁也不知道,还以为她什么都知道呢。

    蔡解放说“这个我知道阿姨,我来说吧”

    林琳点头“那就你来说说。”

    于是,蔡解放兴奋地介绍起了美国的历史,说起了什么工业革命,黑奴贸易之类的,李晓红更是晕乎了。

    她本以为邓秀宁也不懂,没想到邓秀宁却没有问这个方面的问题,却表示她懂了,让林琳继续讲小说。

    就这样,林琳聊了飘的大致内容,又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特别是前后三次的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第一次非常惋惜郝思嘉和白瑞德的爱情,我觉得白瑞德的离开实在是太可惜了,他们好不容易熬过了那么多困难,应该珍惜迟来的幸福。第二次我又觉得这次是郝思嘉的错。直到这次我再读原版,我突然明白了两个人的选择,郝思嘉离不开她的庄园,而白瑞德也离不开他的自由”

    李晓红听着迷茫的同时,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为什么林老师要说那么多和爱情相关的东西她们还是小孩子啊,要懂什么爱情而且林老师不是有了丈夫吗为什么还像个没结婚的小姑娘似的

    她胡思乱想的想法还没飘完,邓秀宁就说“这个小说我一定要看。听着就很有意思。我觉得很奇怪,美国人明明自己也经历过战争,吃了战争那么多苦,为什么还那么热衷于发动战争呢”

    之前的朝鲜战争,现在的越南内战,都是美国搞的,后面还有许多战争,都和美国有关。

    以前邓秀宁没读过什么书,不太了解美国的历史,知道了南北战争以后,她反而想不明白了。

    蔡解放说“很多时候,国家是国家,人民是人民,很多国家的政府,不会像咱们一样,为自己的人民着想的,他们只为上面那一层,那

    一小撮人的利益着想。美国在二战中,就发了不少财,现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欠他们的钱,都受他们的制约。”

    邓秀宁有些似懂非懂地点头“原来是这样”

    林琳又说“普通人大多是不愿意经历战争的,就像这小说里,所有的人物的命运,都是因为战争而在起伏变化,郝思嘉是成长了,可是这样的成长经历未免太残酷了。如果是我,我是不愿意我自己或者你们去经历那些的。”

    爱情这东西,几个孩子都不懂,但延生出来的东西,倒是能说得上几句话。

    林琳的小说飘聊完了,就是蔡解放。

    蔡解放最近看的是一些科学方面的书和杂志报纸之类的,叽叽呱呱就开始讲世界上各种飞机,从民航客机讲到军用飞机,俨然一副“专家”的样子。

    邓秀宁却不太信他讲的东西有多正确,他上次买的那本杂志,看上去就不太靠谱的样子。

    大家不懂飞机,所以对蔡解放讲的那些没什么问题,只说希望以后我们国家可以自己造飞机之类的,到时候大家来往就方便多了。

    轮到邓秀宁,邓秀宁还拿出了一张纸条来。

    “秀宁,你还准备了不少啊”蔡解放说。

    邓秀宁说“也不是特地准备的吧,就是看书的时候,有的一些感触和问题,记下来和大家分享讨论,回头还要写进我的读书心得的。好啦,我开始了,我看的呢,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本书没有钢炼简洁明了,看得人很很矛盾,因为主角太容易动摇和摇摆了。我就先从题目讲起吧,顿河是苏联的一条河,我查了一下资料,这条河在苏联不算大河,可能大小就和咱们的黑龙江比较类似”

    邓秀宁拿着书和纸条,侃侃而谈,从顿河的地理位置,聊到小说里的主角格里高利,还有哥萨克人,连苏联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她都说得上来。

    李晓红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邓秀宁,感觉邓秀宁真是厉害又可怕,她们可是同班的同学啊为什么邓秀宁能那么厉害

    对于苏联小说,林琳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她在一旁帮着点了好几个要点,但邓秀宁这一番分享下来,也着实让人开了眼

    了。

    邓秀宁分享完自己的想法后,叹气说“我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成年人读,我这样的小孩读起来,还有些辛苦。”

    “因为人生经历不够,没有体会过那种被撕扯,那种迷茫中不断摇摆不断站队的感觉,就难以明白格里高利矛盾的内心了。”林琳总结说。

    邓秀宁点头“正是这样,没有经历的人,很难理解格里高利的内心撕扯和矛盾,也就很难理解他的做法和选择。”

    林琳夸奖说“你能想到这些,就是很大的收获了,至于小说人物,你以后读还会有新的触动的,总有一天能理解的。这个不用急。”

    邓秀宁讲完,就轮到李晓红了,李晓红一下子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还没读完”

    “你读到哪里了读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林琳温和地说。

    李晓红低着头脸红了半天,只好老实坦白“我我忘了”

    林琳也没意外,只问“那你还记得什么内容吗”

    李晓红支支吾吾地说“就就是保尔小时候挨打,然后参加了革命,还有一个对象”

    说起这个,她脸更红了,聊起和爱情相关的内容,她远没有林琳和邓秀宁那样落落大方。

    作者有话要说读书的时候也看了一些名著,现在也忘了许多,嗐,,,

章节目录

重生五零真千金三岁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弦歌雅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弦歌雅意并收藏重生五零真千金三岁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