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王府里,  此时一片灯火通明。

    从去年夏天,薛晏正式在朝中任职起,他便被封了王,  出宫开了府。

    如今皇帝身体康健,也没有立太子,故而他们几个皇子的封位都非亲王,而是郡王,  无一例外。

    虽说品级一样,但如今朝中谁人不知,  广陵郡王府,  是全长安城除了皇城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地界。

    广陵王不过入朝一年,  便大放异彩,即便寻常的朝中官员都没他办事牢靠。再加上清平帝又忽然偏宠他,  一年来,  他极为轻易地从个默默无闻的皇子,成了朝中最为炙手可热的王爷。

    再加上如今二皇子无宠,四皇子生母失德,  六皇子虽说是中宫嫡子,却志不在朝堂,往兵部一钻就不肯出来。这下,  朝中就连个能与他抗衡的皇子,都找不出来。

    一时间,  刺探的、投靠的、观望的,  朝中官员们的眼睛,都落在了那座王府之上。

    不过,即便如此,  作为皇城中最为隐秘的存在,东厂在这儿仍旧能出入自如。

    薛晏坐在案前,案头的灯火轻轻跳跃着。他手里也握着个信封,是东厂派人传来的密信。

    一个月前,他收到了这么一封信,说朝中有不少官员向清平帝上密奏,言永宁公与江太傅交往甚密,江太傅又是江南临江书院中出来的,让永宁公在江南监考,不太妥当。

    毕竟永宁公夫人和江太傅之女早年就是闺中好友,他们有些私交,也算朝中人尽皆知的事。

    接二连三的密奏呈上,原本并不怀疑的清平帝也有些动摇了。

    于是,他召见群臣,商议此事如何去办毕竟事关江太傅,平民科举出身的那群官吏,他谁都没召,只见了朝中的世家官员。

    于是商议之后,清平帝决定,要从世家官吏中挑出一个放心的,暗中领旨,南下监督。

    薛晏一看便知,这是许家那一派的官员设下的计谋。

    他们不愿让江南主考的差事落在永宁公身上,就想先引清平帝怀疑,再派自己的人去,好暗中动手脚。

    这是第二次,许家敢在他的眼皮底下动君家的人。

    薛晏知道,他们是坐不住了。从前朝中不过江许两派,一派世家,一派布衣,虽争斗不断,却也算平衡。

    可如今,半路杀出个他来,不仅深得圣心,还掌了锦衣卫。锦衣卫有监察百官之权,威慑力极强,立刻就将平衡打破了。

    许家既要防着他做大,又要防止江家压过自己,狗急跳墙,就将目光落在了永宁公身上。

    毕竟,永宁公哪一派都不属于。

    这事于薛晏来说,再好解决不过了。甚至在他潜意识里,他还极其乐意亲自解决这件事。

    因为君怀琅在江南。

    这一年,他尽可能地让自己忙,教自己没功夫分心去想他。可是每日做什么,是能控制的,去想谁,却是拦不住的。

    他的心空空荡荡,一整年了。

    要是从没遇见过君怀琅,对他来说也不算难熬。但偏偏暖风吹过,融了坚冰,又重新将他留在了寒夜里,这种已然习惯了的寒冷,就变得分外难熬了。

    即便这之后,他的境况好了很多。清平帝不再忌惮他,朝中的大臣也开始巴结他,可这些在他眼里,只让他觉得反感和麻烦。

    珠玉在前,别的这些,他怎么会放得进眼里呢。

    于是,他毫不犹豫,在清平帝召见他的时候,状似不经意地提起了此事。

    这一年以来,清平帝愈发信任他。再加上从没出过什么岔子,煞星的断言似乎已然不攻自破了,清平帝便更加亲近他。

    果然,清平帝便同他说了自己的计划。

    “朕觉得,确实应当派人去看看。”他说。“朕也能放心些。”

    “父皇怎么断定那领了密旨的官员便可牢靠”薛晏道。“若是朝中官员,离京必然会有消息传出。若非朝中官员,一则品阶不够,遇事难决,二则不知根知底,也难令父皇放心。”

    清平帝闻言,果然陷入了沉思。

    薛晏又道“若父皇暗中探查永宁公,让他察觉,想必会寒了臣子的心。不如父皇正大光明地派官员南下,永宁公即便想做什么,也不敢了。”

    清平帝果然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只是永宁公爵位高,派谁去合适呢”

    薛晏闻言,淡淡勾唇。

    “儿臣愿往。”他说。

    于是,没几天,派薛晏南下巡查的圣旨便下了,没多久,东厂就坐不住了,赶在他临行前的几天,送了信来。

    这封信,自是劝薛晏想办法留下。他而今在京中的势力刚成,尚不稳固,江南除了个永宁公,也无甚值得拉拢的官员。更何况,他此番是去巡查的,说不定拉拢不成,还会惹永宁公防备忌惮。

    薛晏手中拿着密信,微微一笑。

    东厂而今今非昔比了。原本,他们是想暗中拉拢薛晏,雪中送炭,再慢慢培养他,却没想到薛晏竟这般走运,忽然因祸得福,得了清平帝的青眼。

    这下,反倒是东厂舍不得他这棵大树,借着之前“雪中送炭”的恩情,反倒开始巴结他。

    毕竟,这些太监与官员不同,唯有依附皇权才可作威作福。薛晏又给足了他们面子,再没有比薛晏更合适的靠山了。

    “本王也不想去,只是皇命难违,也不好抗旨。”薛晏收起信,抬眼看向送信的那个东厂番子,淡淡道。“待到秋闱结束,本王就能回来,京中的事宜,就劳烦段公公多操心了。”

    他即便走,也是放心的。东厂在此,会乖乖替他监视京中动向,毕竟他们可舍不得他这棵大树。

    而有了薛晏这番话,长安中的消息便全通过东厂之手递到他的手中,也更显得他对东厂爱重信任,倒更令那些阉人放心。

    想来也是有趣。锦衣卫虽监察百官,却是独立的机构,隶属朝廷,唯独东厂,直属皇权,是皇帝最亲近的眼线。

    但清平帝却非要宠信身边伺候的太监,任由他们排挤东厂,逼得东厂往别处去认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成了虐文女主她亲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刘狗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狗花并收藏我成了虐文女主她亲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