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地种菜”

    “这是什么办法”

    胡云怔怔发呆,一张小脸上尽是不解。

    却见顾天涯笑呵呵的弹了他脑门一下,循循善诱的问道“租地不行吗谁规定老百姓想要种地一定要自己去开荒啊”

    “您规定的啊”

    小家伙几乎脱口而出,然后板着手指开始细数各种规矩,并且由于他对幽云之地的规矩研究很深,所以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收不住,滔滔不绝的道“自从徒儿来到这里之后,我先把您颁布的各项法令读个通透,比如您的法令之中有一条,百姓若想种地可以去自己开荒,幽云之地拥有五个州,到处都是需要开垦的土地,而您定下的税赋很低,百姓们每开垦一亩半地只需上缴三分田,剩下的都归自己,祖祖辈辈种田养家。所以师尊,这是您规定的啊,老百姓若想种田,就得自己去开荒”

    “是么”

    顾天涯笑了一笑,忽然大有深意的问道“你再仔细念一念刚刚的法令,老百姓想要种地真的只能自己开荒吗”

    胡云迷惑了,忍不住重新回忆他刚才背诵的法令。可惜不管他如何回忆,始终没有发现法令之中有异常。

    小家伙被急的满脸通红。

    幸好李建成看不下去了,突然在一旁出声提醒道“你师尊在制订某些法令的时候,刻意规避了严令性质的词汇,比如百姓若想种地可以自己去开荒这一条,其中的可以二字就很值得揣摩。按照常理而论,法令必须严谨,所以应该使用必须二字,而不是你刚才背诵的可以二字,小家伙,现在你能琢磨出漏洞了吗”

    可以

    必须

    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词汇。

    胡云呆呆半晌,陡然哇的叫了一声,满脸惊喜的道“法令之中说的可以,但是没有说成必须,这也就意味着百姓们想要种田不一定非要去自己开荒,而是允许他们通过其它的任何途径去获得土地,比如,师尊刚才说的租”

    顾天涯笑了起来,语气悠悠的道“为师在最初制订法令的时候,已经提前埋下了很多伏笔。比如不禁止老百姓租地,这就是其中的一条隐藏,但我为什么要制订这一条规则呢小家伙你不妨试着猜一猜 就当是为师对你的第一次考核,我希望你能猜到确切的答案。”

    “为什么要制订这一条规则”

    胡云陷入沉思之中。

    足足良久之后,这个小家伙仿佛心有所悟 他下意识抬起头来 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彩 道“师尊的幽云之地很大,百姓们不断迁徙而来,每当有百姓过来的时候 基本都会选择去开荒 而当百姓开荒之后,会按照每一亩半上缴三分田的规定进行缴税”

    “这个税赋对于百姓们来说一点都不高,因为三分田的上缴完全可以算是全天下最轻的税 但是对于师尊您来说 收获的土地数量极为庞大。”

    “百姓每开荒一亩半 就会上缴三分田给您 偏偏咱们汉家百姓乃是最舍得下苦力的民族 任何一个家庭都不会满足只开荒一亩半的数量 所以只要他们还有力气动弹,他们就不会停下开荒种田这个事。”

    “一个七口之家,在大唐官统之中算作一户,那么我们就以这一户家庭为例,他们来到幽州之后将会开垦多少土地呢十亩吗一百亩吗徒儿认为远远不止 这一户家庭最少也要开垦几百亩”

    “徒儿暂时先选一个折中数字 仅按照一户家庭开垦五百亩地计算。那么他们会上缴给师尊多少土地呢”

    小家伙由于才是刚刚拜师 此时尚未跟着顾天涯学过数学方程式 所以他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通过数字的递增进行一点一点的推算。

    只见小家伙掰着手指开始推算,罗里吧嗦的道““一亩半地上缴三分田 十五亩就是上缴三亩,一百五十亩就是三十亩,四百五十亩就是九十亩,五百亩的话,五百亩的话”

    顾天涯看他明显被憋住了,忍笑笑意在一旁教导他道“你已经算出了四百五十亩的上缴数量,那么何不把最后的五十亩单独拿出来计算”

    哪知胡云可怜巴巴看向他,一脸无助的道“徒儿就是把最后五十亩单独拿出来计算啊,可我一时之间推算不出来该上缴多少。”

    这是古人的缺陷,这时代没有数学公式可言。

    顾天涯哈哈大笑,继续提醒他道“你刚刚算出了一百五十亩需要上缴三十亩,那么五十亩和一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大唐有后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下出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下出水并收藏我在大唐有后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