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又如流水,仿佛转眼之间,半年时间已过。
    此时河北早已不是冰天雪地,但是日子并没有变的很好
    原因很简单,五月六月乃是青黄不接,地里的新粮没有收获,去年的陈粮早已吃光,所以这个季节最是熬人,也最容易大批量的饿死百姓。
    但是,密云县不同了。
    今年绝对不会饿死任何一个人。
    百姓们分了田,有了地,并且按照人丁口数,三家就可以共用一头牛,寡妇们不用把自己当成牲口拉梨,照样可以开垦出无数的荒地。
    种上了粮食之后,就等着秋季的丰收,那是一种伸长脖子的期盼,带着浓浓的幸福和神往。
    至于青黄不接缺粮,密云县这一片肯定不缺,原因很简单,密云孙氏不想死
    所有的粮食,密云孙氏出。
    哪家有贫寒需要救急,孙氏立马送上门掏钱。
    此外婚丧嫁娶,外加百姓生病,只要是和钱财挂钩的事,孙氏绝对会屁颠屁颠的凑上前。
    他家并不是突然变贱了。
    他家只是想好好的活下去
    此前天下世家和皇族相互约定,退回天下田亩和粮仓的两成作为让步,但是这个约定并不包含密云孙氏,双方在谈判之时刻意忽略了这个家族。
    忽略可不是为了保护。
    而是专门拎出来当成出气筒。
    世家虽然强横,但却有着做事的套路,他们成功威逼了大唐皇族让步,甚至定下约束让顾天涯一辈子不准执掌大权,这事搁在任何人身上,恐怕满肚子都会窝着火。
    若是普通人窝火也就罢了,但是顾天涯的妻子是平阳公主。
    所以,世家得给顾天涯撒气的机会。
    恰好密云孙氏欺压顾天涯十八年,岂不正是用来撒气的最好靶子
    而密云孙氏也很乖巧,这半年时间一直在行善积德,他们通过不断掏钱,上赶着表现自我,家族实力不断垮塌,终于让老百姓放下了仇恨。
    他家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帮着整个密云县撑过了青黄不接,如今放眼全县七十八个村庄,到处都可以听到老百姓的赞扬声。
    这是一道坚硬如铁的保命符,可以让顾天涯的那个凶悍媳妇拎不起屠刀。
    密云孙氏,终于可以活了。
    密云一县,这半年发展的很不错。
    许多寡妇开垦了荒田,以后算是家中有了产业,而山东那边由于遭灾,许多百姓纷纷逃荒,大多是去关中富裕之地,有一部分则是选择了河北。
    确切的说,是河北密云县。
    再确切的说,他们不是心甘情愿的。
    顾天涯在李世民那里有三成铁业股份,他把今年的所有收益全都折算成了人口,而李世民自然是喜出望外,几乎是上赶着帮他截住一部分流民。
    “想去关中想去长安门都没有本王的妹夫给了大价钱,你们这些流民乖乖的去河北吧”这是李世民的原话。
    而顾天涯则像个翘首以盼的老鸨子,不时就会从嘴里蹦出一两句吓人的话“来呀,快活啊,我们河北的女人很带劲,随便来多少男人都能吃得下”
    就这样,舅哥和妹夫两人合伙做了一件贩卖人口的龌龊事。
    他们把山东逃荒的两千多个汉子,直接弄到了密云县里当种马。
    刚开始的时候,还允许汉子们挑选妻儿,但是到了后来,剩下一些寡妇情况不妙,几乎都是好几个孩子,那些汉子感觉压力太重。
    顾天涯勃然大怒,几乎每天都在大吼,咆哮道“白给你们老婆,顺便还捎带着娃娃,这种好事哪里去找,谁敢再挑挑拣拣试试看他娘的,看不起我这个媒婆是不是看不起也行,本官有的是办法整治你们”
    他大手一挥,娘子军狞笑登场,所有的山东逃荒汉子,强行被拉去寡妇家中成亲,不管愿不愿意,先摁到床上睡上三宿。
    想逃跑是吧窗户都不给你留条缝
    并且门口还杵着两个娘子军的军卒,一连三天像是门神一般的守着,直到山东汉子被寡妇们搞得两腿发软,娘子军的彪悍大汉才挤眉弄眼的打开门。
    先是问一声女主人,十分热情问道“嫂子,感觉满意不”
    如果女主人含羞带臊的点点头,那么这个强点鸳鸯谱的事儿就成了。
    但是只要女主人稍微眼圈一红
    呵呵
    立马把山东汉子重新摁回床上,两个彪形大汉继续在门口杵着。直到女主人把汉子睡服为止,从此心甘情愿的留下来成家。
    至于会不会逃跑
    这时代你逃跑一个试试看
    “路引你有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大唐有后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下出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下出水并收藏我在大唐有后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