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明明有人想要阻拦董家婶子。
    更有趣的是,在王家公子用障眼法,将董家小儿子吐出的螺肉化作鹅肉的时候,城隍竟然没有丝毫反应。
    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所在。
    再加上现在镜花禅师现身阻拦自己,玉宸嘴角笑容越发和蔼,眼中却是一片冰冷。
    “阿弥陀佛”又是一声佛号,面色冰冷,却眼含慈悲的镜花禅师看向笑容满面,眼中却是一片冰冷的玉宸,正打算开口,却听玉宸道“诸法门,胜解观察,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
    “水月乃是天上月和地上水因缘合和而生。镜花是镜中之相,缘生性空。所谓水月镜花,本是虚假空幻之物。只因暗和佛法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四大假合而成,故被部分门徒尊为佛道上乘法理,认为水月镜花是幻化飘渺、空灵幽深之境界。”
    “可水中之月,水动则月动,难成而易坏。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即。你以此法入道,不知菩提之心在水在月在镜在花铸就的是佛性还是魔心”
    面对玉宸一连串的责问,镜花禅师的面色变得疾苦起来,二人所在的空间一阵摇晃。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随着最后一声佛号响起,镜花禅师身体一阵虚幻,玉宸周围的环境也是生出了一道道裂纹,下一秒又是回到原来的地方。
    看了看周围,玉宸面色有些怪异。
    佛门禅宗理论之中,如果用殊胜的见解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万事万物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处于因缘和合的变化之中,细一分析,事物一时一刻也没有静止,而人们往往造成错觉,认为它们没有发生变化,就如暂时出现的幻象一般。
    故而佛门之中时常以镜中像来比喻缘生性空的道理;以水中月,比喻佛法变化,月为佛身,水为众生,一佛能应众生之心,化种种身形。
    最终逐渐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水月法门。
    这些水月法门大多以虚无空幻作为根基,上乘一些的希望借此觉悟,彻法底源,明了一切诸法实相,没有一切障碍。
    次等一些的则是希望借助虚幻,铸就真实,颇有一点借假修真的感觉。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非常高深的佛法修为才可以修行。
    否者,很容易落入虚幻之中,将自身立在众生之上,自以为是,自得自满起来。
    无法理解佛性即为众生性,有一众生,便就有一佛性,众生迷惑便用众生性,众生觉悟便用佛性,是佛是众生,只是在一念之间。一如元觉禅师所言“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法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切摄。”
    所以,玉宸才会特地开口刺激镜花禅师,试图打破她的心境,只是这镜花禅师的反应,也是有些出乎玉宸的预料。

章节目录

玉宸金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炁化三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炁化三清并收藏玉宸金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