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攻城专业户 (1/2)
至于另外一个满脸胡子的大汉,他想着大概就是沈占傲了,这大帐中,只有他有资格坐在袁青的下手,纪卓的上手。
“一路辛苦了,起身吧,”
沈初摆手道,“都是自己家兄弟,无需那么客气。”
“谢将军,”
韦一山起身,接着道,“启禀将军,叶公子和王公子也来了。”
“叶公子和王公子也来了”
沈初高兴地道,“人在何处,还不赶紧请进来。”
不止他高兴,帐中众人也跟着为之一振
他们这些人一直不敢直接攻城,只是因为忌惮城中有什么武功高手,特别是传说中的瓦旦国师阿礼
上士对上士,他们真的没有什么信心。
叶秋和王栋两个大宗师都来了,他们还怕个屁啊
阿礼再厉害,也不可能以一敌二吧
只有袁青和沈占傲不明所以,为何三和将领如此兴奋
这王公子和叶公子何许人也
韦一山道,“两位公子一路舟车劳顿,已经先躺下了。”
这一趟,他除了带了两个大宗师,还把安康城一千多五品以上的官兵和民夫全部带过来了。
沈初笑着道,“既然公子劳累,我就不打扰了。”
大宗师舟车劳累
这话说出去,恐怕只有鬼才信了。
唯一的原因,大概就是人家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不过,大宗师有这个资格。
实在不是自己能计较的。
“是。”
韦一山朝着左右认识的将领拱手后,在右边靠近帐篷门口的位置坐下。
沈初大声道,“来之前,王爷与何将军可有什么交代”
韦一山再说起身道,“何将军说,咱们军中多南人,不一定习惯塞北的气候,等天冷的时候,肯定要遭罪的,还是要速战速决。”
至于和王爷,眼前已经不是在三和了,不是他想见就能见到的。
“这天越来越冷了,昨个夜里,老子被冻醒了好几次,还有不少人都生病了,至今昏迷不醒,听人说还有一个月就要下雪了,咱们肯定熬不住,”
浑身上下裹成狗熊的廉人头领康宝站起身大声嚷嚷道,“将军,要打咱们就赶紧打,不打的话,老子就要带儿郎回三和了,这鬼地方,熬一天都是罪。”
“放屁,咱们这地方风水宝地,哪里不好了,”
与韦一山对向而坐的陶应义站起身骂道,“起码就没三和那么大的蟑螂,吓都把老子吓死了。”
其他人听见这话后,跟着哄然大笑。
“你觉得好,你留下来,”
厘帅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用并不熟练的官话道,“我,要走,谁都不能拦着。”
“厘帅稍安勿躁,”
站在营帐门口的王坨子看见包奎朝自己递眼色,赶忙对厘帅道,“咱们都是为和王爷效力,同进退的兄弟,等打败了瓦旦人,他们的铁器,成群的牛羊,到时候都是咱们的。”
里人、廉人、阔人等部落人在塞北的人数不多,但是,他们都在三和学过武功,战力并不低,他们一万多人比袁家军、齐家军七八万人还顶用
如果想在下雪前回家,部落人是不可缺少的力量。
厘帅不置可否,裹紧衣服,转身出了帐篷。
“哼。”
康宝等部落首领也紧随其后,纷纷出了营帐。
大帐中一下子空出不少位置。
“目无军纪,沈将军倒是愈发纵容他们了。”
一直没有发一言的袁青突然道。
“他们本就不是我军中之人,倒是不好用军纪约束他们,”
沈初看着袁青的眼睛,笑着道,“和王爷说过,这些部落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沙场之上,袁将军也是见识过他们的本事的,杀敌奋勇,可谓是以一当十。”
对袁青,他真是又爱又恨。
身为和王爷的亲舅舅,处处与王爷作对,对王爷没有一点维护之意。
虽然对王爷多有不满,但是此人却并无私心,对抗瓦旦人,不留余力。
如今能取得如此大的战绩,除了他们三和人奋勇,也多亏他出谋划策。
这也是和王爷能放心让他独自领军的主要原因。
“既然将军这些说,那就全听将军的吧,”
沈占傲淡淡的道,“我等领命就是。”
