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是自行车。

    自行车自由穿插马路,叮铃铃的声音到处响,又悠闲又繁忙。

    “真厉害。”她感叹,是她都不敢骑车出门,人车距离太近了。

    外边有不少接站的人,姚青青居然瞅见水木大学的大牌了是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着,对方手上还带着泛银光手表。

    学校这么贴心吗提前三天来接人。

    姚青青欣喜,快步走向对方。

    “您好。”

    姚青青走到对方身旁,和对方打招呼。

    王建峰低头,看到一个才到他肩膀的女生。

    “我是今年的新生,学校是有车统一接我们吗”姚青青用普通话说,嘴角上扬,展示她的友好礼貌。

    她的话一听就是南方口音。

    “新来的”王建峰开口,浓浓京腔。

    姚青青微笑点头。

    王建峰沉默片刻,而后说“往前走两百米,路口右拐,你可以看到黄色大巴,有三四辆,坐人数最多的一辆,发车快。”

    “好的,谢谢。”姚青青谢完就要走了。

    王建峰喊住她,“你行李呢”新生入校就背一个空包,未免奇怪。

    “”完了,她把这事忘了。

    行李还在空间。

    “我,我来这边新买。”姚青青不得不撒谎。

    首都站人来人往,根本没有地方让她把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

    王建峰闻此多看她一眼,“噢,你走吧。”

    他转移重心,伸直的左腿打弯,由右脚支着。

    姚青青则欲哭无泪往指定地点赶去,她该怎么处理行李不可能真的买新然后带回宿舍,最好舍友都没来,也不会有人一直注意她的,她趁着没人关上门把行李变出来就好了。

    她来的比通知日期早,宿舍楼不会有太多人吧还是在外面找个地方拿出来,再搬回寝室

    姚青青一路思索,找到校车。

    上了车,找到无人的位置坐下,她这才知道男生为什么听到她是新生时停顿了。

    因为这辆车上坐着的都是老生。

    姚青青旁边两人就是认识的,她们先是欢喜的打招呼,庆祝一个多月的分离,而后叽叽喳喳聊起来。

    “学校终于来新生了,去年秋季没招生,学校可爽了,食堂、图书馆人也少,根本不用抢座。”

    “可不是,不过来了也挺好,好久没看到新人了。”

    “今年新生年龄跨度可大了,我家那边有个男的三十岁考上大学,家里孩子都五岁了,也要上学。”

    “完全不敢想象,那他孩子怎么办他妻子一个人带”

    “工作年限满五年可以带薪上学,还挺划算的。”

    “诶,我居然没听说过。”

    姚青青也没听说过,她竖起耳朵,听两位学姐交谈。

    可惜对方不再谈有用的信息了。

    “好久没吃学校的菜,我都想了,你宿舍的人今天回来吗一起去吃”

    “好呀,听说今年饭票要涨额度了。”

    “因为新生吧。”女生语气有点不屑。

    姚青青她们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学生虽是七八年入学,却算七七级学生,与学校里上两三届学生不同,她们是靠真实力进去的,是有学习能力的。

    往前都是推荐入学,只要在工厂、农村、军队待过两年,通过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就能进入大学,不需要参加高考,他们称作工农兵大学生。

    他们知识水准千差万别,其中不乏有好的,但总体水平也就在初中水平,毕竟靠推荐的,人家不注重这个,何况这其中水分很大,不少人利用特权将利益相关人送入大学,其中甚至有小学学历的人。

    国家政策如此,学校还能怎么办,只能抓着赶着教,但不得不承认,高等教育在这十年里发展迟滞了。

    如今国家重新启用高考制度,真正的人才将得以发展。

    新一届的学生和上几届学生融合上可能存在困难。

    “哈哈,你这是嫉妒新生了吗”

    “什么嫉妒不嫉妒的。”女生似乎是不满意同伴的话语,推了她一下。

    两个女生还在聊,这会话题转为私人,谈起她们的共同好友。

    姚青青不再听了。

    后来她座位旁来了个女孩,再不久车开了。

    一路上首都繁华尽现,姚青青观赏车外。

    车子大概开了一个小时,水木大学出现在眼前,姚青青睁大眼睛注视她未来四年的校园。

    车子停在一排小树旁,车上的人陆陆续续下车,而后有目的的分散。

    可怜姚青青,不知道新生报道到底有没有开始,也不知道在哪里。

    鼻子底下就是路,姚青青开口寻路。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老油条,福憨憨,天天小魔女,阿大的营养液

    看到有人问男主,所以提了一句,大家不记得也没关系,反正还早,哈哈。

    更新都是每天两更,要是一更我会在文案前通知,最近没法告诉小天使确切时间,是因为没存稿,等周末存上稿子,我就固定时间更新啦

    比心。,,,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废柴女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柒夫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柒夫人并收藏七十年代废柴女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