“攻下亮马台,后面便是旭烈兀的大帐,我等确实不能再拖了。”
沈初虽然不高兴康宝等人,但是很认可他的话。
三和官兵和民夫基本都是化劲以上,抗冻能力比普通人要强上一点,但是总归也是有限。
即使冻不死,在冬季也施展不开身子。
更何况,军中不全然是三和人,还有岳州、荆州、南州等地调过来的卫所官兵,他们的功夫可比三和人差远了。
“将军英明,”
陶应义大笑道,“眼前瓦旦人节节败退,咱们自然要一鼓作气,趁他病,要他命。
请将军下令,卑职原为先锋”
他本已升为吴州总兵,但是为了返回故土,为了亲手杀几个瓦旦人,直接把这位置让给了何顺地,自己来到了塞北,甘愿做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
“卑职也愿为先锋”
王坨子跟着大声道。
“卑职附议”
包奎也站起身道。
他跟沈初一样心急。
再拖下去,天气愈冷,军心愈发不稳。
“好”
沈初腾的站起身,豪气的道,“陶应义”
“在”
陶应义半跪在地上大声应道。
“包奎”
“在”
“王坨子”
“在”
“韩龙”
“”
沈初挨个把帐中众人点了一个遍,除了袁青和沈占傲一系人。
“你们民夫也要上了,”
沈初对着黄道吉和莫舜道,“明日攻城,饱和式攻击。”
这是他们从和王爷那里学来的词,用强力不间断的武力攻击敌人。
说白了,就是用绝对武力碾压。
现在叶秋和王栋都来了,他就有这个底气,上士对上士,中士对中士,他丝毫不惧
“是”
黄道吉和莫舜异口同声的道。
两个人跟其他三和将领一样高兴。
他们三和人打仗,从来没有用过这么长时间
也不考虑什么谋略,上就完了。
除了在大锡城倒过霉,至今无一败绩
所以,在塞北,更应该一样,毕竟面对的敌军,基本就没几个化劲的
再这样拖下去,还要不要回家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眼前不止是官,还是三和供应商,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钱。
“一路辛苦了,起身吧,”
沈初摆手道,“都是自己家兄弟,无需那么客气。”
“谢将军,”
韦一山起身,接着道,“启禀将军,叶公子和王公子也来了。”
“叶公子和王公子也来了”
沈初高兴地道,“人在何处,还不赶紧请进来。”
不止他高兴,帐中众人也跟着为之一振
他们这些人一直不敢直接攻城,只是因为忌惮城中有什么武功高手,特别是传说中的瓦旦国师阿礼
上士对上士,他们真的没有什么信心。
叶秋和王栋两个大宗师都来了,他们还怕个屁啊
阿礼再厉害,也不可能以一敌二吧
只有袁青和沈占傲不明所以,为何三和将领如此兴奋
这王公子和叶公子何许人也
韦一山道,“两位公子一路舟车劳顿,已经先躺下了。”
这一趟,他除了带了两个大宗师,还把安康城一千多五品以上的官兵和民夫全部带过来了。
沈初笑着道,“既然公子劳累,我就不打扰了。”
大宗师舟车劳累
这话说出去,恐怕只有鬼才信了。
唯一的原因,大概就是人家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不过,大宗师有这个资格。
实在不是自己能计较的。
“是。”
韦一山朝着左右认识的将领拱手后,在右边靠近帐篷门口的位置坐下。
沈初大声道,“来之前,王爷与何将军可有什么交代”
韦一山再说起身道,“何将军说,咱们军中多南人,不一定习惯塞北的气候,等天冷的时候,肯定要遭罪的,还是要速战速决。”
至于和王爷,眼前已经不是在三和了,不是他想见就能见到的。
“这天越来越冷了,昨个夜里,老子被冻醒了好几次,还有不少人都生病了,至今昏迷不醒,听人说还有一个月就要下雪了,咱们肯定熬不住,”
浑身上下裹成狗熊的廉人头领康宝站起身大声嚷嚷道,“将军,要打咱们就赶紧打,不打的话,老子就要带儿郎回三和了,这鬼地方,熬一天都是罪。”
“放屁,咱们这地方风水宝地,哪里不好了,”
与韦一山对向而坐的陶应义站起身骂道,“起码就没三和那么大的蟑螂,吓都把老子吓死了。”
其他人听见这话后,跟着哄然大笑。
“你觉得好,你留下来,”
厘帅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用并不熟练的官话道,“我,要走,谁都不能拦着。”
“厘帅稍安勿躁,”
站在营帐门口的王坨子看见包奎朝自己递眼色,赶忙对厘帅道,“咱们都是为和王爷效力,同进退的兄弟,等打败了瓦旦人,他们的铁器,成群的牛羊,到时候都是咱们的。”
里人、廉人、阔人等部落人在塞北的人数不多,但是,他们都在三和学过武功,战力并不低,他们一万多人比袁家军、齐家军七八万人还顶用
如果想在下雪前回家,部落人是不可缺少的力量。
厘帅不置可否,裹紧衣服,转身出了帐篷。
“哼。”
康宝等部落首领也紧随其后,纷纷出了营帐。
大帐中一下子空出不少位置。
“目无军纪,沈将军倒是愈发纵容他们了。”
一直没有发一言的袁青突然道。
“他们本就不是我军中之人,倒是不好用军纪约束他们,”
沈初看着袁青的眼睛,笑着道,“和王爷说过,这些部落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沙场之上,袁将军也是见识过他们的本事的,杀敌奋勇,可谓是以一当十。”
对袁青,他真是又爱又恨。
身为和王爷的亲舅舅,处处与王爷作对,对王爷没有一点维护之意。
虽然对王爷多有不满,但是此人却并无私心,对抗瓦旦人,不留余力。
如今能取得如此大的战绩,除了他们三和人奋勇,也多亏他出谋划策。
这也是和王爷能放心让他独自领军的主要原因。
“既然将军这些说,那就全听将军的吧,”
沈占傲淡淡的道,“我等领命就是。”
“攻下亮马台,后面便是旭烈兀的大帐,我等确实不能再拖了。”
沈初虽然不高兴康宝等人,但是很认可他的话。
三和官兵和民夫基本都是化劲以上,抗冻能力比普通人要强上一点,但是总归也是有限。
即使冻不死,在冬季也施展不开身子。
更何况,军中不全然是三和人,还有岳州、荆州、南州等地调过来的卫所官兵,他们的功夫可比三和人差远了。
“将军英明,”
陶应义大笑道,“眼前瓦旦人节节败退,咱们自然要一鼓作气,趁他病,要他命。
请将军下令,卑职原为先锋”
他本已升为吴州总兵,但是为了返回故土,为了亲手杀几个瓦旦人,直接把这位置让给了何顺地,自己来到了塞北,甘愿做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
“卑职也愿为先锋”
王坨子跟着大声道。
“卑职附议”
包奎也站起身道。
他跟沈初一样心急。
再拖下去,天气愈冷,军心愈发不稳。
“好”
沈初腾的站起身,豪气的道,“陶应义”
“在”
陶应义半跪在地上大声应道。
“包奎”
“在”
“王坨子”
“在”
“韩龙”
“”
沈初挨个把帐中众人点了一个遍,除了袁青和沈占傲一系人。
“你们民夫也要上了,”
沈初对着黄道吉和莫舜道,“明日攻城,饱和式攻击。”
这是他们从和王爷那里学来的词,用强力不间断的武力攻击敌人。
说白了,就是用绝对武力碾压。
现在叶秋和王栋都来了,他就有这个底气,上士对上士,中士对中士,他丝毫不惧
“是”
黄道吉和莫舜异口同声的道。
两个人跟其他三和将领一样高兴。
他们三和人打仗,从来没有用过这么长时间
也不考虑什么谋略,上就完了。
除了在大锡城倒过霉,至今无一败绩
所以,在塞北,更应该一样,毕竟面对的敌军,基本就没几个化劲的
再这样拖下去,还要不要回家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眼前不止是官,还是三和供应商,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